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減少扶貧填表要多點大資料

“有一個貧困戶, 光身份證號碼就填了幾百次”“改來改去的表格, 我已經填過9套了,連貧困戶都煩了”“一個貧困村一年花在列印上的錢, 不少於2萬元”……《人民日報》日前再度聚焦部分地區在脫貧攻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過度強調精准填表、為迎檢反復填表等形式主義問題, 基層扶貧幹部的感受是:扶貧工作有特殊性, 不能做表面文章, “既要從駐村幹部自身找原因, 各級主管部門也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多些真抓實幹, 不搞花拳繡腿”。

治理扶貧領域過度填表這種形式主義, 除了扭轉部分領導幹部一心只想把表格材料做漂亮的觀念問題外,

在操作層面上必須平衡表格的精准、數量等方面要求。 涉及後者, 不妨推廣引入大資料管理。 很容易想到的便利是, 通過試算表, 很多計算、匯總、抽檢等工作, 都能借助機器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 節省了不少人力, 甚至一些脫貧物件的家庭情況, 都能通過電子照片直觀呈現。 只要對登錄者操作流程進行系統即時記錄, 就不用擔心篡改資料等問題。 事實上, 類似做法在一些省市已有嘗試, 眼下更重要的, 不但要總結借鑒成功的經驗, 而且要提升這種扶貧大資料平臺的覆蓋面和層級, 形成由下而上一層一層的彙集打通。

南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