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周逸帆 ‖ 父親的冬天

在我的記憶裡, 父親是不怵冬天的。

天寒地凍, 冷風刺骨, 當我還賴在被窩裡, 頭都不願露出的時候, 父親已經早早起身。 父親不怕冷的秘訣是運動,

勞動則是他唯一的運動方式。 父親是名鄉鎮公務員, 下班回到家裡則是個農民, 農活他統統包攬。 織竹器是父親的副業, 必須忙裡偷閒, 自然, 最好是週末大早, 精力也旺盛。 各類竹器, 父親樣樣拿手。 只見父親將竹子刪盡枝葉, 成捆拖到家中, 先將竹劈成大片, 再逐步剖分, 直至成細長的篾片或篾絲備用。 父親製作竹器的動作很是標準, 邁著弓箭步, 腰身微微前傾, 雙手有力地推著篾刀, 刨竹子絕對是個力氣活, 常常, 外面滴水成冰, 父親卻脫得只剩下一個夾襖。

冬至後的早上, 父親會起得更早一些, 因為要掃院子裡面的落葉。 父親有力的雙手握著大掃帚, 像個武林高手拿著一杆兵器, 很是瀟灑:唰唰唰, 唰唰唰,

挺有節奏的聲音, 埋在被窩裡的我依舊聽得真真切切。 等我起床, 推開門, 院子裡已經掃得乾乾淨淨, 太陽也升得老高, 紅撲撲的, 屋簷上正滴著融化的霜水, 甚至還有根根長長的冰淩。 ——而父親早已經騎著他那輛27寸自行車去了單位。

90年代初期, 我就讀隆文鎮橫莊學校, 在那個商品短缺的時代, 電自然也成了稀罕物, 停電很正常。 經常是白天停, 晚上到。 屋後有片金柚園, 沒電就無法通過抽水機進行施肥灌溉, 父親不得不把灌溉時間調整到和電同步, 甚至利用晚上的時間對果園進行灌溉。 有一次, 也是離春節不遠的日子, 一連停了幾天電, 地裡的活幹不了, 下班回來後父親有些垂頭喪氣, 早早便上床休息了。 某天夜裡, 電突然來了(家裡的燈開著等電),

父親趕緊起身, 匆匆而去。 那是我記憶中寒冷的一天, 北風嗚嗚地刮著不停。 淩晨, 幾畝地終於灌溉完畢, 父親一連打了幾個噴嚏。 母親趕忙燒了一碗薑茶, 喝完, 父親便上床休息了, 幾條被子捂在身上。 8點, 父親又精神抖擻地騎著自行車去上班了。 父親的身子, 似乎是鐵打的, 在冬天面前, 絕無半點奴顏婢膝。 父親在和一個個冬天艱苦卓絕的鬥爭中, 支撐著我們這個家, 先後把我們兄弟兩個拉扯大, 上學, 工作。

我怎麼也沒有想到, 還沒有到退休年紀的父親突然就在今年冬天來臨之前就突然去世了。 父親走得那樣的匆忙和急促, 沒有給我們留下隻言片語。 或許即使父親有充裕的時間, 他也會因不願麻煩我們,

而不留下任何話語。 他博大的胸膛, 裝滿慈愛、正直、真誠、知足和勤作。 父親就如中國傳說中的人王伏羲一樣, 用自己的離去承擔一切罪過和苦難, 將平安和健康留給我們!

以前覺得偉大這個詞是那樣的空洞, 父親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偉大曾離自己是那樣的近。

林語堂說過, 一支燭光, 總有一日要熄滅的……因此我們必須把生活調整, 在現實的環境下, 儘量過著平實的生活。 因為, 人生, 總歸有很多東西值得留戀, 比如, 父親在天堂看著我們, 我們留戀著父親。 但願, 這個冬天, 不要太冷。

後記:父親總是話語不多, 卻給我一個信念:任何事要麼不做, 要麼就盡全力。 他17歲就進了鄉鎮企業, 工作過很多地方。 雖然直到他去世都從來沒聽他正式講起自己那些年的經歷,

可我相信在27歲成家前的近10年歲月裡, 獨自闖蕩的感受是他終身難忘的。

【作者簡介】周逸帆, 常用筆名:蕭登。 廣東梅縣區隆文鎮人, 文學愛好者。 梅州市梅江區作家協會會員, 梅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