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自動駕駛路測新規出臺 安防造車步伐加快

自動駕駛路測新規出臺 安防造車步伐加快

自無人駕駛推出以來受到了各大科技巨頭的關注, 不管是國內國外都在積極開發自動駕駛車輛。

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慧與汽車行額有融合的主要方向, 已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重要版圖。

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的崛起, 在其真正投入使用前必然要進行大量的測試, 單單實驗室模擬的小環境是不夠的, 真正在實際複雜環境中測試才是關鍵一步。 2017年7月初, 百度創始人李彥巨集發了一段視頻展示自己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五環行駛的場景。 不想卻迎來交管部門的“罰單”, 因為當時法規根本不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 著實令人尷尬。

確實, 在中國, 儘管無人駕駛汽車的開發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但是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沒有開放測試或允許無人駕駛車輛行駛的道路。 這方面, 國外一些國家走在前列:美國加州是全世界的路測“聖地”,

當地允許在公共道路上測試沒有司機干預的全自動駕駛汽車, 目前已有45家企業在當地申請了路測牌照。 此外還有韓國, 在加快對自動駕駛路測的支持, 準備耗費鉅資打造一座名為K-City的測試城市。 隨著北京自動駕駛路測新規的出臺,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我國無人駕駛車輛相關法規將越來越完善。 此外還有包括德國、日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 都正在積極推動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修訂, 為智慧網聯汽車上路“掃清障礙”。

北京出臺自動駕駛路測新規, 對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無疑是一種鼓勵。 而在今年的9月份也有消息指出, 《智慧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範(試行)》初稿已經完成,

正在論證修改;第四屆互聯網大會舉辦期間, 深圳“無人駕駛公車”上路消息也是引起軒然大波。 從12月2日開始, 4輛“智慧駕駛公車”在深圳的開放道路上試運行。 不過它們事實上並非真正意義的無人駕駛, 駕駛座上還是有司機在進行一定干預的。

不管是新規的出臺還是“無人公交”的上路, 無人汽車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而作為同樣關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安防行業也是掀起過一輪“造車運動”。

海康威視在2016年6月30日宣佈成立杭州海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在2017年1月18日收購了公司控股股東中電海康的智慧汽車事業部資產組, 對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車電子相關業務進行整合。 早前,

海康威視研究院就聯繫過KITTI評測(一個演算法評測平臺), 旨在評測物件(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檢測、目標跟蹤等電腦視覺技術在車載環境下的性能, 為機動車輔助駕駛應用做技術評估與技術儲備。

大華股份2015年設立的浙江零跑科技公司, 2017年11月23日, 在“2017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暨國際展覽會”上, 首次發佈旗下首款量產車型——零跑S01兩門四座純電動轎跑。 零跑S01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在智慧化方面, 基於大華股份在安防監控和智慧交通領域的先進演算法和技術積累, 將ADAS系統的精准度、靈敏度進一步提高。 零跑S01車上應用了很多先進技術, 比如仿生攝像技術、毫米波雷達、環視攝像等, 圖像傳輸採用自主研發的HDCVI技術, 利於圖像智慧演算法的檢測分析,

這些技術都是業界領先。 此外全車配備了自我調整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疲勞駕駛預警、智慧自動泊車等多達10項智慧駕駛功能, 全方位保護駕駛安全, 讓用戶輕鬆享受用車生活。

針對部分車主存在的疲勞駕駛等危險狀態, 零跑S01也能及時預警防患於未然。 車輛裝備有人臉識別系統, 該技術是基於大華領先的人臉識別演算法而成, 具有高效精准識別能力, 可準確識別駕駛人面部特徵, 判斷是否處於疲勞駕駛狀態, 並及時預警。 另外車輛還配備人臉解鎖點火系統, 充分保障車輛安全。

結語:無人駕駛產業的蓬勃發展, 其中採用的多種智慧化安防技術, 是安防行業的優勢所在。 給安防企業帶來機遇, 相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越來越成熟,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以智慧汽車作為安防行業的一個轉機也不無可能。

相信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越來越成熟,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完善,以智慧汽車作為安防行業的一個轉機也不無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