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龜”的英語困惑

也許是當假洋鬼子時間長了, 回國做海歸之後, 無論走到哪裡, 見了英文標示總要多看兩眼。 但這和在美國看見中文的親切感不同, 只是一種無意識或下意識的惰性, 畢竟過去的十八年天天看的就是這26個字母。 然而, 不看則已, 一看就發現大量的英文詞和在美國常見用詞不同。 這倒也罷, 能猜出意思就算。 但錯譯, 甚至錯拼單詞則是絕對不可原諒, 二十多年的英語教育, 幾十萬海歸回國, 幾十萬官員去美國參觀, 考察, 培訓, 就結了這麼一個果, 說得過去嗎。 不過預先聲明, 不是因為我喝了十幾年洋墨水,

就看中國的英文太爛, 而是覺得這樣低級的錯誤居然能堂而皇之地通過各級審查, 高懸於公共場所, 而且多年巋然不動, 實在忍無可忍。 本來, 英文是寫給不懂中文的洋人看的, 但這些狗屁不通的英文不是把洋人砸得雲山霧罩, 就是弄得滿腦袋的莫名奇妙。 這到底是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 還是丟中國的臉, 用不著我下結論了吧。

中譯英時, 最忌諱的就是直譯, 輕則讓人看笑話, 摸不著頭腦, 重則與原文意思滿擰。 在上海行動電話公司營業大廳裡, 每個服務櫃檯的業務範圍都有中英文說明, 如手機修理, 業務接待。 但那翻譯卻十分離譜。 手機是“handset”,英文裡那是電話聽筒。 視窗暫停營業本應是“closed”, 竟然翻譯成“business suspended”, 照字面理解還以為是被迫停業了。

更可氣的是, “收款處”竟把pay 和ment分開了。 進口處和出口處本來是最常見的指路牌, 是entrance和exit。 可在杭州西湖的遊船碼頭上, 進口處高懸way-in, 出口是way-out。 意思倒是明白了, 可怎麼會翻譯成這樣可真讓我糊塗了。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 正在把一片綠地改造成休閒娛樂區, 工地的圍牆上展示了許多南京路的老照片, 標題是“昔日南京路”, 英文是“Former Day's Nanjing Road”。 首先這標題就值得商榷。 這種典型的直譯往往讓英語是第一語言的讀者看了彆扭。 恕我孤陋寡聞, 在美國還從來沒見過用這倆詞形容過去的“昔日”譯成“old times”, “the past”則更有懷舊的感情色彩。 小學生做英文作文這麼翻譯還情有可原, 貼到南京路上, 讓洋人怎麼看上海市政府官員的文化水準。

形容在建廣場一段裡有一句;“被疏密綠蔭環抱的橢圓型廣場”翻譯成oval square, embracing by space green shadow. 首先, 前面缺“The”, 其中, embracing 應該是embraced, 主動, 被動用法不分, 是最低級的英語錯誤。 oval和square是兩個不同形狀, 無論外接還是內切, 橢圓和正方都不能互相包容, 怎麼能互相形容呢。 如果把“廣場”翻譯成“the oval open space”就順了。 在繁華擁擠的南京路, 有一片綠蔭環繞的空曠綠地本來是十分吸引遊人的景觀, 譯成square, 會被誤以為又要蓋一座商業大樓了。 綠蔭翻譯成green shadow是典型的直譯, shadow怎麼可能是綠的。 停車場(parking ramp)這樣常見的詞竟然譯為“car barn”(馬圈, 牛圈是barn, 這車怎麼都成了牲口了)。 還有一個新詞“理念”, 被譯成“theory”, 理論。 其實這是兩個涵義不同的詞。 理念是思維方式和決策的見解, 無論如何, 都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兩者涵義截然不同。 而且, 把意思為“the theory of combining…”譯成了“combination theory of…”, 這一來, 意思就完全變了。 在號稱“中華第一商業街”的南京路上, 有一個南京路發展歷史的中英文簡介是完全必要的。 可一句話就出現三個翻譯錯誤, 這號稱“十裡洋場”的大上海就有點“盛名之下, 其實難符”了。 我不知道, 這是可笑還是可悲。

深圳的中國銀行的視窗分“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 那對應的英文是:“corporation banking” 和“private banking”。 前者不能說錯, 但corporation是股份公司, 不包括個人擁有的私人公司, 不如美國用的business banking 準確。 後者就翻得有點太離譜了。 個人業務應該翻譯成“personal banking”。 而“private banking”在美國指為富人灰色收入洗錢的特別服務, 如貪官, 走私, 販毒的收入, 不敢存入銀行, 就通過這種服務合法化。 這種服務都是私下運作的, 絕對不會掛牌營業。

中國銀行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 怎麼連這麼個基本行業用語都不能規範一下?

我每天上班路過深圳翠北小學, 牆上有條大標語“胸懷祖國, 放眼世界”。 那英譯文是: “Breadth view of motherland, survey world”(應為the world)。 如果再把它譯回中文, 應該是:“祖國寬闊的景色, 調查世界”。 這樣的翻譯不把老外看得一頭霧水才怪了。

多年前, 我曾加過一次商務談判, 一位中方官員為了賣弄文采, 引用了兩句和談判內容毫無關係的毛主席詩詞:“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過富春江”。 翻譯照字面直譯後, 那外商聽完, 發了一會呆後, 突然撫掌大笑說:“對對對, 水淺了就能看見更多的魚。 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捉到魚了(指生意)。 ”

最令人噴飯的一句直譯當屬浙江千島湖一處裸泳區的牌子:“男賓裸泳處”。 英語是“male honored guest the place of the bareness swimming”, 絕對的直譯。不過bareness只能說是光腳,當年的“赤腳醫生”,就用這詞。如果連屁股都裸露出來,就是naked了。

至於產品介紹,名片的翻譯,我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不過,那只是企業和個人的事,我無可指責。我只是對那些翻譯感到憤怒,他們怎麼可以如此欺騙客戶。我手頭有一張訂飛機票旅行社的名片:上海萬友航空售票中心,上海萬友旅行社訂房中心。英譯文是Shanghai ten thousand friend aviations sell the ticket center和Shanghai ten thousand friend order building center。這位元翻譯真是一絲不苟,每個中文字都直譯不誤,前後順序都不變。後一個再譯回中文就是:上海一萬個朋友買樓中心!

拼音錯誤在英文標示中也屢見不鮮。這種連小學生都不應該犯的錯誤竟然出現在公共場所。長春客車廠出的臥鋪車廂的“吸煙處”竟譯成“smoothing spot”, 而且十年前出廠的錯誤至今不改。這成百上千列車廂全國到處跑,甚至還出口到國外,滿世界裡宣傳自己的英語水準,丟不丟臉啊。旅客中肯定有只看懂英文的洋人,他們會怎麼看中國的英語教育?

最無法容忍的拼寫錯誤當屬北京地鐵公司的公告,在北京市所有地鐵站口,都貼著一張關於地鐵13號線改人工檢票為自動檢票的告示,並注明自動收款的英文簡寫是“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ng)。然而,就這麼仨單詞,竟然把“collecting”錯拼成 “clecting”。要知道,這可是在北京啊,每天有那麼多隻懂英文的洋人進出地鐵,這自稱“首善之區”的北京大爺們的面子往哪裡擱啊。我分析,這翻譯肯定去過美國,也知道這詞怎麼念,但沒下工夫學拼寫,怎麼讀就怎麼寫,也懶得查查字典,才弄出這個國際笑話來。

我真服了某些翻譯,只認識26個字母,拿本漢英字典就敢攬翻譯活,只要字典上有,管他是莎士比亞時代的古典英語,還是哪個國家的方言土語,他都敢用。審批的官員可能還不如他,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要不就是沒工夫來管這些小事情,如此翻譯居然統統過關,花費大把的銀子做成招牌,頻頻出現於鬧市。在號稱“十裡洋場”的上海,這種破英文也不時出來露露臉。“市人民政府”這樣正規的官方牌匾,竟有譯成“municipality”的。上海“天山茶城”譯成“emporium”,出入口是“passageway”。南京路老照片展覽中有一張遊行的照片,英文是“pageant”。查一下字典,這些詞還真有這些意思,可誰在美國,英國見過這樣的用語來著。衛生間有譯成toilet的(那是馬桶), 有wash room (洗衣房), 就是沒有restroom。至於WC,我至今不知道出自何處。有一次我用中國聯通的IP電話卡打長途,誤按了英語提示。本來,電話鍵盤的井號鍵(#)英語是“pound sign”,可聽那發音,我把自己腦子裡的單詞量轉了幾圈,也沒弄明白是什麼詞。

現在最時髦的一句話叫“和國際接軌”。上海浦東機場一天有幾十趟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可以說是和國際接軌的“接頭”。可就在這裡,我登了一次飛機就發現四個翻譯錯誤。煙頭應該是butts, 譯成ends, 行李超重是overweight,譯成excess load,那是超載,而且excess也不如over準確。手機在美國叫cell

phone,被譯成mobile(美孚石油公司就這個詞,該不會誤以為是汽油吧)。上面這幾個詞雖然不是英語對應詞,但還能猜出意思。把呼機(page)譯成BP call則讓人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

說了這麼多,並非要否定中國的英語教育。中國的英語教育還是相當受重視的,不僅正規教育強調英語,英語六級考試已經相當普及。評職稱,找工作,都要看英語水準,出國就更不用說了。還有什麼瘋狂英語等業餘教育也相當火,靠教英語當了大款的不在少數。以致于作家王蒙呼籲不要只重視英語忽視了中文教育。而且,走在上海南京路,徐家匯,北京建國門外地區,看見歐美人面孔的幾率,不比在美國中等城市看見亞洲人面孔少。所不同的是,單身男洋人身邊,大都有一個時髦女人陪伴,嘰裡咕嚕地說著英文。這些女人英文肯定不錯,怎麼就只肯做洋人的私人翻譯,不為公共場合的英語標示做貢獻呢。

可是,中國英語教育好象走進一個誤區,以為洋和尚都會念經,只要是外國人就請來教英語。深圳的英語外教中,竟有巴基斯坦,烏干達,肯亞人。這些國家的人英語如何,在美國的中國學生最有發言權。他們國家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平時說的都是部落土話,英語也是第二語言。他們說英語時,不是大舌頭說話含混,就是用自己母語發音法說英語,口音遠比中國人重。跟他們學出來的英語,也只有到他們國家去說才有人聽得懂。要是想去烏干達,肯亞做生意的商人,找他們學英語就對了。曾經有一個美國人告訴我,她在中國教英語時,有個英語外教是阿拉巴馬州人,太可怕了(那裡人南方口音很重)。那這些英語是第二語言的外教是不是更可怕。

不久前,歌星孫悅穿了一條裙子登臺演唱,那上面竟印著“I like the sex and bitch in New York”. 譯文是:我喜歡紐約的性和母狗(這裡的母狗分明是指濫交的女人)。這種美國街頭的下流話居然出現在演出服上,可見這些歌星的淺薄無知到什麼程度。孫悅解釋說,她學的是俄語,不懂英文。那她的跟班和

管事的也不懂嗎?父母朋友都是英語文盲嗎?根本就說不過去。不過,從這件事情倒是可以看出,那些和歌星關係密切的人的文化素質有多高。

所有這些錯誤翻譯,還只是我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走馬觀花無意中撞上的,如果認真調查,肯定還會發現更多。在號稱“首善之區”,“十裡洋場”“南風視窗”“人間天堂”的文化,經濟發達地區尚且如此,那些偏遠落後地區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笑話來了。

用手機學英語,請加聽力課堂

微信公眾號:tingclass123

英語是“male honored guest the place of the bareness swimming”, 絕對的直譯。不過bareness只能說是光腳,當年的“赤腳醫生”,就用這詞。如果連屁股都裸露出來,就是naked了。

至於產品介紹,名片的翻譯,我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不過,那只是企業和個人的事,我無可指責。我只是對那些翻譯感到憤怒,他們怎麼可以如此欺騙客戶。我手頭有一張訂飛機票旅行社的名片:上海萬友航空售票中心,上海萬友旅行社訂房中心。英譯文是Shanghai ten thousand friend aviations sell the ticket center和Shanghai ten thousand friend order building center。這位元翻譯真是一絲不苟,每個中文字都直譯不誤,前後順序都不變。後一個再譯回中文就是:上海一萬個朋友買樓中心!

拼音錯誤在英文標示中也屢見不鮮。這種連小學生都不應該犯的錯誤竟然出現在公共場所。長春客車廠出的臥鋪車廂的“吸煙處”竟譯成“smoothing spot”, 而且十年前出廠的錯誤至今不改。這成百上千列車廂全國到處跑,甚至還出口到國外,滿世界裡宣傳自己的英語水準,丟不丟臉啊。旅客中肯定有只看懂英文的洋人,他們會怎麼看中國的英語教育?

最無法容忍的拼寫錯誤當屬北京地鐵公司的公告,在北京市所有地鐵站口,都貼著一張關於地鐵13號線改人工檢票為自動檢票的告示,並注明自動收款的英文簡寫是“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ng)。然而,就這麼仨單詞,竟然把“collecting”錯拼成 “clecting”。要知道,這可是在北京啊,每天有那麼多隻懂英文的洋人進出地鐵,這自稱“首善之區”的北京大爺們的面子往哪裡擱啊。我分析,這翻譯肯定去過美國,也知道這詞怎麼念,但沒下工夫學拼寫,怎麼讀就怎麼寫,也懶得查查字典,才弄出這個國際笑話來。

我真服了某些翻譯,只認識26個字母,拿本漢英字典就敢攬翻譯活,只要字典上有,管他是莎士比亞時代的古典英語,還是哪個國家的方言土語,他都敢用。審批的官員可能還不如他,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要不就是沒工夫來管這些小事情,如此翻譯居然統統過關,花費大把的銀子做成招牌,頻頻出現於鬧市。在號稱“十裡洋場”的上海,這種破英文也不時出來露露臉。“市人民政府”這樣正規的官方牌匾,竟有譯成“municipality”的。上海“天山茶城”譯成“emporium”,出入口是“passageway”。南京路老照片展覽中有一張遊行的照片,英文是“pageant”。查一下字典,這些詞還真有這些意思,可誰在美國,英國見過這樣的用語來著。衛生間有譯成toilet的(那是馬桶), 有wash room (洗衣房), 就是沒有restroom。至於WC,我至今不知道出自何處。有一次我用中國聯通的IP電話卡打長途,誤按了英語提示。本來,電話鍵盤的井號鍵(#)英語是“pound sign”,可聽那發音,我把自己腦子裡的單詞量轉了幾圈,也沒弄明白是什麼詞。

現在最時髦的一句話叫“和國際接軌”。上海浦東機場一天有幾十趟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可以說是和國際接軌的“接頭”。可就在這裡,我登了一次飛機就發現四個翻譯錯誤。煙頭應該是butts, 譯成ends, 行李超重是overweight,譯成excess load,那是超載,而且excess也不如over準確。手機在美國叫cell

phone,被譯成mobile(美孚石油公司就這個詞,該不會誤以為是汽油吧)。上面這幾個詞雖然不是英語對應詞,但還能猜出意思。把呼機(page)譯成BP call則讓人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

說了這麼多,並非要否定中國的英語教育。中國的英語教育還是相當受重視的,不僅正規教育強調英語,英語六級考試已經相當普及。評職稱,找工作,都要看英語水準,出國就更不用說了。還有什麼瘋狂英語等業餘教育也相當火,靠教英語當了大款的不在少數。以致于作家王蒙呼籲不要只重視英語忽視了中文教育。而且,走在上海南京路,徐家匯,北京建國門外地區,看見歐美人面孔的幾率,不比在美國中等城市看見亞洲人面孔少。所不同的是,單身男洋人身邊,大都有一個時髦女人陪伴,嘰裡咕嚕地說著英文。這些女人英文肯定不錯,怎麼就只肯做洋人的私人翻譯,不為公共場合的英語標示做貢獻呢。

可是,中國英語教育好象走進一個誤區,以為洋和尚都會念經,只要是外國人就請來教英語。深圳的英語外教中,竟有巴基斯坦,烏干達,肯亞人。這些國家的人英語如何,在美國的中國學生最有發言權。他們國家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平時說的都是部落土話,英語也是第二語言。他們說英語時,不是大舌頭說話含混,就是用自己母語發音法說英語,口音遠比中國人重。跟他們學出來的英語,也只有到他們國家去說才有人聽得懂。要是想去烏干達,肯亞做生意的商人,找他們學英語就對了。曾經有一個美國人告訴我,她在中國教英語時,有個英語外教是阿拉巴馬州人,太可怕了(那裡人南方口音很重)。那這些英語是第二語言的外教是不是更可怕。

不久前,歌星孫悅穿了一條裙子登臺演唱,那上面竟印著“I like the sex and bitch in New York”. 譯文是:我喜歡紐約的性和母狗(這裡的母狗分明是指濫交的女人)。這種美國街頭的下流話居然出現在演出服上,可見這些歌星的淺薄無知到什麼程度。孫悅解釋說,她學的是俄語,不懂英文。那她的跟班和

管事的也不懂嗎?父母朋友都是英語文盲嗎?根本就說不過去。不過,從這件事情倒是可以看出,那些和歌星關係密切的人的文化素質有多高。

所有這些錯誤翻譯,還只是我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走馬觀花無意中撞上的,如果認真調查,肯定還會發現更多。在號稱“首善之區”,“十裡洋場”“南風視窗”“人間天堂”的文化,經濟發達地區尚且如此,那些偏遠落後地區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笑話來了。

用手機學英語,請加聽力課堂

微信公眾號:tingclass12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