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面落實上海“文創50條”|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繼續當好全國創意設計產業排頭兵

就在前幾天, 第二架C919大型客機在浦東機場首次騰空起飛, 國人的大飛機夢再進一步;而由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科院光機所聯合研製的“大口徑鐳射干涉儀”也實現了量產, 在高精度檢測方面突破國外壟斷;晨光文具設計中心則通過每年推出千餘款新品, 連續5年成為全國文具製造企業第一……

大到一架飛機, 小至一支鉛筆, 這其中都滲透著設計的“魔力”。 自201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 被命名為“設計之都”以來, 上海的創意設計產業蒸蒸日上, 已經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助力“上海製造”向“上海創造”轉變的粘合劑。

近日, 上海發佈的《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文創50條)中提出, 要通過國際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建設, 深化國際創意設計高地建設, 提高創意設計產業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

設計驅動產業發展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創意設計是重要一環。 通過創意設計可以洞察並挖掘痛點從而驅動產業發展。 “上海可以強化設計驅動型產業的發展, 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 整合更多資源來面向需求。 ”見到丁偉時, 他剛從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傳媒學院給學生們上完一堂創意設計課。 這位15年前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就來上海闖蕩的設計師, 如今已經成為工業設計圈內幾乎無人不曉的“大咖”,

其創辦的木馬設計公司也從一個小小的工作室變為設計集團, 客戶遍及全球, 從世界500強的飛利浦、通用電氣、奧的斯到國內知名的中興通訊、海爾電器、歐琳廚電等, 服務客戶超過2000家。

15年間, 丁偉見證了創意設計尤其是工業設計從不被人認知, 到現在國家到地方全力推動設計驅動產業發展的歷程。 丁偉說, 設計自身很難單獨存在, 一定是服務於產業、紮根於產業。 過去工業設計一直被視為一種簡單的服務輔助, 今天已從從屬地位轉向驅動地位, 成為核心引領。 以C919大飛機為例, 從機頭、機翼到機尾、發動機, 正是設計上的費盡心思, 減小了阻力, 有效降低了油耗。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民機產業, 特別是民用飛機工業設計的發展, 能使國內航空工業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創新, 最終形成強大的創意產業群。 ”

隨著工業設計從節點價值轉變為系統價值, 設計師的角色也在發生改變, 越來越像導演, 通過完整的腳本預製產業發展的整體路徑, 並且帶領行業去突破。

上海岸峰設計公司與北玻股份深度合作, 為其設計的高端系列鋼化爐產品, 採用行業首創的模組化設計理念, 使設備在裝機運行後仍可以進行靈活擴展增長, 2016年銷量超過100台, 銷售額超4.5億元, 年增長約20%, 在國內市場已經替代了進口設備。 在全球市場, 新一代鋼化爐接受度還在持續升溫, 該產品目前已經與世界前五大玻璃公司聖戈班、皮爾金頓、AGC、嘉殿和PPG等進行合作洽談。

這次“文創50條”提出了“大工業設計”的理念, 加強工業設計戰略趨勢研究及行業標準制定, 加強共性技術和新材料、新工藝研究, 推動虛擬(增強)現實、人工智慧、增材製造等技術應用。 岸峰設計總經理謝春雷說, 按照大工業設計理念, 岸峰將逐步發展成為集品牌設計、產品設計、自動化設計、嵌入式開發、供應鏈託管、項目融資等一體的綜合性工業設計機構, 聚焦高端裝備領域設計創新, 助力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文創50條’讓我們看到了政府對設計產業的重視, 我們將借助這股東風加快整合全球最頂尖的研發人才和資源, 打造中國大交通設計領域的領跑者。 ”上海龍創汽車設計公司科技金融經理張夢嬌說。

如今, 龍創設計在SUV、新能源電動車、重卡研發等領域長期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研發車型上市總銷量突破一千萬輛, 帶動汽車行業間接產值上萬億元。 “未來我們將在智慧汽車、航空航太、管聯網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高端製造設計上持續發力, 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整車設計研發企業, 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真正實現全產業鏈交鑰匙工程。 ”

建設自主品牌梯隊

國際“品牌之都”建設也被寫入這次的“文創50條”, 並作為創意設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發展。 上海牌手錶、鳳凰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這些老品牌曾是上海的榮耀。 但如今, 如何重振老品牌雄風, 是當前擺在政府及老品牌擁有者面前的一道考題。

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處長劉波英說,根據“文創50條”,上海不僅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扶持引導等方式,使一批如老鳳祥、上海家化、紅雙喜、恒源祥等老字型大小、老品牌煥發青春、再鑄輝煌;而且還要在城市功能轉型、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中,堅持培育新品牌,促使一批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品牌應運而生,如上海聯影、振華港機等先進製造品牌,漕河涇、金橋等工業園區品牌,田子坊、M50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

發展品牌經濟應兼顧上海城市品牌、與行業(區域)品牌、企業(產品)品牌三個層面,形成相互支撐的生態關係。例如,上海輕工原本在全國赫赫有名,由於歷史原因現在衰落了,今年9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上海美麗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美麗健康產業為突破口,重振上海“東方美谷”雄風,致力於形成“品牌聚合要素,要素孕育創新,創新推動產業,產業提升城市,城市反哺品牌”的良性發展機制,推動城市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的相互支撐和健康發展。

品牌是差異化、特色化的產物,本質上是對客戶的莊嚴承諾。“文創50條”提出,品牌經濟的內核是“誠信立本、科技創新、品質保證、消費引領、情感維護”,五個方面環環相扣。劉波英解釋說,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不僅要滿足顧客,更要“創造顧客”,這就是要求“消費引領”。要能做到這一點,“科技創新”必不可少,不能適應,必遭淘汰。而“品質保證”是所有品牌的立足基礎,也是“誠信立本”的物化表現,而在誠信基礎上建立起的特色文化,才能真正形成消費者的“情感維護”,即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烙印和聯想。“品牌經濟就是要形成具有社會責任和誠信擔當的社會誠信氛圍和市場信用環境。”

再值錢的東西,沒有流通、不能交易,就體現不了價值。品牌價值亦然。但國內在品牌價值發現、評估交易、品牌金融等方面存在著品牌經濟發展價值鏈環節的“斷鏈”問題。這兩年,上海率先探索品牌價值發現的路徑和方法,著重解決品牌沒有流通、不能交易的問題,成立國內首個“品牌銀行”、首個品牌發展基金等都是具有示範性的探索。

根據“文創50條”精神,上海下一步將在推動建立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品牌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探索開展品牌資產評估、交易、存儲、擔保、託管、融資、租賃等一系列的品牌金融服務。市文創辦副主任陳躍華說,在“文創50條”指引下,上海將提升一批強品牌、振興一批老品牌、培育一批新品牌、引進一批好品牌,建設全球、國家、市級三個層次的自主品牌梯隊。同時,鼓勵文化創意企業參加品牌培育試點示範,制定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升企業品牌建設能力。

提升時尚產業能級

發展時尚產業是上海提升城市功能,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創意設計的重要板塊,“文創50條”對時尚產業著墨頗多。

日前發佈的《上海時尚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球時尚行業總價值約2.4萬億美元,如果拿時尚產業與一個國家的GDP相比,全球時尚產業將成為第七大經濟體。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時尚產品消費國家,並有望在202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這些都為中國建立時尚中心城市創造了絕佳的外部條件。

對上海來說,發展時尚產業既符合當前宏觀經濟實際,也符合國際化大都市定位。從全國看,上海更具優勢,“進不了上海,到不了全國,更闖不到海外”。上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被譽為“遠東巴黎”,是世界級時尚中心。進入21世紀,與時尚產業密切相關的各類文化、娛樂、休閒、體育、傳媒、會展等設施相繼建成,上海已經具備大力發展時尚產業的良好條件和難得的後發優勢。

以紡織時裝為例,作為中國紡織業龍頭,這幾年上海紡織融合科技與時尚,大力促進時尚產業與相關產業交叉互促,已經成為上海時尚的一張名片。東方國際集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集團以助力打造上海國際時尚之都為己任,以連續運作了15年的上海時裝周為重要載體,大力發展時尚產業,上海時裝周已分別與米蘭、巴黎、倫敦、東京等時裝周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進一步提升了國際影響力。根據“文創50條”精神,東方國際將圍繞“上海時裝周、亞洲訂貨季”目標,堅持以“立足本土兼備國際視野”和“創意設計與商業落地並重”為特色定位,融合東西方文明,發出中國聲音。

資料也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紡織製造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43.7億元,環比增長14.8%。其中,紡織服裝製造實現出口交貨值25.5億元,環比增長28.7%。“在全球服裝銷售進入新常態消費理念逐步形成的初期,上海服裝製造行業的服裝出口貿易逆勢增長,其主要因素為服裝品牌結構的調整和時尚轉型發展所致。”上海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黎陽說。

上海需要在凸顯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吸收國外發展時尚產業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時尚產業發展水準和能級。業內人士表示,東京和首爾的經驗表明,政府引導是發揮“後發優勢”的必要條件,有助於集聚資源、少走彎路。在未來時尚產業的佈局上,除了時尚服裝,還應在美麗健康、時尚家居、寶玉石等領域進一步拓展。同時,推進時尚諮詢設計、貿易流通、時尚傳播等時尚服務業發展。

上海時尚之都不但要引領世界未來新時尚的潮流,也要讓時尚變成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消費得起的時尚。

欄目主編:劉錕 文字編輯:劉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處長劉波英說,根據“文創50條”,上海不僅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扶持引導等方式,使一批如老鳳祥、上海家化、紅雙喜、恒源祥等老字型大小、老品牌煥發青春、再鑄輝煌;而且還要在城市功能轉型、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中,堅持培育新品牌,促使一批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品牌應運而生,如上海聯影、振華港機等先進製造品牌,漕河涇、金橋等工業園區品牌,田子坊、M50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品牌。

發展品牌經濟應兼顧上海城市品牌、與行業(區域)品牌、企業(產品)品牌三個層面,形成相互支撐的生態關係。例如,上海輕工原本在全國赫赫有名,由於歷史原因現在衰落了,今年9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上海美麗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美麗健康產業為突破口,重振上海“東方美谷”雄風,致力於形成“品牌聚合要素,要素孕育創新,創新推動產業,產業提升城市,城市反哺品牌”的良性發展機制,推動城市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的相互支撐和健康發展。

品牌是差異化、特色化的產物,本質上是對客戶的莊嚴承諾。“文創50條”提出,品牌經濟的內核是“誠信立本、科技創新、品質保證、消費引領、情感維護”,五個方面環環相扣。劉波英解釋說,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不僅要滿足顧客,更要“創造顧客”,這就是要求“消費引領”。要能做到這一點,“科技創新”必不可少,不能適應,必遭淘汰。而“品質保證”是所有品牌的立足基礎,也是“誠信立本”的物化表現,而在誠信基礎上建立起的特色文化,才能真正形成消費者的“情感維護”,即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烙印和聯想。“品牌經濟就是要形成具有社會責任和誠信擔當的社會誠信氛圍和市場信用環境。”

再值錢的東西,沒有流通、不能交易,就體現不了價值。品牌價值亦然。但國內在品牌價值發現、評估交易、品牌金融等方面存在著品牌經濟發展價值鏈環節的“斷鏈”問題。這兩年,上海率先探索品牌價值發現的路徑和方法,著重解決品牌沒有流通、不能交易的問題,成立國內首個“品牌銀行”、首個品牌發展基金等都是具有示範性的探索。

根據“文創50條”精神,上海下一步將在推動建立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品牌無形資產評估機構,探索開展品牌資產評估、交易、存儲、擔保、託管、融資、租賃等一系列的品牌金融服務。市文創辦副主任陳躍華說,在“文創50條”指引下,上海將提升一批強品牌、振興一批老品牌、培育一批新品牌、引進一批好品牌,建設全球、國家、市級三個層次的自主品牌梯隊。同時,鼓勵文化創意企業參加品牌培育試點示範,制定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升企業品牌建設能力。

提升時尚產業能級

發展時尚產業是上海提升城市功能,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創意設計的重要板塊,“文創50條”對時尚產業著墨頗多。

日前發佈的《上海時尚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球時尚行業總價值約2.4萬億美元,如果拿時尚產業與一個國家的GDP相比,全球時尚產業將成為第七大經濟體。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時尚產品消費國家,並有望在202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這些都為中國建立時尚中心城市創造了絕佳的外部條件。

對上海來說,發展時尚產業既符合當前宏觀經濟實際,也符合國際化大都市定位。從全國看,上海更具優勢,“進不了上海,到不了全國,更闖不到海外”。上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被譽為“遠東巴黎”,是世界級時尚中心。進入21世紀,與時尚產業密切相關的各類文化、娛樂、休閒、體育、傳媒、會展等設施相繼建成,上海已經具備大力發展時尚產業的良好條件和難得的後發優勢。

以紡織時裝為例,作為中國紡織業龍頭,這幾年上海紡織融合科技與時尚,大力促進時尚產業與相關產業交叉互促,已經成為上海時尚的一張名片。東方國際集團董事長童繼生表示,集團以助力打造上海國際時尚之都為己任,以連續運作了15年的上海時裝周為重要載體,大力發展時尚產業,上海時裝周已分別與米蘭、巴黎、倫敦、東京等時裝周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進一步提升了國際影響力。根據“文創50條”精神,東方國際將圍繞“上海時裝周、亞洲訂貨季”目標,堅持以“立足本土兼備國際視野”和“創意設計與商業落地並重”為特色定位,融合東西方文明,發出中國聲音。

資料也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紡織製造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43.7億元,環比增長14.8%。其中,紡織服裝製造實現出口交貨值25.5億元,環比增長28.7%。“在全球服裝銷售進入新常態消費理念逐步形成的初期,上海服裝製造行業的服裝出口貿易逆勢增長,其主要因素為服裝品牌結構的調整和時尚轉型發展所致。”上海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郭黎陽說。

上海需要在凸顯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吸收國外發展時尚產業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時尚產業發展水準和能級。業內人士表示,東京和首爾的經驗表明,政府引導是發揮“後發優勢”的必要條件,有助於集聚資源、少走彎路。在未來時尚產業的佈局上,除了時尚服裝,還應在美麗健康、時尚家居、寶玉石等領域進一步拓展。同時,推進時尚諮詢設計、貿易流通、時尚傳播等時尚服務業發展。

上海時尚之都不但要引領世界未來新時尚的潮流,也要讓時尚變成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消費得起的時尚。

欄目主編:劉錕 文字編輯:劉錕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