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小學性教育讀本並非“狼來了”

對於兒童來說, 可以獲取正確性知識的管道太少了, 如“十二三歲的女孩月經來了還在吃冰淇淋”等;網路上雖然有性知識介紹,

但沒有界限, 孩子們可能會被誤導, 產生錯誤的性觀念, 不利於孩子們成長。 而今, 發小學性教育讀本, 就是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是在普及性教育知識, 必然有利於孩子一生, 值得點贊。 畢竟, 性教育缺乏, 等問題發生了再去教育孩子, 那是亡羊補牢。

美國“性資訊和性教育”理事會主席瑪麗?考爾德博士認為:對於性教育, 可能特別緊要而有效的時期是14歲之前, 尤其是5歲之前, 這一時期所接受的有關“性”的培養與教育, 無疑將決定兒童、少年以至此後一生有關“性”的種種方面。 2008年教育部公佈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小學1-2年級學生要瞭解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 知道“我從哪裡來”。 從這個角度上講, 性教育從娃娃抓起並非“狼來了”,

而是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否則, 等到孩子成長到高中談戀愛, 甚至到校外去開房時, 再想開展性教育, 恐怕為時已晚。 所以, 家長們對發小學性教育讀本, 應該予以充分理解, 不要部分言辭、圖畫過於直白、“大尺太度”為由對此說不。 畢竟, 在兒童時, 對孩子開展性教育, 越早越好, 其性知識、性安全、性衛生、性道德、性法律就越成熟, 越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也有利於防範小學生遭到猥褻和性侵。

其實, 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也不是沒有先例。 國外的美國、英國、瑞典等國家且不說, 就連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從幼稚園就開展了性教育。 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醜事, 也不是對學生成長不利的事;相反,

及時開展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倫理和性法律等在內的性教育, 讓學生瞭解兩性關係, 正確認識和對待戀愛觀, 更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否則, 讓學生對性暈暈乎乎, 長此以往, 學生的性心理、性觀念、性行為等將被扭曲, 對學生的人生觀的正確形成毫無益處。 而沒有正確的人生觀, 學生何來一生幸福?畢竟, “栽什麼樹苗, 結什麼果。 ”讓孩子對性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 其結果是可怕的。 如果孩子一旦走上性犯罪之路, 那就後悔莫及了。

而今, 發小學性教育讀本, 恰好說明以往性教育沒有從小學抓起, 現在從小學生抓起, 自然會感到部分言辭、圖畫過於直白, 甚至“大尺太度”, 不值得大驚小怪。 相反, 更應該採取相應對策來彌補性教育的滯後。

畢竟,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 孩子的青春期已經在逐步提前, 青春期的性教育必須跟進, 打破性教育的神秘感, 以免讓小學生真正碰到有關性問題時而感到束手無策。 而性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 還是家長和社會的事, 因而,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通力合作, 及早對娃娃開展性教育, 並抓出成效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