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知書|真正的成長,就是從任性到克制

通往未知世界的奇幻大門

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哈利·波特》這種帶點魔幻色彩的書, 故事來源於現實生活, 但又給庸常的生活披上一層神秘夢幻的面紗。

沉浸在這樣的故事裡, 仿佛自己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連帶著回頭再看自己生活的世界, 都不禁覺得處處都能生出神奇的魔法來。

這本《通往未來的門》也是這樣。

最初拿到這本書, 也是被名字和封面那股鋪面而來的神秘感所吸引, 在蔚藍無盡的大海上, 一扇大門遙遙微啟。 大門的彼岸是怎樣一個世界, 而那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這扇門就像通往霍格華茲的列車一樣,

在煙霧迷離之中, 緩緩開向另一個全新的世界, 引得讀者在忐忑期待中想要一探究竟。

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思考吧: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之外, 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的平行世界;如果存在的話, 那裡的時間怎樣運行,

生物怎樣生存, 他們又如何看待生存和死亡?

在這本《通往未來的門》裡, 作者就為我們構想了一個至少存在三重空間的世界:人類生活的世界, 普卡(愛爾蘭語裡指鬼魂)生活的世界以及仙族所生活的永生之地。

同時, 這些設定也會完全顛覆我們一貫的認知:比如人類必定是弱小的、鬼魂是相對低級一點的存在;仙人則是法力無邊、盡善盡美的。

化身成山羊的普卡、沒有時間概念的永生之地奇那昂格、世世代代守護人類的高地之王, 作者用她那極具想像力的筆觸為我們揭開了一幅幅神秘奇幻的畫卷, 在虛構和寫實之間吊足了人的胃口, 更是讓人驚歎她對宏大世界的強大敘述能力。

不僅如此, 我們還能在作者筆下感受到濃濃的愛爾蘭風采。

作者凱特·湯普森是來自愛爾蘭的超級作家, 曾經史無前例地四次獲得愛爾蘭的國家級文學獎, 在愛爾蘭本國的知名度就類似我們的莫言, 可謂是家喻戶曉。

她的拿手好戲就是將音樂旋律化為故事的篇章, 並以愛爾蘭的魔幻元素搭配現實世界, 再加上隱匿在字裡行間的、時不時的小幽默, 足以使她的小說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

戳戳圖片開啟奇幻之旅↑↑↑

父母與孩子共同的成長之旅

看過《尋找時間的人》的人, 應該都記得裡面那個為了自己的母親, 穿過時間隔膜, 去往“永恆之地”尋找時間的少年吉吉, 在這本《通往未來的門》裡, 他已經變成四個孩子的父親啦。

吉吉的家庭平凡而熱鬧, 大女兒正值青春期,

敏感而叛逆;二女兒珍妮特立獨行嚮往自由;三兒子像個小大人兒;小兒子則是個徹頭徹尾的超級破壞王。

當然, 在這其中, 最讓吉吉夫妻兩個頭疼的還要數不按套路出牌的二女兒珍妮。 小珍妮不愛上學, 經常變著法兒地翹課;她不喜歡與人交流, 卻超級熱愛大自然;她經常玩失蹤, 一旦出去了, 就一整天都不著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珍妮的身邊多了一隻陪著她在山間遊蕩的白山羊, 還認識了一個在山頂守護石堆千年的、神秘的男孩。 而命運, 也在不知不覺間將他們連接在一起。

石堆下究竟埋藏著什麼?男孩不惜犧牲自由也要守護千年的又是什麼?白山羊究竟是敵是友?為什麼山羊和小男孩看到的世界不同?

與此同時, 有關珍妮身世的秘密也逐漸浮出水面。

書籍內頁展示

在平凡親情和極度誘惑之間, 在承擔責任與重獲自由之間, 在小情緒與大是非之間, 小姑娘珍妮經受著考驗。 命運催促著她做出選擇, 而就在她做出選擇的過程中, 已經不知不覺間完成了成長的蛻變。

在這本《通往未來的門》裡, 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 還有整個家庭。

小孩子學會如何拒絕誘惑, 學會體悟愛, 而大人, 則懂得了家庭以及責任的意義。

就像書中最後寫到的, 吉吉開始學著為家庭做出退讓, 打算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 他逐漸收起自己懶散、貪玩的少年心性, 慢慢蛻變為一個踏實可靠的真正的大人。

成長本就是一件貫穿整個人生的事情。 孩子在父母的引導教育下成長,而父母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父母,同樣需要不斷摸索總結,逐漸成長為更加合格的家長。

真正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任性到克制的過程。

不論是小孩兒還是大人,當你學會克制內心的欲望,能夠抵禦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學會心裡裝著別人,不再把自己放在宇宙中心,能容忍、能退讓,必要時甚至願意犧牲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入思考

在魔幻的外殼以及親情成長的主題之下,作者還在這本書裡融進了更為宏大和更為深刻的思考,那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普卡山羊和守護石堆的小男孩分別是自然之靈和人類之靈的代表,自然之靈有感于人類對自然無休止的破壞,所以極力尋找讓人類滅亡的方法。

看到這裡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心情複雜又矛盾,私心裡當然希望人類可以綿延不絕,創造更多的價值。但看到人類對自然的肆意掠奪以及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又不免在心裡覺得愧疚。

人類一面信誓旦旦地保證會與自然和諧共處,一面又明目張膽地違反誓言。作者湯普森顯然也像小女孩兒珍妮一樣,深深熱愛著愛爾蘭的大好河山,更熱愛著給人類以無窮保護和饋贈的大自然。

借著這個故事,實際上也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有一天自然之靈真的憤怒了,那麼到了那時候,人類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故事雖然以普卡撤退,高地之王的後代繼續守護人類為結局,但每個人都不會感到徹底的心安,因為如果人類自身不加以改變,這不過就是短暫的勝利。實際上,人類與自然之間,根本就無須有勝負之分。

書裡有個場景給我的印象很深,三兒子唐納爾問老人麥奇為什麼明明有了中央空調卻還是不肯放棄壁爐,老人回答說他需要壁爐來陪他熬過漫漫冬夜。

中央空調再先進也是沒有感情的,而壁爐裡跳動的火焰卻能驅走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寒冷。物質世界再豐富,精神世界同樣不可或缺。我們嚮往發達的科技生活,也同樣應該對藍天、白雲以及秀麗的河山心懷感激。

《通往未來的門》試圖喚起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時代再進步,也總有一些東西不可替代,人再進步,也無法離開自然。

一本好書,必定能夠滿足不同人的閱讀需求,也一定能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

在這本書裡,有人從吉吉的身上看到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有人從小男孩千年守護石堆讀懂了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有人從普卡想要讓大自然恢復到沒有人類的時代意識到保護自然的刻不容緩。

這是一本關乎人性之美的書,它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誘惑和選擇;是一本適合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的書,裡面有成長所必需的愛和承擔;更是一本魔力滿滿,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的書。

相信翻開這本書的你,也必然會有所收穫。

孩子在父母的引導教育下成長,而父母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父母,同樣需要不斷摸索總結,逐漸成長為更加合格的家長。

真正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任性到克制的過程。

不論是小孩兒還是大人,當你學會克制內心的欲望,能夠抵禦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學會心裡裝著別人,不再把自己放在宇宙中心,能容忍、能退讓,必要時甚至願意犧牲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入思考

在魔幻的外殼以及親情成長的主題之下,作者還在這本書裡融進了更為宏大和更為深刻的思考,那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普卡山羊和守護石堆的小男孩分別是自然之靈和人類之靈的代表,自然之靈有感于人類對自然無休止的破壞,所以極力尋找讓人類滅亡的方法。

看到這裡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心情複雜又矛盾,私心裡當然希望人類可以綿延不絕,創造更多的價值。但看到人類對自然的肆意掠奪以及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又不免在心裡覺得愧疚。

人類一面信誓旦旦地保證會與自然和諧共處,一面又明目張膽地違反誓言。作者湯普森顯然也像小女孩兒珍妮一樣,深深熱愛著愛爾蘭的大好河山,更熱愛著給人類以無窮保護和饋贈的大自然。

借著這個故事,實際上也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有一天自然之靈真的憤怒了,那麼到了那時候,人類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故事雖然以普卡撤退,高地之王的後代繼續守護人類為結局,但每個人都不會感到徹底的心安,因為如果人類自身不加以改變,這不過就是短暫的勝利。實際上,人類與自然之間,根本就無須有勝負之分。

書裡有個場景給我的印象很深,三兒子唐納爾問老人麥奇為什麼明明有了中央空調卻還是不肯放棄壁爐,老人回答說他需要壁爐來陪他熬過漫漫冬夜。

中央空調再先進也是沒有感情的,而壁爐裡跳動的火焰卻能驅走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寒冷。物質世界再豐富,精神世界同樣不可或缺。我們嚮往發達的科技生活,也同樣應該對藍天、白雲以及秀麗的河山心懷感激。

《通往未來的門》試圖喚起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時代再進步,也總有一些東西不可替代,人再進步,也無法離開自然。

一本好書,必定能夠滿足不同人的閱讀需求,也一定能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讀。

在這本書裡,有人從吉吉的身上看到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有人從小男孩千年守護石堆讀懂了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有人從普卡想要讓大自然恢復到沒有人類的時代意識到保護自然的刻不容緩。

這是一本關乎人性之美的書,它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誘惑和選擇;是一本適合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的書,裡面有成長所必需的愛和承擔;更是一本魔力滿滿,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的書。

相信翻開這本書的你,也必然會有所收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