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呵護我們的大腦

如何呵護我們的大腦

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 社會老齡化日趨突出, 中風、老年性癡呆、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等患病率增加, 備受保護的大腦也會受到疾病的侵犯, 認知障礙勢必影響到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能力, 這種狀態就是癡呆。 據哈醫大四院神內四病房主任宋榮蓉主任介紹, 大腦是否健康直接與個體的生活品質及獨立性直接相關, 腦的健康問題應該受到關注, 如何呵護大腦, 這是廣大民眾, 尤其是腦力工作者應該知曉的健康知識。

如何與正常的衰老鑒別

如何才能判定大腦功能的減退是正常的衰老現象還是疾病所導致?覺介紹,

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癡呆所導致的衰退一定是相對比較快速的, 而且是進行性發展的。 比如正常老人, 簡易智慧測定(MMSE)的得分一年平均不會超過0.25分或2-4年才會下降一分, 然而, 患有老年性癡呆的老人, 智慧衰退得非常快, 1年MMSE下降可能超過4分。 儘管如此相對快速, 這種衰退仍然是緩慢的, 不易被察覺, 我們必須要定量評估大腦的功能, 動態隨訪, 去洞察大腦正在發生的改變。 神經心理量表可幫助監控大腦的變化;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腦電圖、事件相關電位)可客觀地評估整體大腦的功能。

導致大腦失能的常見原因

任何疾病或外傷都可以傷害到我們的大腦, 如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顱內感染、腦外傷、營養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

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人, 是大腦失能最常見的原因, 但起病隱匿, 早期的表現以情景記憶障礙為主要表現, 即記不住新近發生的事情, 但久遠的記憶仍然很清晰。

找出大腦失能原因的重要性

雖然導致大腦失能的原因有很多, 但對於個體而言, 可能是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原因, 不同的原因治療的方法是不同的, 有的容易, 有的棘手, 疾病的發展速度及預後也不同。 為了更好地明確診斷, 減少漏診或誤診的機會, 對於每一例記憶力減退、輕度認知功能減退的、癡呆的患者, 作為臨床醫生一定要認真鑒別, 完善相關檢查, 找到可能的致病因素。

所以發生認知方面的問題, 首要的任務是診斷, 而非治療。

如何維護大腦的健康

大腦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 自從發育成熟, 大部分組織就不會再生, 所以, 維護大腦的健康, 要從小做起, 保護大腦免於受到各種傷害。 增強營養、積極鍛煉、充足的睡眠、堅持學習、冥想、情志平衡等都有助於增強大腦的抗病能力。

控制危險因素

比較明確的癡呆危險因素是:高齡、種族, 青少年時期教育程度太低、中年時期聽力受損、抽煙、失眠、患有抑鬱症、缺乏體力活動、缺少社交活動、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高血壓、肥胖和晚年2型糖尿病)、外傷等。

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失去老伴的老人(喪偶是最大的生活應激事件), 情緒低落, 鬱鬱寡歡,

家人很快就會發現老人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 出現癡呆的表現。 (張斌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