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山西有個只通火車的村落,宛若桃源!美勝江南

在山西和河南交界處, 有一個被遺忘的村落。

它隱藏在大山腳下, 一條大河在腳下轉了一個彎, 呼嘯而過;

村裡交通不便, 唯一出村的道路十八彎, 坡度超過45度;

它沒有公眾交通工作, 沒有汽車, 沒有公交, 唯一被稱之為公眾交通工具的, 居然是火車;

它, 依山傍水, 火了許多年, 依然沒有被商業化……

它, 就是磨灘, 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東南40公里處東冶鎮境內、地處沁河中游的磨灘。

每到週末, 小小的月臺擠滿了來度假的人群。

小小的磨灘月臺, 沒有售票廳, 沒有候車廳, 在磨灘火起來之前, 只是一座默默無名的月臺。

到山西陽城陽城方向, 如果你有假期, 可以花2塊錢去看看蟒河景區。 如果你在回河南的路上, 可以花2塊錢可以去看看盤古寺。

山西多山, 列車從數不清的隧道中呼嘯而來, 穿山越嶺。

6917/6920(洛陽-肇峰) 次火車的乘務員。

該次列車被遊客戲稱之為“招手停”。

有意思的是, 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停車, 有時候居然在橫跨兩座山之間的大橋上停車, 像“鐵路公交”一樣隨意。

嘩啦啦下車的乘客告訴你這是某一站到了。

唯一出村的道路, 俯瞰十八連環, 如走龍蛇。

山路陡峭, 倒也平坦, 電動車在村裡是沒有市場的, 村子很小, 出村的路很陡, 只有摩托車幾乎是家家必備。

此處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可俯瞰整個村子,迎來第一縷朝霞。

磨灘,村如其名,必須有灘。

從村口呼嘯而過的,是蟒河。

而蟒河之源就在陽城。

初春和盛夏時候,這是孩子的樂園,孩子們赤著腳,拿著漁網,捕魚摸螃,而全家一起上的漂流項目更是令人稱道。

也有資深的垂釣愛好者,攜了釣具,尋覓一處,拋竿垂釣,未久,便收穫頗豐。

磨灘的魚純野生,有各種各樣。垂釣後,尋一處農家,處理乾淨,一鍋鮮美的魚湯就上桌了。自帶白酒,三五好友小酌幾倍,其樂融融。

幾味山野菜,純天然無污染。沒有大廚的手藝,吃的是一味平淡,一味自然。

山西特色餄烙面。手工團面至合適的麵團,放入簡易機器內,直接下鍋。面粗細適宜,出鍋佐以醬汁或青菜,筋道爽口。這不是什麼小吃,平常百姓家簡易麵食而已。

磨灘村家家皆旅館。

說是旅館,也不過兩層小樓而已,除了自住的房間,其他打掃出來,留作客房。

條件雖然簡陋,倒也乾淨。

磨灘雖然夏季炎熱,但是很少有居民裝空調。山裡白天炎熱,但晚上卻舒爽怡人。酷暑時分,也不過一盞電扇足矣。

磨灘村世代在此居住,恍如隔世。現在有一些土木結構房屋依然有老人居住。

磨灘,沒有令人特別稱道的風景,有的只是不大的山,不闊的水。沒有特別令人稱道的美食,有的只是家常菜,粗略的山西風味,然而卻讓無數遊客趨之若鶩。

磨灘,並不算景區,也沒有商業化,甚至連一所超市都沒有。也許正是這份淳樸,讓遊客來了又來,尋找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寧靜。

此處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可俯瞰整個村子,迎來第一縷朝霞。

磨灘,村如其名,必須有灘。

從村口呼嘯而過的,是蟒河。

而蟒河之源就在陽城。

初春和盛夏時候,這是孩子的樂園,孩子們赤著腳,拿著漁網,捕魚摸螃,而全家一起上的漂流項目更是令人稱道。

也有資深的垂釣愛好者,攜了釣具,尋覓一處,拋竿垂釣,未久,便收穫頗豐。

磨灘的魚純野生,有各種各樣。垂釣後,尋一處農家,處理乾淨,一鍋鮮美的魚湯就上桌了。自帶白酒,三五好友小酌幾倍,其樂融融。

幾味山野菜,純天然無污染。沒有大廚的手藝,吃的是一味平淡,一味自然。

山西特色餄烙面。手工團面至合適的麵團,放入簡易機器內,直接下鍋。面粗細適宜,出鍋佐以醬汁或青菜,筋道爽口。這不是什麼小吃,平常百姓家簡易麵食而已。

磨灘村家家皆旅館。

說是旅館,也不過兩層小樓而已,除了自住的房間,其他打掃出來,留作客房。

條件雖然簡陋,倒也乾淨。

磨灘雖然夏季炎熱,但是很少有居民裝空調。山裡白天炎熱,但晚上卻舒爽怡人。酷暑時分,也不過一盞電扇足矣。

磨灘村世代在此居住,恍如隔世。現在有一些土木結構房屋依然有老人居住。

磨灘,沒有令人特別稱道的風景,有的只是不大的山,不闊的水。沒有特別令人稱道的美食,有的只是家常菜,粗略的山西風味,然而卻讓無數遊客趨之若鶩。

磨灘,並不算景區,也沒有商業化,甚至連一所超市都沒有。也許正是這份淳樸,讓遊客來了又來,尋找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寧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