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海關大樓已90歲高齡!你知道外灘鐘樓曾奏響哪些曲子嗎?

12月23日, 飽經風雨滄桑的上海海關大樓迎來90歲生日。 在大樓落成90周年暨市民參觀日活動之際, 不少市民走進大樓, 近距離參觀了這座曾被譽為“亞洲第一鐘樓”的內景。

此外, 上海海關還將舉辦主題圖片展, 講述90年來海關大樓的歷史風雲, 也展現上海海關90年來的發展歷程。

近距離感受上海海關大樓的魅力

外灘海關大樓守鐘人魏雲寺正在對設備進行保養

要爬過69級臺階才可以到達大鐘第一層的機芯房

外灘海關大樓守鐘人魏雲寺正在為大家講解海關大鐘

中國海關的由來

清朝康熙年間(1685年)廢除海禁政策之後,

清政府分別于廣州、漳州、寧波、江南(上海)設立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 沿海4關的設立, 在中國海關史上第一次出現以“海關”命名的沿海邊境對外貿易管理機關。 從此海關成為“國門的鑰匙”。

上海海關大樓

△上海海關大樓坐落于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3號(漢口路外灘)

建造於1893年的上海海關大樓曾經是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 高聳的鐘樓和大鐘, 創造了三個“最”——外灘最高建築物、建築面積最大、鐘最大。 鐘樓分機芯房、銅鐘座、旗杆台三層。

上海海關大鐘由英國Whitchurch公司設計製造, 為亞洲第一, 也是全球現存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鐘之一。

這座希臘古典式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主義風格海關大鐘樓, 原稱江海關大廈, 1925年12月15日奠基, 於1927年12月19日正式落成。 總造價430萬兩白銀(相當於330萬關平銀兩), 建築設計單位為公和洋行, 設計師威爾遜, 英國新金記祥號建築公司簽約承建。

大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字鐵鋼骨水泥石面,正面外牆全部用花崗石壘砌,花崗石從蘇州一座山上開採,入口處為希臘多立克式門廊,尤其是門廊的4根多立克式柱子,做得極為地道。頂部層層收進的鐘塔更多地表現的是立方體的體積感和高聳感。

海關大樓主樓高度約120英尺(合36.2米),鐘樓高度約140英尺(合43米),大樓總高度約260英尺(合79.2米),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大樓平面呈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矩形狀,建築中部設有三處天井。建築的立體形態呈東高西低狀,東側為主樓(沿中山東一路向西約30米內),面對黃浦江,高10層,上有5層高的四方形鐘樓,主樓以西至四川中路為5層樓裙房。

大樓正門底層大廳天花板有8幅歷代帆船戰艦圖畫,系用彩色馬賽克拼成,是精湛的工藝美術品。在8幅圖畫天花板中間地上原安裝水晶燈噴水裝置,燈開時銀白色燈光會折射到上面彩色油畫。這一裝置抗戰時期曾遭損毀,現按原樣複製還原。

水晶燈、天花板與鐘樓頂端旗杆位置連成一直線,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地理位置原點。

大樓第二、三、四層層距較高,第二、三層均為5.6米,第四層為4.7米,1至6樓的樓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門廳,廳門為銅框花格玻璃製成。大廳、門廳的地坪、樓梯、走廊都以馬賽克鋪砌。2至6樓各室皆鋪柚木拼花地板,天花板則以石膏塌花塗金而成。

整棟建築共有10台電梯,6個樓梯,大樓內合計有392個房間,自流井一座,大樓新建時還安裝暖氣設備。

上海的“北京時間”

△海關大鐘鐘面銘文

海關大鐘由英國Joyce & Co.Ltd公司製造,總造價為5000多兩白銀,1927年製成,同年8月從倫敦運到上海,原包裝木箱連同大鐘共重6.25噸,當時吊裝大鐘至72米多高的鐘樓時,外灘行人都停步觀望,視為奇觀。

△海關大鐘構件

鐘樓分機芯房、銅鐘座、旗杆台三層。機芯房是大鐘的心臟部分,成百上千個齒輪互相咬合,直徑超過12mm的鋼絲繩代替了普通鐘錶中精細的鋼絲。鋼絲繩下面連著三根又粗又重的發條,三根發條分別連接走時、報刻和敲正點的鐘擺,其中最重的一根發條重達1噸多。四周四個鐘面,每面都用100多塊 0.3一1米的乳白色特製鋼化玻璃拼成。每個鐘面的直徑為5.4米,裝有自動開頭的電燈72盞,晚上通體明亮,鬥大的數字在幾裡外也清晰可見。

△海關大鐘直徑5.4米的鐘面

鐘面上的紫銅分針長3.17米,重49公斤;紫銅時針長2.3米,重37.5公斤。鐘的發條用0.01米粗的鋼絲組絞,長156米。每週開鐘上發條3次,每次要4人操作1小時左右才能完成(現已改為電動)。機器房的樓上有1個大敲鐘、4個小鐘,每隔15分鐘,4口小鐘就響起叮咚叮鐺之聲,每隔1小時,1個135公斤重的大銅錘便敲擊最大一口鐘,發出雄壯的整點鐘聲,持續10秒左右。

△海關鐘樓機房內的校時鐘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解放前我國沒有統一時間,當時上海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早一個小時。1949年6月1日零時,海關大鐘撥慢一小時,自此宣告了“北京時間”的到來。海關大樓和它頂部的這口大鐘,見證了上海的滄桑。

大鐘“守護者”的接班人在哪兒?

鐘聲數度變遷

海關鐘聲一共經歷過4次變化。1928年元旦開始,每隔一刻鐘,海關鐘樓裡的4口小鐘就奏響英國古典名曲《威斯敏斯特》。1966年,鐘聲以《東方紅》代替。1987年英國女王訪滬,鐘聲恢復為《威斯敏斯特》。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從當年6月30日零時起,停奏海關大鐘報時樂曲,只響整點鐘聲。2003年,海關大鐘重新奏起了《東方紅》。

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3月31日,中共上海市委決定,江海關地下黨以應變委員會名義,組織海關糾察隊。5月24日改名為人民保安隊,同日晚,人民保安隊總部設立在海關大樓緝私課副稅務司辦公室內,總部領導先後在當晚和25日晨進駐大樓。

5月25清晨4時半,中共江海關地下組織將秘密縫製的巨幅標語“歡迎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在江海關六樓掛出,並在鐘樓升起黃浦江畔第一面紅旗。

5月30日,市軍管會代表接管江海關,失落90多年的“國門鑰匙”——海關管理權,終於回到了中國人民手裡。1950年2月16日,“江海關”正式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關”。

上海海關大樓於1989年9月25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上海海關大樓及大鐘,被評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999年5月,黃浦區人民政府又將其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網友紛紛曬出與上海海關大樓的合影

與百年外灘同成長的上海海關大樓,是上海海關巨變的見證;而日日不息的海關鐘聲,也一聲聲叩響著大上海的變遷。

(圖文:東方網 編輯:張碧瑩)

大樓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字鐵鋼骨水泥石面,正面外牆全部用花崗石壘砌,花崗石從蘇州一座山上開採,入口處為希臘多立克式門廊,尤其是門廊的4根多立克式柱子,做得極為地道。頂部層層收進的鐘塔更多地表現的是立方體的體積感和高聳感。

海關大樓主樓高度約120英尺(合36.2米),鐘樓高度約140英尺(合43米),大樓總高度約260英尺(合79.2米),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大樓平面呈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矩形狀,建築中部設有三處天井。建築的立體形態呈東高西低狀,東側為主樓(沿中山東一路向西約30米內),面對黃浦江,高10層,上有5層高的四方形鐘樓,主樓以西至四川中路為5層樓裙房。

大樓正門底層大廳天花板有8幅歷代帆船戰艦圖畫,系用彩色馬賽克拼成,是精湛的工藝美術品。在8幅圖畫天花板中間地上原安裝水晶燈噴水裝置,燈開時銀白色燈光會折射到上面彩色油畫。這一裝置抗戰時期曾遭損毀,現按原樣複製還原。

水晶燈、天花板與鐘樓頂端旗杆位置連成一直線,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地理位置原點。

大樓第二、三、四層層距較高,第二、三層均為5.6米,第四層為4.7米,1至6樓的樓面都有大小不同的門廳,廳門為銅框花格玻璃製成。大廳、門廳的地坪、樓梯、走廊都以馬賽克鋪砌。2至6樓各室皆鋪柚木拼花地板,天花板則以石膏塌花塗金而成。

整棟建築共有10台電梯,6個樓梯,大樓內合計有392個房間,自流井一座,大樓新建時還安裝暖氣設備。

上海的“北京時間”

△海關大鐘鐘面銘文

海關大鐘由英國Joyce & Co.Ltd公司製造,總造價為5000多兩白銀,1927年製成,同年8月從倫敦運到上海,原包裝木箱連同大鐘共重6.25噸,當時吊裝大鐘至72米多高的鐘樓時,外灘行人都停步觀望,視為奇觀。

△海關大鐘構件

鐘樓分機芯房、銅鐘座、旗杆台三層。機芯房是大鐘的心臟部分,成百上千個齒輪互相咬合,直徑超過12mm的鋼絲繩代替了普通鐘錶中精細的鋼絲。鋼絲繩下面連著三根又粗又重的發條,三根發條分別連接走時、報刻和敲正點的鐘擺,其中最重的一根發條重達1噸多。四周四個鐘面,每面都用100多塊 0.3一1米的乳白色特製鋼化玻璃拼成。每個鐘面的直徑為5.4米,裝有自動開頭的電燈72盞,晚上通體明亮,鬥大的數字在幾裡外也清晰可見。

△海關大鐘直徑5.4米的鐘面

鐘面上的紫銅分針長3.17米,重49公斤;紫銅時針長2.3米,重37.5公斤。鐘的發條用0.01米粗的鋼絲組絞,長156米。每週開鐘上發條3次,每次要4人操作1小時左右才能完成(現已改為電動)。機器房的樓上有1個大敲鐘、4個小鐘,每隔15分鐘,4口小鐘就響起叮咚叮鐺之聲,每隔1小時,1個135公斤重的大銅錘便敲擊最大一口鐘,發出雄壯的整點鐘聲,持續10秒左右。

△海關鐘樓機房內的校時鐘

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解放前我國沒有統一時間,當時上海的時間比北京時間早一個小時。1949年6月1日零時,海關大鐘撥慢一小時,自此宣告了“北京時間”的到來。海關大樓和它頂部的這口大鐘,見證了上海的滄桑。

大鐘“守護者”的接班人在哪兒?

鐘聲數度變遷

海關鐘聲一共經歷過4次變化。1928年元旦開始,每隔一刻鐘,海關鐘樓裡的4口小鐘就奏響英國古典名曲《威斯敏斯特》。1966年,鐘聲以《東方紅》代替。1987年英國女王訪滬,鐘聲恢復為《威斯敏斯特》。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從當年6月30日零時起,停奏海關大鐘報時樂曲,只響整點鐘聲。2003年,海關大鐘重新奏起了《東方紅》。

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3月31日,中共上海市委決定,江海關地下黨以應變委員會名義,組織海關糾察隊。5月24日改名為人民保安隊,同日晚,人民保安隊總部設立在海關大樓緝私課副稅務司辦公室內,總部領導先後在當晚和25日晨進駐大樓。

5月25清晨4時半,中共江海關地下組織將秘密縫製的巨幅標語“歡迎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在江海關六樓掛出,並在鐘樓升起黃浦江畔第一面紅旗。

5月30日,市軍管會代表接管江海關,失落90多年的“國門鑰匙”——海關管理權,終於回到了中國人民手裡。1950年2月16日,“江海關”正式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關”。

上海海關大樓於1989年9月25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上海海關大樓及大鐘,被評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999年5月,黃浦區人民政府又將其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網友紛紛曬出與上海海關大樓的合影

與百年外灘同成長的上海海關大樓,是上海海關巨變的見證;而日日不息的海關鐘聲,也一聲聲叩響著大上海的變遷。

(圖文:東方網 編輯:張碧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