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便吃個飯,都滿嘴“激素”?雞鴨、豆漿、果蔬都有?

“激素”這個詞, 一旦放在食品裡, 總令街坊們心驚膽顫~近年來, 網路上流傳著好多食物裡有激素的說法, 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就來聊聊吧~

雞肉鴨肉, 聽說速成靠激素?

“現在雞啊鴨子啊, 都長得不正常地快。 全都是打激素催熟的, 千萬別吃!”這個說法你是不是已經聽了很久了?是不是久到都快成“常識”了?

其實, 這是一個謠言……

現在的雞鴨確實比以前長得快了, 但那不是因為激素,

而是因為品種選育和科學飼養。

拿肉雞來說, 目前生長速度較快的類型是國際育種公司經過50多年遺傳選育和品種改進的成果。 同時吃的是嚴格配比的飼料, 住的是全自動化控制的現代化雞公寓。 長得快是正常的。

現在世界各地的商品肉雞出欄大部分在42~48天,

最常見的是在45天左右。 我國肉雞出欄要40~56天, 屬於正常水準。

激素無論在人還是動物體內, 都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必須合適才行。 有研究表明, 激素注射會增加雞的心血管和肝臟負擔, 導致其死亡率大大提高。 另外, 激素價格昂貴, 注射也比較麻煩。

我國相關法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裡面都明文規定, “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

水產長肥, 也靠激素?

水產品也是傳言中含有激素的食品之一, 其中說的最多的是黃鱔。 傳說, 養黃鱔加激素(避孕藥), 能讓黃鱔長更大。

實際上, 養黃鱔加激素這種方法, 上世紀90年代確實有人實驗過。 然而其結果是:效果差, 得不償失。

根據農業部黃鱔行業專項首席專家、湖北長江大學教授楊代勤的實驗, 添加激素的黃鱔在一個月內確實比不添加的黃鱔長得快10%。 然而一個月後就開始大批死亡, 死亡率可達70%。 為了10%的“虛胖”, 違反國家法規加激素, 冒險養這種一個月賣不掉就會死的黃鱔, 對養殖戶來說真的是得不償失。

有人說如果賣飼料的廠家私自在裡面加激素呢?這是行不通的。由於黃鱔嗅覺味覺非常敏銳,加激素的餌料它們是不吃的。

用激素催肥的說法還出現在大閘蟹身上。但真相是,養大閘蟹用激素反而會抑制生長,並減少蟹膏蟹黃的產生。

豆漿有激素,喝多乳腺癌?

所謂豆製品裡的“激素”,其實是“類雌激素”。不能省略這個“類”字啊!

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類物質在結構上和雌激素有相似之處,可以和人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相結合,所以被稱為“類雌激素”/“植物雌激素”。

但其實它和你自己分泌的激素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活性上,大豆異黃酮能表現出的活性,僅相當於人體雌激素的 1/100~1/1000。

大豆異黃酮還有一個相當牛的雙向調節功能,就是:當你自己的雌激素水準不足時,它能稍微彌補一下雌激素的不足;當你自己的雌激素水準較高時,它因為佔據了一部分受體,限制了你自己的高活性雌激素和受體結合,整體上幫助降低了過剩的雌激素。

簡單說就是,多退少補,是不是很智慧?

所以說喝豆漿或者吃豆製品不僅不會讓你體內的雌激素過高,反而還能幫助你把雌激素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水準。

但由於活性小、含量低,如果你平常吃豆製品只是吃到正常的量,這個調節的作用也是較輕微的,幾乎不會對你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反季果蔬,也有激素?

頂花帶刺的黃瓜、草莓、獼猴桃等等,全都被人詬病過“激素催熟的,不要吃!”

這些植物上打的“激素”和動物的激素差別非常大,更嚴謹的名字應該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即便不人為添加,所有植物體內本身也含有這些物質,你其實也吃進去過不少了。

植物生長調節劑確實能改變植物的生長規律,但是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說植物的生長調節劑能導致你“避孕”或“早熟”,是天方夜譚,就像說你粘上花粉(植物的精子)會懷孕一樣。

很多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法律法規允許使用的,只要合規使用,是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傷害的。

佛山發佈編輯部

編輯:劉燕君

有人說如果賣飼料的廠家私自在裡面加激素呢?這是行不通的。由於黃鱔嗅覺味覺非常敏銳,加激素的餌料它們是不吃的。

用激素催肥的說法還出現在大閘蟹身上。但真相是,養大閘蟹用激素反而會抑制生長,並減少蟹膏蟹黃的產生。

豆漿有激素,喝多乳腺癌?

所謂豆製品裡的“激素”,其實是“類雌激素”。不能省略這個“類”字啊!

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類物質在結構上和雌激素有相似之處,可以和人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相結合,所以被稱為“類雌激素”/“植物雌激素”。

但其實它和你自己分泌的激素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活性上,大豆異黃酮能表現出的活性,僅相當於人體雌激素的 1/100~1/1000。

大豆異黃酮還有一個相當牛的雙向調節功能,就是:當你自己的雌激素水準不足時,它能稍微彌補一下雌激素的不足;當你自己的雌激素水準較高時,它因為佔據了一部分受體,限制了你自己的高活性雌激素和受體結合,整體上幫助降低了過剩的雌激素。

簡單說就是,多退少補,是不是很智慧?

所以說喝豆漿或者吃豆製品不僅不會讓你體內的雌激素過高,反而還能幫助你把雌激素控制在一個合適的水準。

但由於活性小、含量低,如果你平常吃豆製品只是吃到正常的量,這個調節的作用也是較輕微的,幾乎不會對你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反季果蔬,也有激素?

頂花帶刺的黃瓜、草莓、獼猴桃等等,全都被人詬病過“激素催熟的,不要吃!”

這些植物上打的“激素”和動物的激素差別非常大,更嚴謹的名字應該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即便不人為添加,所有植物體內本身也含有這些物質,你其實也吃進去過不少了。

植物生長調節劑確實能改變植物的生長規律,但是動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機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也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說植物的生長調節劑能導致你“避孕”或“早熟”,是天方夜譚,就像說你粘上花粉(植物的精子)會懷孕一樣。

很多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法律法規允許使用的,只要合規使用,是不會對人造成任何傷害的。

佛山發佈編輯部

編輯:劉燕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