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燃油車即將走向末路?

自9月工信部釋放“我國已啟動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的資訊後, 關於燃油車是否該禁的爭論甚囂塵上, 各路媒體、專家、學者為此話題展開了各種形式的討論。

總體來看, 反對的聲音大於支持的聲音, 但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擋車企“前進”的步伐, 長安、北汽等車企發佈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燃油車看似大勢將去, 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據統計, 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規劃和落地產能已經超過2000萬輛, 雖不及傳統燃油車產能, 但規模增速之快, 令業內震驚。 對此, 工信部表示, 將開展新能源汽車投資專案監管和產能調查與分析, 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大量產能上馬, 其中有多少是重複建設, 多少是低端產能, 都不得而知。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深研究專家殷承良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這裡面必然存在大量資源被佔用和浪費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同時指出, 在“雙積分”政策的刺激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 這種在傳統汽車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的政策性浪費, 應該及時有效規避。

■禁售燃油車風潮興起

越來越多的車企將禁售燃油車方案公之於眾。 12月9日, 在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儀式上,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 除了特種車、專用車以外, 2020年北汽將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 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 前不久, 長安汽車發佈新能源汽車戰略——香格里拉計畫, 宣佈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臺,

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 並在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 屆時, 長安將推出21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和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其實不只是北汽和長安, 大眾、富豪等眾多車企都推出了自身的電氣化戰略部署方案:如大眾汽車計畫在2025年由集團旗下各品牌推出80餘款全新電動車型, 包括50款純電動汽車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030年集團各品牌覆蓋全球市場的300餘款車型均將推出至少一款電動版本;寶馬規劃到2025年推出25款電動車型, 其中12款為純電動汽車, 13款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有報導稱, 為實現這一規劃, 寶馬計畫從每年的傳動裝置和其他零部件採購中削減5%, 為其轉向電氣化提供資金, 預計該部分資金為20億歐元(約合155.36億元);通用汽車提出,

到2020年將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車型, 2025年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旗下在華幾乎全部車型均將配裝不同程度的電氣化技術;富豪則規劃2019年全系車型普及電氣化, 以逐步取代目前使用的內燃機, 並計畫2025年售出100萬輛新能源汽車。

雖然這些企業並沒有推出禁產、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 但從相關規劃不難看出, 面對中國的“雙積分”政策和頻頻曝出的禁產、禁售燃油車的資訊, 跨國車企已經開始加大對電動汽車的投入力度, 或許在未來, 我們又會看到某家車企推出自己的禁售時間表。

■傳統燃油車行將就木?

“長安2025年停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並非放棄高效內燃機, 未來的新動力是高效內燃機+帶有能量回收功能組合的新動力組合。

這一點不要誤解。 ”香格里拉計畫發佈不久後,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一次論壇上闡述了長安汽車所述並非完全放棄內燃機。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專家黃永和表示, 在國外與我國很多技術標準中, 電動汽車都包含4類產品:第一類是普通混合動力, 另外三類才是我國界定的新能源汽車範疇——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 “內燃機還有相當強的生命力, 我們仍要關注與發展內燃機技術。 ”黃永和指出, 2015年國際能源署曾預測, 2020年純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將達到頂峰, 2040年之後, 配裝內燃機的汽車銷量才會開始逐步減少。

另外, 黃永和表示, 根據去年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節能汽車被列為重要板塊之一,其總體思路是以混合動力為重點,以動力總成升級,先進電子電器為支撐,全面提升傳統燃油車節能技術和燃油經濟水準。在技術目標方面,2020年節能乘用車汽油機熱效率提升至40%,2025年提升至44%,2030年後期通過HCCI等技術手段將熱效率提升至48%。此外還將應用替代燃料,以天然氣燃料為主,2030年的銷量占比將提高至8%。由此看來,即便是在國家層面,禁產、禁售傳統燃油車也並非如此前所傳,將內燃機徹底打入“冷宮”。

針對此問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付于武也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說轉型升級,轉型是要轉到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升級則主要指傳統技術,傳統汽車要以清潔高效內燃機和電子技術為主,這方面我們要堅持做下去。”

■“兩條腿”走路更穩當

儘管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但黃永和強調,不建議做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以此前公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為基準,預判車型構成比例已經十分科學。付于武補充表示,政府更應做的是促進標準的制定,以及制定可持續的、有前瞻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政策。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也有專家對國家啟動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持支持態度,其理由是這將減輕國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同時有助於提升我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優勢,或將借此實現彎道超車。對此觀點,一位車企高層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現在在三電技術方面,我們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只能說是在性價比上有絕對優勢,但由此延伸至彎道超車理念上,或許還有點為時過早。”

“新能源汽車轉型需要謹慎、理智、理性的判斷,要循市場規律,敬畏科學、尊重市場。”付于武告訴記者,如果沒有產業基礎就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的話,將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主要是受市場的制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高級顧問余甯一語中的,他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基數很低,這主要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

市場需求的制約不代表不發展新能源汽車,余寧補充表示,在應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挑戰上,吉利汽車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吉利汽車此前發佈的“藍色吉利行動”中,“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占到總銷量的90%,其中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車型占到新能源汽車的65%,純電動汽車占到35%。”可以看出,無論在節能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方面,吉利汽車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在這一點上,主攻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亞迪也同樣如此,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燃油車+新能源”二者同步前進,才會有更多的市場機會。

節能汽車被列為重要板塊之一,其總體思路是以混合動力為重點,以動力總成升級,先進電子電器為支撐,全面提升傳統燃油車節能技術和燃油經濟水準。在技術目標方面,2020年節能乘用車汽油機熱效率提升至40%,2025年提升至44%,2030年後期通過HCCI等技術手段將熱效率提升至48%。此外還將應用替代燃料,以天然氣燃料為主,2030年的銷量占比將提高至8%。由此看來,即便是在國家層面,禁產、禁售傳統燃油車也並非如此前所傳,將內燃機徹底打入“冷宮”。

針對此問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付于武也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說轉型升級,轉型是要轉到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升級則主要指傳統技術,傳統汽車要以清潔高效內燃機和電子技術為主,這方面我們要堅持做下去。”

■“兩條腿”走路更穩當

儘管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但黃永和強調,不建議做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以此前公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為基準,預判車型構成比例已經十分科學。付于武補充表示,政府更應做的是促進標準的制定,以及制定可持續的、有前瞻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政策。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也有專家對國家啟動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研究持支持態度,其理由是這將減輕國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同時有助於提升我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優勢,或將借此實現彎道超車。對此觀點,一位車企高層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現在在三電技術方面,我們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只能說是在性價比上有絕對優勢,但由此延伸至彎道超車理念上,或許還有點為時過早。”

“新能源汽車轉型需要謹慎、理智、理性的判斷,要循市場規律,敬畏科學、尊重市場。”付于武告訴記者,如果沒有產業基礎就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的話,將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主要是受市場的制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高級顧問余甯一語中的,他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基數很低,這主要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

市場需求的制約不代表不發展新能源汽車,余寧補充表示,在應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挑戰上,吉利汽車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吉利汽車此前發佈的“藍色吉利行動”中,“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占到總銷量的90%,其中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車型占到新能源汽車的65%,純電動汽車占到35%。”可以看出,無論在節能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方面,吉利汽車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在這一點上,主攻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比亞迪也同樣如此,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燃油車+新能源”二者同步前進,才會有更多的市場機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