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勵志扶貧看樂山|幫困先療心、富民先富腦

記者 | 蘇琳

編輯 | 張欣

本文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 請標明出處

導語:山高、溝深、路陡, 這是峨邊彝族自治縣留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長期以來, 彝族群眾相互攀比、席地而食等陳規陋習嚴重制約峨邊經濟社會的發展。 在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 峨邊通過大力實施精神扶貧,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打破“思想桎梏”, 拔掉“思想窮根”, 讓貧困群眾立起來、幹起來、富起來。 四川之聲系列專題報導《勵志扶貧看樂山》, 今天推出第二集《幫困先療心、富民先富腦》。

“小小手、小小手, 小小真可愛……”在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的阿依園內, 老師正在教授小朋友一起學習《爭做好阿依》幼兒讀本。 今年5月, 由峨邊縣移風易俗指揮部與縣教育科技體育局共同編印的《爭做好阿依》幼兒讀本在全縣印發, 覆蓋129個鄉村幼稚園, 讀本內容涵蓋日常禮貌用語、日常生活行為規範、交通安全規則、感恩教育等。

阿依園教師賈史公果:“我們先從孩子抓起, 慢慢影響孩子父母。 他們來的時候, 臉也不會洗, 手腳髒兮兮的全都是泥。 我們教他們回去的時候先要洗臉, 上課的時候我們也要講, 雙語教材裡也有。 ”

如今, 白牆青瓦、三色花窗、沖天牛角與牆面紅黑相間的彝族圖案交相輝映。

而長期以來, 彝族群眾婚喪嫁娶席地而食的現象時有發生。 彝區婚嫁中“高聘金、高禮金”一度讓村民苦不堪言;辦喪事時, 親友互相攀比牽豬趕羊, 造成極大浪費。

峨邊縣白楊鄉瓦洛村村民曲木阿古:“我父親今年8月1號去世的。 要是以前的話, 每家每戶牽牛的牽牛、牽羊的牽羊、牽豬的牽豬, 拉來後全部殺了, 吃不完就扔了, 太可惜了。 村上、鄉上、縣上來人跟我說, 以後不能牽牛、牽羊、牽豬。 我一想, 還是對。 我就給他們打電話說, 我父親去世了, 你們不能牽羊、牽牛、牽豬。 ”

曲木阿古

不牽牲畜, 婚喪嫁娶又該怎麼辦?峨邊首創“德古工作法”後, 將法治精神融入傳統習慣。 “德古”在彝語裡的意思是“會調節的人”。 “德古”依法參與民事調解, 主持家支事務, 教化社會風尚, 進一步優化“政府引導+德古會盟+村民自治”治理模式, 通過“德古”會盟倡議, 約定聘金、禮金不超7萬元, “雙高”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實施“雙高”治理以來, 當地共有777對彝族男女結婚,

聘、禮金均控制在“紅線”內。 在村民操辦婚嫁等筵席時, 鄉村幹部還會主動到場祝賀, 並現場指導大家如何搞好食品衛生, 以拉家常的形式宣傳交通安全等法規。 今年一月, 峨邊縣委還作出了《關於開展移風易俗三年攻堅行動的決定》, 為峨邊移風易俗進行總體設計, 制定目標體系。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