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雲生:摘取藝術明珠的農民雕塑家

引 言

他們不畏艱辛、樂觀向上, 為了夢想而大膽創新, 成為了身邊無數人學習的楷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有人曾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 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 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撒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播撒一種榜樣, 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奮鬥的目標和參照物。 一個人、一個故事、一段話語, 看似平凡簡單, 卻能點燃許多人心中的激情與夢想。 “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 也是一面旗幟。

《今日農業》全力出擊, 多方聯繫, 經專家推薦, 全力尋找, 發現了一群出類拔萃,

影響大眾的榜樣人物, 揭開他們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旨在樹立模範, 激勵更多的人揚帆起航追逐夢想。 從這些鮮活的例子裡, 我們尋找真諦: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我們需要學習榜樣什麼?……一位榜樣, 一種收穫。 請持續關注我們全力打造的欄目《榜樣的力量》!

本期特邀嘉賓——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勞動就業局局長薛建軍

五台縣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農村勞動力過剩現象尤為明顯。 為了讓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落在實處, 五台縣勞動就業局制定了《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 每年組織1.5萬名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 近年來, 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轉型發展, 外出的農民工已構成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勞務集群, 五台縣陽白鄉王家莊村的王雲生以自已的藝木技能成立並註冊了“五台縣錦泰工藝製品有限公司”, 專業創作我國傳統文化彩塑藝術品, 不僅是典型的技能型新型農民, 更也為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 54年生活在山旮旯,

46年追求藝術夢, 37年精雕巧塑藝術品, 終於成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雕塑藝術大師, 作品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等6大國獎, 多次被國家收藏、遠銷國內外。 他就是“傳奇式”的農民雕塑家——王雲生。

走進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陽白鄉大山深處的“五台縣錦泰工藝製品有限公司”設計室, 記者見到了這位元“傳奇式”的農民雕塑家王雲生。 他清瘦的臉龐還是那麼棱角分明, 深遂的眼神依然是那樣沉靜睿智, 一雙有力的大手卻過早地佈滿了老繭。 看看桌上放著的人物創作肖像圖, 雲生高興地說:“與歐美亞國際控股投資集團董事局張儒主席、聯手合作的中國關公園區建設, 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這段時間正在構思創作擬塑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桃園三結義。

作品古鎮茶樂園

母親的薰陶, 在他幼小的心靈上萌發了對藝術的渴望

1964年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陽白鄉王家莊村的王雲生打從記事起就守在母親的跟前看“稀罕事”:一隻喜鵲落在樹上,

只要母親凝神看一會兒, 回家拿起剪刀就能在紅紙上剪出一幅“喜鵲登枝”的窗花來。 院裡的“刺梅花”開了, 母親深吸一口芬芳的濃香, 拿出刺繡架飛針走線一兩天, 一面“刺梅怒放”圖就繡在了綢緞上。 而最令小雲生驚奇的是母親捏面人, 一到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前, 母親就成了村裡人家的“座上客”。 只見母親盤腿坐在人家的土坑上, 切一塊麵團在面板上反復地揉, 直到麵團細膩柔軟後就在手心裡捏, 一會兒的功夫一隻“綿羊”就臥在了鋪好的白布上。 又一會兒的功夫, 一個“胖娃娃”又睡在了那裡。 形態逼真, 栩栩如生, 好象喚一聲就會站起來。 他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的薰陶下好奇地度過的。

王雲生在工作室雕塑

佛教聖地的泥雕木塑,啟動了他的藝術細胞,作品創作日臻成熟

王雲生8歲那年,上美術課,當時的教學條件有限,美術庫沒有美術教材,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孩子背書包”,同學們就開始臨摹,而王雲生畫的孩子總是蹦蹦跳跳,動起來的畫面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這對他很受鼓舞。1980年16歲的他中學畢業,因生活困難失學回家務農。閑來沒事的王雲生經常在家裡用麵團或澄泥製作一些人物雕塑。遇到難題,就直奔五臺山,對著寺廟裡的泥雕木塑一呆就是一整天,晩上住在寺廟裡,拜訪佛教高僧,請教能工巧匠,加上自己的感悟,經過幾年的奔波努力,王雲生在佛像造型藝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接連不斷地為20餘個村,雕塑廟宇神像上百種。1990年,在北京工作的姨夫為26歲的王雲生聯繫了一位北京很有名氣的微型面塑藝術家張曉燕老師。他第一次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關公”,專程來到北京面試。張老師仔細看了後很驚異,對王雲生說:“中央美院的學生能做出這樣高水準的作品也不多”。張老師決定把面塑的製作技巧教授給他。過後,他用了8個月的時間,翻閱了歷史名著《水滸傳》,大膽構思人物的舉止形態,想像人物的內心世界,精心創作雕刻了一組面塑“水滸108將”。1994年9月,山西省文化廳在太原市舉辦的“山西省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王雲生獲得了金獎。同年10月,山西省群眾藝術館也選定這件作品參加了文化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並獲金獎。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們對這件作品讚不絕口,很多中央美院的學生都和他合影留念。展會之後,這件作品被一位元新加坡客商以1.3萬元的高價收藏。

王雲生介紹雕塑工藝

藝術產業化,只是一個平臺,而黃土地上的赤子更醉心于攀登藝術的高峰

2012年,王雲生以自已的藝術水準和經濟實力,成立並註冊了“五台縣錦泰工藝製品有限公司”,專業創作我國傳統文化彩塑藝術品。他把藝術的“風向標”定位在了產業文化的發展上,他跑遍了上海、浙江義烏、深圳等地,歷經艱辛,學習掌握了規模化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市場需求,公司辦的紅紅火火。同年,他創作的彩塑作品《古鎮茶樂園》,被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選送參加第八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被主委會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文化藝術精品向世界各國宣傳推介,獲得中國工藝美術“金鳳凰創新產品大獎賽”銅獎。2013年作品《巨變》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獎》,王雲生被山西省經信委命名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被山西省傳統工藝美術發展協會命名為“山西省雕塑藝術大師”。2015年,在第二屆山西省文博會上,王雲生創作的雕塑作品《一代廉吏于成龍》得到了時任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李小鵬、宣傳部長胡書平等領導的讚賞。201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組織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競選中,王雲生已通過了初選初評。並在獲得“忻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基礎上,又剛剛通過了省級初評。

2017年,是王雲生的又一個藝術頂峰年。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展於今年10月23日在杭州國際展覽中心落下惟幕,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王雲生創作的雕塑作品《八音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百花杯評審是唯一一個在國務院評比、表彰保留專案目錄中的工藝美術行業全品類的評審,更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等榮譽稱號和技術職稱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參評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藝美術行業的精湛程度。本次評審,評委也是現場評審、現場打分,作品極具保值、升值性。

如今的王雲生,又在佛教聖地五臺山創立“王雲生雕塑工作室”,在徐向前元帥的故鄉東冶鎮批地0.8公頃興建“王雲生雕塑基地”。整日裡忙忙碌碌的身影伴著他永無止境的藝術追求,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留給生他養他的這塊黃土地。

王雲生在工作室雕塑

佛教聖地的泥雕木塑,啟動了他的藝術細胞,作品創作日臻成熟

王雲生8歲那年,上美術課,當時的教學條件有限,美術庫沒有美術教材,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孩子背書包”,同學們就開始臨摹,而王雲生畫的孩子總是蹦蹦跳跳,動起來的畫面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這對他很受鼓舞。1980年16歲的他中學畢業,因生活困難失學回家務農。閑來沒事的王雲生經常在家裡用麵團或澄泥製作一些人物雕塑。遇到難題,就直奔五臺山,對著寺廟裡的泥雕木塑一呆就是一整天,晩上住在寺廟裡,拜訪佛教高僧,請教能工巧匠,加上自己的感悟,經過幾年的奔波努力,王雲生在佛像造型藝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接連不斷地為20餘個村,雕塑廟宇神像上百種。1990年,在北京工作的姨夫為26歲的王雲生聯繫了一位北京很有名氣的微型面塑藝術家張曉燕老師。他第一次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關公”,專程來到北京面試。張老師仔細看了後很驚異,對王雲生說:“中央美院的學生能做出這樣高水準的作品也不多”。張老師決定把面塑的製作技巧教授給他。過後,他用了8個月的時間,翻閱了歷史名著《水滸傳》,大膽構思人物的舉止形態,想像人物的內心世界,精心創作雕刻了一組面塑“水滸108將”。1994年9月,山西省文化廳在太原市舉辦的“山西省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王雲生獲得了金獎。同年10月,山西省群眾藝術館也選定這件作品參加了文化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並獲金獎。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們對這件作品讚不絕口,很多中央美院的學生都和他合影留念。展會之後,這件作品被一位元新加坡客商以1.3萬元的高價收藏。

王雲生介紹雕塑工藝

藝術產業化,只是一個平臺,而黃土地上的赤子更醉心于攀登藝術的高峰

2012年,王雲生以自已的藝術水準和經濟實力,成立並註冊了“五台縣錦泰工藝製品有限公司”,專業創作我國傳統文化彩塑藝術品。他把藝術的“風向標”定位在了產業文化的發展上,他跑遍了上海、浙江義烏、深圳等地,歷經艱辛,學習掌握了規模化生產的經營方式和市場需求,公司辦的紅紅火火。同年,他創作的彩塑作品《古鎮茶樂園》,被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選送參加第八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被主委會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文化藝術精品向世界各國宣傳推介,獲得中國工藝美術“金鳳凰創新產品大獎賽”銅獎。2013年作品《巨變》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獎》,王雲生被山西省經信委命名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被山西省傳統工藝美術發展協會命名為“山西省雕塑藝術大師”。2015年,在第二屆山西省文博會上,王雲生創作的雕塑作品《一代廉吏于成龍》得到了時任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李小鵬、宣傳部長胡書平等領導的讚賞。201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組織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競選中,王雲生已通過了初選初評。並在獲得“忻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基礎上,又剛剛通過了省級初評。

2017年,是王雲生的又一個藝術頂峰年。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展於今年10月23日在杭州國際展覽中心落下惟幕,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王雲生創作的雕塑作品《八音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百花杯評審是唯一一個在國務院評比、表彰保留專案目錄中的工藝美術行業全品類的評審,更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等榮譽稱號和技術職稱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參評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藝美術行業的精湛程度。本次評審,評委也是現場評審、現場打分,作品極具保值、升值性。

如今的王雲生,又在佛教聖地五臺山創立“王雲生雕塑工作室”,在徐向前元帥的故鄉東冶鎮批地0.8公頃興建“王雲生雕塑基地”。整日裡忙忙碌碌的身影伴著他永無止境的藝術追求,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留給生他養他的這塊黃土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