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誰在解讀《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

晉中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怡, 晉中市政府法制辦負責人郭磊石, 晉中市質監局負責人郝建東18日在《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新聞發佈會上對《條例》進行瞭解讀。

該法規從產生到落地, 一直備受群眾的關注。 解讀者說, 2015年3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我市作為設區的市, 首獲地方立法權。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決定, 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我市正式獲准行使權利的時間為2016年10月10日。 之後, 市人大用近3個月時間徵集立法專案, 其中, 電梯安全為群眾呼聲較為集中的一項。 《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是我市獲准行使地方立法權後制定的第一部實體性地方法規, 也是省內第一部電梯安全領域的地方性法規。

立此法規為了什麼, 解讀者說, 是為依法加強電梯安全管理, 預防和減少電梯事故, 維護公共安全, 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列入全市首批立法計畫後, 市人大常委會將成立了電梯立法起草組, 該法規出臺的過程科學而民主。 市人大常委會採用“隔次”審議的方法, 足足用了4個月時間潛心“打磨”條文。 安排起草組對我市電梯管理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收集了全國有關省市的電梯法規、規章和政策並進行了比較分析, 同時到濰坊、徐州、寶雞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學習;數次召開了座談會和專家論證會, 並通過信函、網站等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經過反復討論、研究,

數易其稿, 形成了《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

解讀者說, 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電梯安全地方立法, 制定《條例》是建立完善電梯安全法律體系, 實現社會公共安全法制化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 是以法制形式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體現, 是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需要。 我市總結電梯安全監管經驗, 結合實際, 制定出了這部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強的電梯安全地方性法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解讀者說, 電梯是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特種設備, 住宅樓、商場、醫院、車站、機場、辦公場所等公共聚集場所隨處可見。 近年來, 我市電梯數量迅猛增加, 市質監局的監管更需要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

本《條例》是我市取得立法權以來第一部實體性法規, 從具體細節上規範乘用人行為, 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 切實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推進依法行政, 開創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的新局面, 為我市全面挺進全省第一方陣貢獻法治力量。

針對電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解讀者說, 除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外, 住建、公安、消防、發改、教育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梯安全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及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電梯安全監督工作。

在老舊電梯數量逐年增加, 安全難以保障等方面, 解讀者說, 對故障頻率較高、遭遇災害影響等情況的電梯, 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取得相應資質的電梯檢驗機構開展安全評估。

面對“三無電梯”(即無物業、無維保單位、無維修資金)數量逐步增多,住宅電梯安全管理責任難以落實的情況,解讀者說,《條例》第十五條分五種情況對使用單位予以界定,並規定未確定使用單位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採取列舉的方式,規定了使用單位的十三項義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的四項義務。

據市質監局統計,近半數的電梯安全事故是由乘用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特別是電梯因故障暫時停止運行時,乘用人因缺乏電梯安全常識和恐慌心理,採取強扒轎廂門等不正確方式自救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發生。規範乘用人行為,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和能力尤為迫切。為此,《條例》第二十二條列舉了乘用人不得有的八種行為,從道德約束上升為法律約束,將有助於提高乘用人的安全乘梯意識和避險能力。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要求,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以貫徹落實《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過程監督,推動責任落實,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業主)全面負責、社會監督支持的電梯安全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努力形成監管機制完善、安全措施到位、應急救援及時、矛盾糾紛化解有效的電梯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升我市電梯品質和安全水準,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電梯安全事故。

家住校園社區的張先生反映,社區好多業主將電動車、自行車推進電梯上樓,擺放在樓梯過道中。張先生表示電動車、自行車很占空間,這些東西一進電梯,裡面基本也站不了多少人了,“不著急的情況下還能等下一趟,但是早上急著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學,就很窩火。”對於這樣的行為,社區其他一些業主也表示了不滿,他們一致認為,如果電梯遇到緊急情況,這些東西容易阻擋大家的逃生路線。

頤景東社區由於臨街而建,社區外門面房眾多,部分商販在社區內租住房屋,隨即出現了“住+倉”現象。社區不少業主反映,一些商販直接用電梯運送貨物,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社區物業表示,原本為業主提供上下樓方便的客梯,現已成為商販運送物品的貨梯,並且有些人還會野蠻使用,比如用貨物抵著電梯門阻止其關閉等,這些野蠻使用行為致使電梯損壞率不斷上升。

社區由於人流量較大,自然成了小廣告的重災區,其中電梯更是小廣告發佈者青睞的福地。家住金潤園的沈女士反映,社區不少電梯轎廂都被貼上了裝修、換鎖的“牛皮癬”,撕都撕不掉,不僅影響整體美觀,而且把電梯使用說明以及求助電話等有效資訊遮蓋,一旦出現故障被困人將走投無路。

家住晉園社區的劉先生也表示,社區電梯轎廂內的“牛皮癬”比比皆是,其廣告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涉及保潔、水電、傢俱、地板、疏通下水道等,大多數業主都表示十分厭倦。劉先生介紹,他所在單位的電梯使用相對來說比較規範,有人操作不當的時候,安保人員會及時制止並有效疏通。

除了上述的幾種行為,還有不少業主將垃圾隨手扔在電梯裡,或在電梯裡“吞雲吐霧”,甚至還有人為了等同伴把手伸出電梯外阻擋電梯閉合等,這些行為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電梯的正常使用。

在我市各大商場,由於商場內設置了兒童遊戲區,還有各式餐飲和購物區,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商場遊玩。觀察者看到,各大商場的扶梯邊上均沒有相關工作人員對乘坐電梯的市民進行監督和引導。很多顧客對警示標誌熟視無睹,放任自己的孩子獨自乘坐扶梯,甚至在上面追跑打鬧,安全意識淡薄。

在觀察者的注視下,更有兩名兒童在扶梯上跑上跑下、追逐打鬧,儼然把此地當成了遊樂場。兩人不僅在扶梯上奔跑,擠推他人,更是蹲在扶手邊,將吃完的棒棒糖棍棍往正在運轉的扶手裡塞。全程中,孩子的家長始終沒有出現,也沒有任何商場工作人員上前制止。

針對電梯事故中發生危險和受到人身傷害的人員多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走訪中觀察者還注意到,商場各個電梯的出入口,一般都張貼了乘梯注意事項及溫馨提醒,其中明確提示了幼童應當由大人陪同搭乘,然而多數家長並不留意,兒童單獨乘坐電梯的現象還是頻繁出現。很多家長還推著嬰兒車帶小朋友一起出來玩,往往在搭乘扶梯時,家長推著嬰兒車直接就跨在梯級上,認為只要用身體頂住就行了,殊不知自己已把小孩子置於危險境地。

《條例》積極回應這些現象,比如規定,乘客應當遵守電梯乘用規範,安全乘用電梯,不得超過額定載荷使用電梯;監護人應當履行對被監護人安全乘用電梯的監護義務。

(孟非 白續宏 路麗華 張莉芬等)

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取得相應資質的電梯檢驗機構開展安全評估。

面對“三無電梯”(即無物業、無維保單位、無維修資金)數量逐步增多,住宅電梯安全管理責任難以落實的情況,解讀者說,《條例》第十五條分五種情況對使用單位予以界定,並規定未確定使用單位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採取列舉的方式,規定了使用單位的十三項義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的四項義務。

據市質監局統計,近半數的電梯安全事故是由乘用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特別是電梯因故障暫時停止運行時,乘用人因缺乏電梯安全常識和恐慌心理,採取強扒轎廂門等不正確方式自救導致人員傷亡事故發生。規範乘用人行為,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和能力尤為迫切。為此,《條例》第二十二條列舉了乘用人不得有的八種行為,從道德約束上升為法律約束,將有助於提高乘用人的安全乘梯意識和避險能力。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要求,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以貫徹落實《晉中市電梯安全條例》為契機,進一步強化過程監督,推動責任落實,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業主)全面負責、社會監督支持的電梯安全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努力形成監管機制完善、安全措施到位、應急救援及時、矛盾糾紛化解有效的電梯安全保障體系,不斷提升我市電梯品質和安全水準,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電梯安全事故。

家住校園社區的張先生反映,社區好多業主將電動車、自行車推進電梯上樓,擺放在樓梯過道中。張先生表示電動車、自行車很占空間,這些東西一進電梯,裡面基本也站不了多少人了,“不著急的情況下還能等下一趟,但是早上急著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學,就很窩火。”對於這樣的行為,社區其他一些業主也表示了不滿,他們一致認為,如果電梯遇到緊急情況,這些東西容易阻擋大家的逃生路線。

頤景東社區由於臨街而建,社區外門面房眾多,部分商販在社區內租住房屋,隨即出現了“住+倉”現象。社區不少業主反映,一些商販直接用電梯運送貨物,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社區物業表示,原本為業主提供上下樓方便的客梯,現已成為商販運送物品的貨梯,並且有些人還會野蠻使用,比如用貨物抵著電梯門阻止其關閉等,這些野蠻使用行為致使電梯損壞率不斷上升。

社區由於人流量較大,自然成了小廣告的重災區,其中電梯更是小廣告發佈者青睞的福地。家住金潤園的沈女士反映,社區不少電梯轎廂都被貼上了裝修、換鎖的“牛皮癬”,撕都撕不掉,不僅影響整體美觀,而且把電梯使用說明以及求助電話等有效資訊遮蓋,一旦出現故障被困人將走投無路。

家住晉園社區的劉先生也表示,社區電梯轎廂內的“牛皮癬”比比皆是,其廣告內容也是豐富多彩,涉及保潔、水電、傢俱、地板、疏通下水道等,大多數業主都表示十分厭倦。劉先生介紹,他所在單位的電梯使用相對來說比較規範,有人操作不當的時候,安保人員會及時制止並有效疏通。

除了上述的幾種行為,還有不少業主將垃圾隨手扔在電梯裡,或在電梯裡“吞雲吐霧”,甚至還有人為了等同伴把手伸出電梯外阻擋電梯閉合等,這些行為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電梯的正常使用。

在我市各大商場,由於商場內設置了兒童遊戲區,還有各式餐飲和購物區,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商場遊玩。觀察者看到,各大商場的扶梯邊上均沒有相關工作人員對乘坐電梯的市民進行監督和引導。很多顧客對警示標誌熟視無睹,放任自己的孩子獨自乘坐扶梯,甚至在上面追跑打鬧,安全意識淡薄。

在觀察者的注視下,更有兩名兒童在扶梯上跑上跑下、追逐打鬧,儼然把此地當成了遊樂場。兩人不僅在扶梯上奔跑,擠推他人,更是蹲在扶手邊,將吃完的棒棒糖棍棍往正在運轉的扶手裡塞。全程中,孩子的家長始終沒有出現,也沒有任何商場工作人員上前制止。

針對電梯事故中發生危險和受到人身傷害的人員多是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走訪中觀察者還注意到,商場各個電梯的出入口,一般都張貼了乘梯注意事項及溫馨提醒,其中明確提示了幼童應當由大人陪同搭乘,然而多數家長並不留意,兒童單獨乘坐電梯的現象還是頻繁出現。很多家長還推著嬰兒車帶小朋友一起出來玩,往往在搭乘扶梯時,家長推著嬰兒車直接就跨在梯級上,認為只要用身體頂住就行了,殊不知自己已把小孩子置於危險境地。

《條例》積極回應這些現象,比如規定,乘客應當遵守電梯乘用規範,安全乘用電梯,不得超過額定載荷使用電梯;監護人應當履行對被監護人安全乘用電梯的監護義務。

(孟非 白續宏 路麗華 張莉芬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