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經的汕頭最高樓又蠢蠢欲動了

視頻載入中...

汕頭大廈

汕頭大廈位於汕頭市金平區永平路11號, 建於1933年, 樓高8層, 是當時汕頭最高的建築, 亦是民國時期汕頭埠最高檔的酒樓之一, 見證了老汕頭昔日的繁華;2014年, 重新啟動進行修繕。

最近, 汕頭老市區一些道路陸續在鋪石板, 還原舊時風貌。 說起來, 早在2015年初, 永平路連接外馬路與志平路的路段, 就已經改造為石板步行街了。

從外馬路開埠文化館那裡拐進永平路, 石板街道與兩邊中西合璧老建築群, 帶來奇妙的時空穿越感。 離路口不遠, 外立面已經修繕一新的汕頭大廈, 尤其引人注目。

本來在舊樓中, 汕頭大廈就是鶴立雞群的, 它有八層樓高, 上世紀三十年代修建時是汕頭埠第一高樓, 樓上視野遼闊, 那會還能從陽臺看到海。

如今修好的外立面, 還原了它獨特的建築特色, 挑出的陽臺依然是別致的鐵欄杆和長條木門, 兩層通高的拱門入口依然大氣,

門頭上根據史料復原的“汕頭大廈”四個嶄新大字, 以新姿態, 要開始書寫汕頭大廈的新故事了。

老汕頭們記得它的名字, 最初的“擎天酒樓”, 後來的“新永平酒樓”, 解放後的“汕頭大廈”, 更多人記得它曾是“氣派”的象徵。

據說在那個落後的舊中國時代,

樓裡就已經有自迴圈二次供水、各種壁燈、吊燈、吸頂燈、霓虹燈, 還有電梯!傢俱也都是桑枝桌椅、檀木坑床之類的高檔貨, 所以那時有一句潮汕話順口溜:

“永平酒樓好佈置, 陶芳酒樓好魚翅,

中央酒樓好貓膩, 中原酒樓好空氣。 ”

當時在汕頭埠, 能去新永平酒樓吃個飯、住個宿, 是很讓人嚮往的。 在不同時期, 這裡都聚集著尖端的潮菜烹飪人才, 被譽為“粵東地區餐飲業的歷史象徵”, 給一代汕頭人留下了深刻味蕾記憶。

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後, 這棟大廈空置了太久, 十幾二十年間, 只有傳說和回憶。 2013年, 汕頭市德業基投資有限公司應市政府邀請, 開始永平路100米街區的改造工作, 其中就屬汕頭大廈的修繕工作最為重要和艱難了。

在時代浪潮中被擱置的汕頭大廈, 已經變成危樓。 面對這樣一件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大文物, 修繕隊伍又是3D掃描存相對比、又是查閱史料、又是研究結合新工藝的······進行著加固扶正、舊貌還原的工作。

修舊如舊比拆掉重建成本要高很多, 但對於德業基集團陳少輝董事長來說, 這更是在履行著一個心願。 他記得爺爺曾對他們說過, 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掙足錢, 在小公園這片繁華的商區買下商鋪留給後代。

如今小公園片區繁華已不再, 陳董卻不僅買下一兩間商鋪, 而是買下了一整條街!為這一街區更好的修繕改造與業態規劃設計而努力。 這是他的老市區情結,更是一代汕頭人的情結。

汕頭大廈的修復工作,不止於建築上。我們期待,這樣一棟獨特的建築能與現代商業融合,發揮新的功能,重煥光彩,真正活化,讓更多人嚮往,如從前一樣。

如果說修舊如舊守護了城市記憶

賦予老建築新功能則是情懷的延續

以嶄新的生命力對話歲月

故事還能寫得長一些,再長一些

這是他的老市區情結,更是一代汕頭人的情結。

汕頭大廈的修復工作,不止於建築上。我們期待,這樣一棟獨特的建築能與現代商業融合,發揮新的功能,重煥光彩,真正活化,讓更多人嚮往,如從前一樣。

如果說修舊如舊守護了城市記憶

賦予老建築新功能則是情懷的延續

以嶄新的生命力對話歲月

故事還能寫得長一些,再長一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