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用聲音“雕刻”文字魅力 朗讀走進樂清市民生活

“我以為朗誦只是念念美文, 可沒想到竟然如此美輪美奐。 ”12月16日晚, 樂清市圖書館一樓學術報告廳內, 由樂清市朗誦藝術學會攜手浙江圖書館文瀾朗誦團傾情打造的“品味書香·誦讀樂清”詩歌朗誦會,

給樂清市觀眾呈現了一場高品位的文化盛宴, 帶給市民雅致的文化體驗和藝術享受。 近年來, 朗誦越來越普及, 它不再小眾, 成為人們閒暇時間淨化心靈、分享情感的一種方式。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 馬, 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不是《從前慢》的歌詞嗎?16歲的林苑跟著媽媽一起來聽詩歌朗誦會, 聽到這首詩歌表演時, 很激動。 “《從前慢》是木心先生創作的一首詩歌, 被收錄在《雲雀叫了一整天》裡。 2011年底, 木心先生去世。 這首詩被當成了情詩, 廣為流傳。 ”聽了媽媽的解釋, 林苑說, 以前以為朗誦詩歌的都是老人家, 原來朗誦詩歌可以這樣美。 她翻出手機的備忘錄,
將當晚聽到的詩歌一首首記錄下來, 打算回家找出原文讀一讀。 和林苑有同樣感受的觀眾不在少數, 當晚的市圖書館報告廳被觀眾擠滿, 一首首詩歌朗誦、一曲曲美妙的配樂、一幕幕夢幻的背景, 讓觀眾看醉了。 同時, 當晚的朗誦會還進行了線上網路直播, 吸引了1.5萬人左右線上收看。 網友“高高南山”在直播時留言說:“樂清人的文化素養在不斷提高, 真好!” “朗誦會受到許多觀眾的好評, 朗誦藝術越來越普及, 越來越受到市民歡迎。 ”樂清市朗誦藝術學會會長連建林介紹, 目前該學會有會員130多人, 來自全市各行各業, 近年來, 申請加入的市民逐漸增多。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現如今各類晚會中, 均有朗誦節目的影子, 各類單位、組織培訓拓展專案中,
也加入了朗誦藝術課。 ”連建林說, 學會成立已快10年,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市民的參與度越來越高, 每年學會送朗讀到基層時, 都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追問如何一起加入, 參與朗讀。 11月27日“為你朗讀”線上活動正式播出, 現已播出15個朗誦作品。 這些來自民間情感真摯的聲音, 觸動了大家的心弦。 該活動負責人介紹, 計畫一年播出200名市民朗讀的詩歌作品, 可如今不到一個月就已收到100多份作品, 民眾參與度很高。 “看了央視的《朗讀者》, 我觸動很大, 讓孩子朗讀現代名家作品, 其實是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很有意義的一種形式。 ”家住柳市的鄭女士當晚帶著6歲的女兒一起來看朗誦會, 她打開手機裡的朗誦APP,
展示了幾個已經錄製好的朗讀作品, “基本是金子美玲的詩歌, 比較適合小孩子。 ”鄭女士說, 如果有自己想閱讀的詩歌, 可提前念幾遍, 之後選好配樂, 一般一個朗誦作品10分鐘就可以製作完成, 還可以朋友圈、微信, 與大家一同賞析。 據介紹, 若市民想參與“為你朗讀”活動, 推薦大家用“為你讀詩”“為你朗讀”這兩個APP進行朗誦作品的音訊錄製, 最好是幹音, 不要進行配樂, 工作人員會對詩歌進行後期配樂。 錄製好後, 直接登錄https://jinshuju.net/f/O1lhJA上傳作品、填寫報名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