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微新聞」應對“頭號殺手”心肌梗死,將有標準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

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 而心肌梗死正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號稱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未來20年間中國將新增2100萬急性冠脈事件, 發生700萬例心源性死亡。

4月8日, 第19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2017中西醫結合論壇在廣州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 廣東省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廣東省中醫院承辦。 陳可冀院士、張伯禮院士、吳以嶺院士、葛均波院士為該論壇的名譽主席,

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張敏州教授為大會主席, 具體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進行學術交流。

“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率逐年上升, 但死亡率並未隨現代診療技術的提高而降低,

這表明我國迫切需要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標準化和規範化的問題。 ”張敏州教授在當天召開的大會上指出。 這一論壇的舉辦正是直擊“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 對急性心肌梗死中醫預防、診斷與治療方法進行推薦, 從而指導醫生在臨床實踐中規範使用中醫藥, 並為明年4月將正式發佈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做好籌備工作。

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張敏州教授

應對心肌梗死

“專家共識”上升為“診療指南”

當天的大會可謂學術大咖雲集, 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專家們從各個角度做了頗具分量的講座, 包括葛均波院士《泛血管醫學的發展與展望》, 吳以嶺院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血管病變防治研究》、霍勇教授《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從技術到體系》、張敏州教授《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以及馬長生教授《心血管疾病互聯網管理模式》等精彩講題。 內容涵蓋了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肌梗死的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冠脈介入及二級預防等方面,

尤其著重對近年來中西醫結合領域新的技術和新的循證成果等進行學術交流。

學術大咖做精彩講座

當天的大會正值中西醫結合論壇舉辦五周年, 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回顧了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的標準化建設之路。

2014年,由陳可冀院士、張敏州教授、霍勇教授聯合國內心血管領域62位西醫、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專家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 該共識由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心臟介入專家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社、365心血管網聯合發佈, 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在行業內產生重大影響, 有力促進我國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治療水準的提高。

隨著循證研究證據的不斷積累, 在2015年舉辦的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 成立了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 在此基礎上, 廣東省中醫院又牽頭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指南的制訂引進了國際臨床實踐指南編寫思路和方法,整合和吸納了國內外中醫藥臨床研究成果的經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表示,“從《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的發佈到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的成立,再到《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發佈,實現了從心肌梗死“專家共識”到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的“臨床指南的跨越”,有力促進我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提高心肌梗死中醫藥臨床診療水準,從而規範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的方案,提升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的整體水準,在我國中醫藥循證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明年4月,我們還將發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這又是一個里程碑式意義的重大舉措!”

數說

中醫藥防治急性心梗優勢明顯

針對心肌梗死的治療,中醫藥在哪個方面、哪個環節能發揮其優勢和療效?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方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是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團隊完成了全國中醫系統中的兩個“率先”:最先開展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最早開通24小時全天候搶救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通過堅持中西醫結合方向,發揮中醫藥優勢,廣東省中醫院在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張敏州教授本人就曾為97 歲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安度百歲,為104 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植入心臟支架,創造了醫學的一項世界紀錄。而由他本人領導的團隊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以資料證明了中醫藥在防治急性心梗中的關鍵作用。

2012年,張敏州教授牽頭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臨床路徑的構建和評價”研究,由全國八家三級甲等醫院協作完成,根據臨床路徑實施前後分為治療組(194例)和對照組(405例),路徑組的治療方案以益氣活血為主,對照組以活血化瘀為主,觀察兩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研究證實,通過實施益氣活血為主的中醫綜合干預方案,平均每例患者住院費用降低4820元,住院時間減少3.5天,累計為社會節約了135萬元的住院費用,減少了983個住院日;同時,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在保證醫療品質和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減少了人民群眾和社會的負擔,這是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益處的力證。

2014年,該團隊通過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觀察痰瘀同治立法的丹蔞片預負荷對急性心肌梗死圍術期心肌損傷的預防作用,同時觀察其對心肌梗死患者遠期心功能、生命品質的改善作用。歷經3年的研究,課題納入219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治療組(109例)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23.9%,對照組(110例)為37.3%,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圍術期心肌梗死發生率為22%,對照組為34.5%(P<0.05)。該研究以嚴格的RCT證據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介入術前,給予丹蔞片預負荷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圍術期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從而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課題組通過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鑒定,認為“該研究在冠心病介入術後的辨證治療及益氣活血法的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創新性,達到國內領先水準和國際領先水準”。《冠心病血運重建後中醫藥干預研究》獲2015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廣東省中醫院又牽頭起草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指南的制訂引進了國際臨床實踐指南編寫思路和方法,整合和吸納了國內外中醫藥臨床研究成果的經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表示,“從《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的發佈到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的成立,再到《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的發佈,實現了從心肌梗死“專家共識”到以循證醫學證據為基礎的“臨床指南的跨越”,有力促進我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提高心肌梗死中醫藥臨床診療水準,從而規範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的方案,提升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的整體水準,在我國中醫藥循證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明年4月,我們還將發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這又是一個里程碑式意義的重大舉措!”

數說

中醫藥防治急性心梗優勢明顯

針對心肌梗死的治療,中醫藥在哪個方面、哪個環節能發揮其優勢和療效?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方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是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專科,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團隊完成了全國中醫系統中的兩個“率先”:最先開展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最早開通24小時全天候搶救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通過堅持中西醫結合方向,發揮中醫藥優勢,廣東省中醫院在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張敏州教授本人就曾為97 歲患者植入心臟起搏器安度百歲,為104 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植入心臟支架,創造了醫學的一項世界紀錄。而由他本人領導的團隊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以資料證明了中醫藥在防治急性心梗中的關鍵作用。

2012年,張敏州教授牽頭的“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臨床路徑的構建和評價”研究,由全國八家三級甲等醫院協作完成,根據臨床路徑實施前後分為治療組(194例)和對照組(405例),路徑組的治療方案以益氣活血為主,對照組以活血化瘀為主,觀察兩組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研究證實,通過實施益氣活血為主的中醫綜合干預方案,平均每例患者住院費用降低4820元,住院時間減少3.5天,累計為社會節約了135萬元的住院費用,減少了983個住院日;同時,有效降低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在保證醫療品質和安全的基礎上,有效地減少了人民群眾和社會的負擔,這是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標準化建設益處的力證。

2014年,該團隊通過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觀察痰瘀同治立法的丹蔞片預負荷對急性心肌梗死圍術期心肌損傷的預防作用,同時觀察其對心肌梗死患者遠期心功能、生命品質的改善作用。歷經3年的研究,課題納入219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治療組(109例)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23.9%,對照組(110例)為37.3%,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圍術期心肌梗死發生率為22%,對照組為34.5%(P<0.05)。該研究以嚴格的RCT證據顯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介入術前,給予丹蔞片預負荷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圍術期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從而降低了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課題組通過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為首的專家組鑒定,認為“該研究在冠心病介入術後的辨證治療及益氣活血法的研究方面具有較大創新性,達到國內領先水準和國際領先水準”。《冠心病血運重建後中醫藥干預研究》獲2015年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