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巨龍蟠樹,古今奇觀

巨龍蟠樹, 古今奇觀

文/薑鴻

選稿:中鄉美選稿基地主編 黃太豔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在政協萊陽市委員會編纂的《萊陽曆史文化溯源》中有這樣的記載:“柏林莊鎮柳古莊村有一棵紫藤和古槐樹纏繞生, 樹齡均在300年以上, 堪稱奇觀。 ”

寥寥數字, 平淡無奇。 可是, 每一個見到這藤纏樹景象的人, 都會在瞬間心靈受到強烈震撼。

這棵古藤和古槐在村莊中部、一條東西主幹道的路北。 遠遠的, 一棵大樹張開了巨大的綠傘, 引人注目。 及至走到樹前, 置身於那遮天的綠蔭下, 立刻就會被古藤那盤曲俯臥於地面的根部震撼。

呼吸似乎在瞬間止息, 心跳似乎也在相遇的一刹那停止, 屏息之間, 心神唯被這古藤的根吸引。

這是怎樣的根呀, 巨蟒一樣蟠屈著從地面斜斜纏繞著古槐的樹幹, 在空中化身為巨龍, 懷抱樹幹而騰飛, 斜插入地底深處。 黑色的樹皮濡染著歲月的深沉, 更沉澱著光陰的力量。 上面佈滿坑坑窪窪, 那是霜打過的痕跡, 是雨沖刷的印記, 是雪冰封的記憶, 是歲月這把無情的斧鑿刀削的傷痕。 如今, 它們如花似錦地裝扮著樹皮, 使這棵古藤顯示出生命足以與時間相抗衡的堅韌與強大的美。

古藤已經中空了, 從中部分出兩個枝杈, 像兩條柔軟的手臂交纏在一起, 抱著古槐的樹幹攀援而上。 使這古藤有巨龍的陽剛氣勢,

又有女性的纏綿柔美。 它是力與美的和諧呈現。 粗大的藤條在空中屈曲盤旋, 一些新生的細小的藤條交纏其中, 在空中織成綠色的網。 嫩綠的藤須在網上垂掛著, 像一些綠色的流蘇。 蒼勁古老與蓬勃年輕交織著, 奏響一支生命的恢弘的交響樂。

被古藤纏繞的古槐, 大約有兩人合抱粗。 它在藤條與綠葉的包裹中低調地沉默著, 像一位慈祥的父親, 任由撒嬌的女兒攀附;又似一位寬容的丈夫, 任由親昵的愛人摟抱著。 古槐的樹皮和古藤的一個顏色, 也是沉沉的黑, 它們已經交融為一體, 不可分割, 不分彼此了。 古槐的枝杈擎向天空, 給古藤以依託與支撐。

古藤緣著古槐的樹枝向四周肆意蔓延生長, 遮蔽了農戶的屋簷, 遮蔽了門樓, 又延伸向房頂。 古槐一支向東生長的枝條承受不了藤條的重量而從分杈的地方壓斷了, 村民用鐵絲將它纏裹起來, 引向了農戶的平房頂上, 借助平展的屋頂托住了這個枝杈。 如今, 它已經在房頂上延綿成繁盛的一片了。

與這株古藤與古槐的相遇是在八月的第一天,

我在時大時小的雨中尋它而來。 它張開了綠色的大傘把我攏在它的遮蔽中。 在它綠蔭的籠罩中, 我抬起頭, 看到從藤與枝纏繞的縫隙中漏下的迷離的光線, 還看到雨洗後翠綠的葉子。 八月了, 古藤與古槐都垂掛著綠色的籽實, 似豆莢一般。 古藤竟然也還有盛開, 在綠色的葉子中藏著幾串紫色的藤蘿花, 甚至在攀上人家門樓的藤條上也垂掛著一串花, 照亮了門樓的晦暗與破舊。

這古老的藤與樹的不息的生機讓我心生感動。 我的眼前幻化出春天紫藤盛開的壯美景觀。 簇簇穗穗的紫色花朵, 像一隻只小蝶, 棲止於枝頭, 展翅欲向天空飛去。 天空是湛藍的, 朵朵閒逸的白雲在悠然地飄。

陣陣和煦的微風吹來, 萬千的花枝顫動, 滿枝的花穗隨風晃動, 似在點頭致意, 又似在輕盈起舞。 它們匯成一掛巨大的紫色的瀑布, 從枝頭奔湧而下。 又似一團彙聚的紫色煙霞籠罩在村莊上空, 散逸著祥瑞的氣息。

紫藤花馥鬱的香氣向四處飄散, 夢幻一般, 沁入肺腑, 整個村莊在春天的三月, 都籠在這氤氳的花香中。 村莊人的每一個有藤蘿花相伴的日子都是甜蜜芬芳的。 繁複的盛開延綿成一片花海, 這是一株紫藤成就的花海, 它在春風如約吹起的時候, 虔誠地向古槐盛大獻禮, 似要喚醒古槐尚在酣眠的冬天的夢。

一位老人告訴我,這古藤與古槐原是生長在人家院落裡的。那古藤蟠龍一般粗大而虯曲的根部是在院落逼仄的角落裡長成的。狹小的空間拘禁了它的自由,卻拘禁不了它的生機。它於是變得柔韌而強大。它就這樣默默地陪伴著這戶人家的煙火溫暖,一代又一代。它的生命終究是過於強大,一個小小的院落已經盛不下這成長的盛大,於是院落被拆除,它獲得了自由。

“三百多年了嗎?”我問老人,老人說:“那可是,看那長勢,至少三百多年了吧!”“關於這藤與槐,有故事嗎?”三百多年,人間該有多少悲喜滄桑呢!老人搖頭,說:“沒有。”我不甘心,又追著去問另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關於這藤與槐,有故事嗎?”老人搖頭,說:“沒有。”

沒有故事,只有默默的陪伴,靜默的生長。這就是這株古藤與古槐。就在這份靜默與平凡中,三百多年的光陰也就彈指而過了。三百多年之後,我與它們在這個八月的雨天相遇。這是造化的奇跡,是生命的奇跡。而日復一日的耐心與堅持就是成就這奇跡的奧秘。承受著風雨霜雪,默默地走過三百多年的重複單調的一日日,這該需要多大的耐心與毅力呢?我在這古藤與古槐面前感到慚愧,又生髮了自新的力量。

這是八月的村莊。溪流淙淙鳴唱著,繞村而過。木槿盛開,紫薇綻放,莊稼在溽熱與雨水中瘋長,芋頭的碩大的葉子在悄悄搖曳著鄉村的風情,預示著豐收的消息。

作者簡介:姜鴻,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共計100萬字,發表於《小說選刊》《思維與智慧》《新疆青年》《伴侶》《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煙臺教育》《齊魯晚報》《語文週報》《語文報》《世界語文學》《散文福地》》《淮南日報》《百代週刊》《野荷文學》《中國勞動保障報》《承德日報》《山丹丹》臺灣《人間福報》《學苑新報》《教師月刊》《生活百科》等報刊,多篇散文和詩歌作品在多種徵文活動中獲獎。《父親》獲得《思維與智慧》2015年“渤海杯”10萬元全國徵文大賽三等獎併入圍首屆“浩然文學獎”。《父親》被濟南市曆下區初一語文期末試題採用。《芥子三題》獲得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山東文學》、大眾網共同主辦的“陽光下的風”主題徵文大賽三等獎。作品被設計成中考或高考閱讀訓練題。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位老人告訴我,這古藤與古槐原是生長在人家院落裡的。那古藤蟠龍一般粗大而虯曲的根部是在院落逼仄的角落裡長成的。狹小的空間拘禁了它的自由,卻拘禁不了它的生機。它於是變得柔韌而強大。它就這樣默默地陪伴著這戶人家的煙火溫暖,一代又一代。它的生命終究是過於強大,一個小小的院落已經盛不下這成長的盛大,於是院落被拆除,它獲得了自由。

“三百多年了嗎?”我問老人,老人說:“那可是,看那長勢,至少三百多年了吧!”“關於這藤與槐,有故事嗎?”三百多年,人間該有多少悲喜滄桑呢!老人搖頭,說:“沒有。”我不甘心,又追著去問另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關於這藤與槐,有故事嗎?”老人搖頭,說:“沒有。”

沒有故事,只有默默的陪伴,靜默的生長。這就是這株古藤與古槐。就在這份靜默與平凡中,三百多年的光陰也就彈指而過了。三百多年之後,我與它們在這個八月的雨天相遇。這是造化的奇跡,是生命的奇跡。而日復一日的耐心與堅持就是成就這奇跡的奧秘。承受著風雨霜雪,默默地走過三百多年的重複單調的一日日,這該需要多大的耐心與毅力呢?我在這古藤與古槐面前感到慚愧,又生髮了自新的力量。

這是八月的村莊。溪流淙淙鳴唱著,繞村而過。木槿盛開,紫薇綻放,莊稼在溽熱與雨水中瘋長,芋頭的碩大的葉子在悄悄搖曳著鄉村的風情,預示著豐收的消息。

作者簡介:姜鴻,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共計100萬字,發表於《小說選刊》《思維與智慧》《新疆青年》《伴侶》《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煙臺教育》《齊魯晚報》《語文週報》《語文報》《世界語文學》《散文福地》》《淮南日報》《百代週刊》《野荷文學》《中國勞動保障報》《承德日報》《山丹丹》臺灣《人間福報》《學苑新報》《教師月刊》《生活百科》等報刊,多篇散文和詩歌作品在多種徵文活動中獲獎。《父親》獲得《思維與智慧》2015年“渤海杯”10萬元全國徵文大賽三等獎併入圍首屆“浩然文學獎”。《父親》被濟南市曆下區初一語文期末試題採用。《芥子三題》獲得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山東文學》、大眾網共同主辦的“陽光下的風”主題徵文大賽三等獎。作品被設計成中考或高考閱讀訓練題。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