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邁進新時代 謀求新作為

党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 更要有新作為。 全市人社系統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 把力量凝聚到實現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按照全省“爭第一、創唯一”、全國“出經驗、當標杆”工作目標, 圍繞“創新發展、規範管理”工作總基調, 以深化“九大項目”建設為抓手, 兜底線、保民生、促和諧, 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南昌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民生托底。

一、在保障民生上下功夫。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

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 主動順應人民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圍繞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 謀劃新思路、強化新舉措、出臺新辦法, 補短板、強弱項, 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創新開展一系列公共就業專項活動, 健全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創新做好就業扶貧, 推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建設覆蓋全市的就業資訊系統, 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準。 二是抓好創業帶動就業。 完善“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貸款”四位一體的創業扶持體系,
推動創業服務向縱深發展。 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完善培訓政策, 健全培訓管理, 多措並舉促進新招員工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建檔立卡農村勞動力培訓、下崗再就業人員培訓。 四是推進全民參保計畫。 建立和完善全民參保登記資訊資料動態管理機制, 依託“五險統一征繳”管理平臺, 逐步規範用人單位社會保險參保管理。 五是認真落實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推出我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推進企業年金備案制度規範化。 六是完善醫療保險制度。 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統一全市基本醫療保險結算方式, 推進生育保險醫療費在定點醫院聯網刷卡結算, 探索建立醫療保障工作集中管理新體制。
七是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水準。 按照“綜合櫃員制、網廳一體化、業務檔案一體化、業務財務一體化、查詢諮詢多樣化”的目標, 加快推進社保業務“統受分辦”經辦模式改革。

二、在服務發展上下功夫。 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的要求, 完善政策, 創新機制、強化舉措, 為南昌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保障和人力支撐。 一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 繼續實施好“洪城系列人才計畫”, 做好“留創園”引才及管理、海外人才工作站調整和引才工作, 加強博士後工作站指導和管理。 二是加快建設中國南昌人力資源產業園。 堅持市、區聯動, 引導經開、高新、小藍產業園區加速聚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推動資訊化平臺建設,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爭創中部一流、國內領先、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園區。 三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建設南昌公共實訓基地, 加大“洪城工匠”推廣力度, 加強技能大師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技能人才培養提升工程、領軍技能人才培訓計畫, 引導市管技校優化辦學模式、提升辦學品質。 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 優化市直機關績效管理工作;科學規範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 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積極完善公平公正的軍轉安置辦法。

三、在促進和諧上下功夫。 認真落實十九大報告“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要求, 促進和諧平安南昌建設。 一是加大勞動關係協調力度。 會同市總工會、市工商聯、市企聯(企協)三方四家, 開展和諧勞動關係企業創建工作。 二是創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 加快仲裁派出庭、流動調解室、案前調解中心建設, 開展送法入企、資訊推送兩項服務, 開展鄉鎮(街道)勞動爭議調解綜合示範工作, 推動縣區至少建成1個鄉鎮(街道)勞動爭議調解綜合示範單位。 三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 組織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檢查,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以治欠保支工作為重點, 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實名制監管資訊化,努力實現農民工工資“零拖欠”。

黃小華(作者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

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實名制監管資訊化,努力實現農民工工資“零拖欠”。

黃小華(作者系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黨委書記、局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