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我吃得少,血糖反而升高了?|科普

本文預計閱讀4分鐘

42歲的吳女士前不久剛查出2型糖尿病, 醫生給她開了降糖藥, 並讓她定期監測血糖。

吳女士從事保險行業,

因為工作關係, 她每天上午都要在外面奔波跑業務, 所以她的午餐總是簡單地在路邊攤解決, 她通常是要2兩小面, 不僅美味還實惠, 她幾分鐘就解決了一餐。

本以為吃得這麼少, 血糖會控制得很好。 可是, 吳女士測了幾次午餐後血糖, 都特別高。 她很納悶:就幾筷子麵條, 血糖怎麼還這麼高呢?

這種吃得很少血糖總是很高的問題在很多糖友中比較普遍。 遇到這樣的問題, 糖友只好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即控制食欲, 吃得更少, 結果導致了低血糖。

吃多也不行吃少也不行,

得了糖尿病到底怎麼辦呢?

吃多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還讓不讓人活了?!我們還能吃什麼啊?!吃什麼對血糖沒影響啊…糖尿病人到底該怎麼吃!頭疼啊…吃東西太難了…血糖…血糖…專家呢?專家說什麼…

要明白這個問題, 我們先看一張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 如果我們單純吃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即主食, 如米飯、饅頭、麵食等), 血糖就會快升快降, 血糖的高峰大概會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

此時, 如果增加胰島素的劑量,

血糖會快速下降, 但到2個小時的時候, 就可能會出現超出預期的過低血糖值, 以及後續持續較長時間的低血糖, 可能未必達到低血糖的標準, 但您將一直陷在預防和糾正低血糖的困境裡。 而吃蛋白質(肉類)和脂肪(油類)的話, 血糖則會相對平穩。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糖友就不能吃主食只吃肉類食物, 而應該吃混合餐。

什麼叫混合餐?

混合餐, 即碳水化合物加上蔬菜和蛋白質類食物一起吃。 也就是, 碳水化合物要占每餐的50%-60%, 蛋白質占20%-30%, 蔬菜每天吃一斤。

當然, 吃混合餐, 也要講究技巧。

之前有位1型小朋友, 吃了半個小時, 才吃完蔬菜, 碳水化合物食物還一口沒有吃, 所以, 出現了進餐後半小時莫名其妙的低血糖。

所以針對吳女士的餐,

我們可以幫她分析下——

她吃的小面雖然味道不錯, 但是主料還是麵條(碳水化合物), 配料相對較少, 而且以油炒的肉臊和紅油醬料為主, 青菜只有幾根, 這餐雖然感覺沒吃多少, 但比較油膩, 導致當餐總能量偏高, 此外這餐蔬菜(富含膳食纖維)量少, 導致血糖飆升。 所以營養師建議吳女士下次選擇其他麵條, 同時加點一份燙青菜、一份豆干(增加蛋白質攝入但同時脂肪攝入量不會增加)或加個鹵蛋或是魚丸等食材。

最後, 需要聊一聊升糖指數(GI)這個概念。

一般而言, GI<55, 為低GI食物;GI=55~70, 為中GI食物;GI>70, 為高GI食物。

大米飯的升糖指數是83, 屬於升糖很高很快的食物, 但若配合豬肉一起吃, 升糖指數就變成了73, 如果再加上芹菜一起吃, 升糖指數就變成了57,

接近低升糖指數了。

所以醫生說的糖尿病人應該少吃, 指的是要控制總量, 同時要均衡飲食, 合理搭配, 而並非吃得越少越好。

有時候, 多搭配一種合理的食物, 血糖非但不會上升, 還會降低。

------------------------------------

作者:李文解, 原《糖尿病之友》雜誌編輯部主任, 寫有《探訪糖尿病村》《外出務工糖友, 你在他鄉還好嗎》《為1型糖友免費治療, 為何不能?》等多篇調查類稿件, 連續兩年榮獲中國“改變糖尿病媒體好新聞獎”新聞群組一等獎, 獲得首屆北大公益傳播獎深度調查類三等獎, 2013年度清華大學國際傳播中心和衛計委主辦的中國健康傳播好作品三等獎等。 看完這篇文章, 小編相信很多人對於“糖尿病人到底該怎麼吃”這個困擾著千萬糖友的問題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得了糖尿病,不代表著我什麼都不能吃,關鍵得會吃。

快把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讓大家都做一名會吃的糖友,一起健康地享受美味的食物吧~

得了糖尿病,不代表著我什麼都不能吃,關鍵得會吃。

快把文章轉發到您的朋友圈,讓大家都做一名會吃的糖友,一起健康地享受美味的食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