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我老了,希望兒女不要嫌棄我”,多少父母的心聲啊!

1

最近, 滙豐銀行發佈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 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準三倍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 新加坡、臺灣和大陸分別以7萬、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報告還顯示, 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 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

在教育問題上, 中國父母又一次碾軋了世界。 可即便如此, 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可父母的付出和犧牲卻沒有換來熱氣騰騰的好日子, 反而造成了很多親子關係的困局。

2

前段時間, 哈爾濱, 一位兒子在買房現場把年邁的父親給打了, 原因是他嫌父母給他買的房子太小了, 因為之前買的車沒有達到他的要求, 這次房子又小了, 他非常生氣。

而他不知道的是, 為了給他買車買房, 父母退休了還去擺攤掙錢, 傾家蕩產給他最好的資源, 最後換回的根本不是感恩, 而是抱怨和進一步的欲望。

3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 曾看過一個訪談節目, 話題是如何看待個人成功與家庭之間的關係。

其中一個叫阿雷的受訪者, 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 畢業後在深圳打工, 月收入近萬元。

以下是他與主持人的對話:

問:這樣的收入在你們老家是不是很高了?

答:差不多頂父母一年的收入。

問:你覺得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績, 包括考取大學和所謂的高收入, 和父母有多大關係?

答:主要還是個人努力吧, 他們只是做了父母應該做的, 比如養我長大、供我讀書, 所有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問:那你的未來還需要父母參與嗎?比如結婚買房之類的。

答:那肯定需要, 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 沒辦法。 房價那麼高, 有幾個年輕人憑自己的能力買房, 不都是父母幫忙。

問:你覺得這樣合適嗎?

答:沒什麼合不合適, 大家都這樣, 這是由國情決定的, 我一個人也無能為力。

說實話, 沒等看完這個採訪我就換台了。 不知道阿雷的父母聽到兒子這樣說會作何感想。 在我看來, 這個阿雷真不是一般的冷血無恥。

父母養我長大, 供我讀書, 都是理所應當,不值得感激,我考上大學,月入萬元,全憑自己努力,和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雖然現在我本事大,能力強,但買不起房不是我的錯,是高房價的錯。

既然不是我的錯,這個單就不該我來買,只能父母買。沒辦法,誰讓他們生下我呢。生下我就該對我負責、給我買房,因為大家都這樣。

瞧,把他們的養育之恩抹殺的一乾二淨,還把所謂的“出息”全歸功於自己。就像網友們笑稱的,你那麼能,咋不上天呢?

如此的漠視、嫌棄,該讓一心為你付出的父母多麼心寒?

4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骨子裡不像上文提到的兩個兒子那般冷血無情,可其不經意間表現出的行為卻和他們如出一轍,對父母一邊嫌棄一邊依賴。

究其原因無非是對父母習慣索取、不懂感恩,這似乎成了一種通病。

嘲諷父母觀念落後,取笑父母打扮老土,抱怨父母小氣摳門,嫌棄父母沒有本事。一邊對父母居高臨下地嫌棄著,一邊又心安理得地依靠著。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事情是兩相情願,誰也沒逼父母這麼做。

說的沒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心甘情願的付出。作為子女,在接受他們的付出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回應一份感激、珍惜、知足、尊重呢?

人生路上,和許多人相比,我們已憑空獲得了太多的優勢和資源:養你長大、供你讀書,這些看似尋常的付出,卻貫穿了父母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僅憑這些,他們就應該獲得更多的尊重、體諒、感激和關愛,更何況他們給予我們的遠不止這些。

莎士比亞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別再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在他們一心為你付出時,別忘了給他們更多關於愛的實際行動,讓他們心生溫暖,雖苦猶甜,也願天下父母在為子女無私奉獻的同時,留一份關懷給自己......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是快樂的退休一族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進群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都是理所應當,不值得感激,我考上大學,月入萬元,全憑自己努力,和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雖然現在我本事大,能力強,但買不起房不是我的錯,是高房價的錯。

既然不是我的錯,這個單就不該我來買,只能父母買。沒辦法,誰讓他們生下我呢。生下我就該對我負責、給我買房,因為大家都這樣。

瞧,把他們的養育之恩抹殺的一乾二淨,還把所謂的“出息”全歸功於自己。就像網友們笑稱的,你那麼能,咋不上天呢?

如此的漠視、嫌棄,該讓一心為你付出的父母多麼心寒?

4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骨子裡不像上文提到的兩個兒子那般冷血無情,可其不經意間表現出的行為卻和他們如出一轍,對父母一邊嫌棄一邊依賴。

究其原因無非是對父母習慣索取、不懂感恩,這似乎成了一種通病。

嘲諷父母觀念落後,取笑父母打扮老土,抱怨父母小氣摳門,嫌棄父母沒有本事。一邊對父母居高臨下地嫌棄著,一邊又心安理得地依靠著。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事情是兩相情願,誰也沒逼父母這麼做。

說的沒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心甘情願的付出。作為子女,在接受他們的付出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回應一份感激、珍惜、知足、尊重呢?

人生路上,和許多人相比,我們已憑空獲得了太多的優勢和資源:養你長大、供你讀書,這些看似尋常的付出,卻貫穿了父母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僅憑這些,他們就應該獲得更多的尊重、體諒、感激和關愛,更何況他們給予我們的遠不止這些。

莎士比亞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別再讓父母越年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在他們一心為你付出時,別忘了給他們更多關於愛的實際行動,讓他們心生溫暖,雖苦猶甜,也願天下父母在為子女無私奉獻的同時,留一份關懷給自己......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都是快樂的退休一族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進群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