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擼起袖子加油幹 精准扶貧暖人心

開山擴路、挖井修渠、招商引資, 村裡有了大型超市, 村民們有了自己的景觀公園, 今日的欣欣向榮覆蓋了往日的蒼涼淒清。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悄悄地開始了它新的生活, 而這些背後卻是一部村支部班子和市派“第一書記”帶領村民們團結奮進積極進取感人的創業史。

小店村為小店鎮政府駐地, 位於莒縣東南部, 距縣城約20公里。 根據市委第八輪包聯工作安排, 2014年以來, 市交通運輸局包聯小店村並選派張修峰同志到該村任職“第一書記”。 在市交通運輸局黨委及小店鎮黨委政府的指導幫助下, 支部一班人帶領村幹部及全體村民轉變思路, 大膽創新, 積極爭取各有關部門惠農利農政策支持, 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容村貌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打造“交通第一村”, 創建“特色小城鎮”

俗話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而小店村靠什麼?憑藉市交通運輸局給予人力、財力、政策大力支持的優勢, 村裡的225省道這條路就是改變小店村命運的財富之路。 225省道南北貫穿小店村, 為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是改變村裡窮苦面貌的財富之路。 在村委會上大家對這些提案做了具體分析和認真討論梳理,

確定了“立足長遠規劃, 大搞基礎建設, 發展亮點經濟, 創建特色小城鎮”的工作思路, 力爭兩年時間打造“交通第一村”, 實現爭創“特色小城鎮”的目標。

統一思想齊心協力,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人心齊, 泰山移。 人是發展經濟的核心要素, 要把經濟搞好首先要將人的思想統一好。 為此, “第一書記”在鎮黨委的指導和村委的大力支持下, 建立健全了支部班子, 完善了各類組織制度, 加強黨建工作, 積極引導黨員同志的先鋒模範作用。 大力開展農村黨員幫扶活動, 形成“黨員帶一戶, 一戶連一片”的互助致富小組, 引導黨員富裕戶在物資、技術、資訊等方面向貧困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積極協調, 爭取資金, 大力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支部一班人達成的一致共識。 為此, “第一書記”張修峰同志積極配合村支部大力開展工作, 積極爭取市交通運輸局黨委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投資130余萬元在村西部硬化了連接225省道的“一縱四橫”道路。 在此基礎上, 村裡又自籌資金對路基進行了平整, 並在道路兩側種植綠化樹木800多棵。

為美化村容村貌, 村支部書記林京濤同志多方協調, 積極爭取資金, 在村公寓樓前、人工湖周圍及沿河路又硬化道路約8000平方米;爭取市水利部門資金和村自籌資金, 對村西側的污水池進行了整治, 建成美麗的人工景觀湖。

立足自主, 爭引項目, 大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人, 以前的所有工作都為招商引資打好基礎。

在大力搞好基礎建設的同時, “第一書記”積極配合支部書記林京濤同志出謀劃策, 積極協調外地商人前來投資發展。 在幾番努力下, 爭取一臨沂客商投資500余萬元, 在村西集貿市場附近建成一座面積7000餘平方米, 集購物、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千惠購物中心。 千惠購物中心的建設, 不僅帶動了村經濟發展, 提升了區位優勢, 還為全村解決了60多人的就業問題。

觀念一變思路寬。 近幾年來, 村支部一班人在書記林京濤同志的帶領和“第一書記”張修峰的配合下, 急群眾所急, 解群眾所困, 辦群眾所需, 為民辦實事的故事流傳在百姓中。 從2014年10月份開始, 把全村70周歲以上老人的土地交由村集體進行流轉經營, 每月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約1.3萬元,保障全村70周歲以上老人的生活。村集體出資贍養老人,為老人提供生活物資、交納新農合和社保金,發放生活補貼,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幸福。“情為民系,權為民用,利為民謀”,不僅體現在口頭和心願上,更重要的是見諸行動。

編輯:思思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每月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約1.3萬元,保障全村70周歲以上老人的生活。村集體出資贍養老人,為老人提供生活物資、交納新農合和社保金,發放生活補貼,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幸福。“情為民系,權為民用,利為民謀”,不僅體現在口頭和心願上,更重要的是見諸行動。

編輯:思思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