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房互網:金融OMO模式下的“隱形冠軍”

2017年, 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行業頭部公司BAT進一步佔據流量平臺及資料優勢, 但在金融垂直細分行業, 屢屢有中小公司憑藉科技創新逆襲而上,

成為垂直行業內的“隱形冠軍”。

房互網便是其中之一。 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創業公司, 短短兩年便成為國內個人不動產融資領域的“隱形冠軍”, 成功進駐10個城市, 全國業務量累計近200億元, 在競爭最激烈的北京市場、上海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外界不免好奇:房互網是靠什麼成功的?房互網聯席CEO侯宇翔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 詳解了房互網的金融OMO模式、公司瞄準的萬億級藍海市場, 以及未來智慧化、專業化、規模化的三大方向。

資料顯示, 房互網成立於2015年, 經過兩年的快速發展, 目前已進駐北上廣深等10大城市。 截至2017年10月, 房互網融資金額近200億元, 服務中小微企業主近10000人。

侯宇翔表示, 房互網最大的核心優勢就是金融科技創新能力。

侯宇翔認為, 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非常旺盛, 但借款人要麼只能到銀行去申請, 但效率低、週期長、審批慢;要麼只能到小貸甚至到民間市場去借, 而民間借貸年化利率已經高達30%到40%。

房互網針對這些痛點, 通過自主研發的科技系統, 把個人不動產融資業務從一個非標準化的、具有大量線下審核事項的業務逐漸往線上轉, 轉向標準化;並説明傳統金融機構做好風控服務, 讓這些金融機構認識到哪些債權可以標準化, 從而選出優質的債權來做匹配。

“這就是金融OMO模式。 ”侯宇翔表示, OMO(Online-Merge-Offline), 即線上線下全面融合, 房互網的金融OMO模式為中小微企業主創造了更優質的中間層融資模式, 極大提升融資效率,

降低融資成本。

“現在中小微企業主通過房互網申請大額貸款, 最快能實現48小時到賬, 融資成本降低了70%, 貸款利率在10%左右。 ”侯宇翔告訴記者。

正因為商業模式的創新, 房互網解決了此前傳統金融機構忽略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在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上斬獲“2017金融科技新銳企業”。

但在侯宇翔看來, 中國有超過7000萬的中小微企業, 其對融資服務的需求足以支撐起萬億級的市場, 目前房互網的市場佔有率還非常小, 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創新嘗試才剛剛起步, 未來結合AI將有巨大潛力。

而未來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 絕非單純的技術創新或業務創新, 而是線上線下的緊密融合、挖掘新價值、重塑行業價值鏈的競爭,

這正是房互網堅持金融OMO模式的原因。

侯宇翔表示, 從金融科技大的方向來講有兩大機會。 第一個是解決傳統行業的痛點, 其實這個痛點一直是存在的, 無論是資金端, 還是資產端, 像之前大家的理財收益非常低, 非常不方便, 現在大家可能都離不開餘額寶、支付寶。

而房互網瞄準的小微企業主, 其融資痛點是一直存在的, 它之所以是痛點, 可能是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的成本, 也可能是因為風險判斷的問題, 必須用科技創新的力量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來達到優化的效果。

第二個是技術的發展解決了一些底層的問題, 比如說區塊鏈技術, 它解決的是生產關係的問題, 解決了陌生人之間信任的問題。

而對於房互網來說,

目前主要發力在第一點。 房互網解決的痛點就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侯宇翔坦言:“我們現在解決不了所有的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我們通過技術創新, 能做到在不動產金融範圍內, 讓小微企業在平均7天, 最快48小時就能達到足額的資金服務, 並將成本降低。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不是補貼、賠錢, 而是對從獲客到資訊獲取, 再到最終的風險判斷, 做了非常多的技術處理, 把它變成了易於協同、易於理解、易於標準化的系統, 獲得使用者和金融機構的認可, 降低了此前的這種金融資源配置的成本, 實現共贏。 ”

侯宇翔透露, “未來房互網有三大方向, 第一是智慧化, 如AI大資料等新技術將在更大範圍逐漸深化應用, 從資料收集到資料處理,到最後的貸後分析都會加大應用。第二是專業化,包括風控模型、產品線,都會更專業豐富,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第三是規模化,我們會快速複製金融OMO模式,進駐更多的城市,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

從資料收集到資料處理,到最後的貸後分析都會加大應用。第二是專業化,包括風控模型、產品線,都會更專業豐富,為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第三是規模化,我們會快速複製金融OMO模式,進駐更多的城市,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