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東風5C和東風31AG已覆蓋美國本土,為何還要射程更遠東風41導彈?

東風-31AG洲際導彈

隨著近期有消息稱東風-41洲際導彈第8次試射成功, 中國另一款洲際導彈東風-31AG從軍迷的視線仿佛消失了一般。

而作為目前絕對主力的東風-31AG洲際導彈, 目前承擔了中國大部分洲際核威懾力量。 而相對東風-41洲際導彈發展進度, 我們不禁要問:有了更先進的東風-41, 幹嘛還在繼續生產東風-31AG洲際導彈呢?

先前中國火箭軍裝備的東風-31A洲際導彈還是使用了牽引車/發射車的模式, 車型為制式8*8HY4330半拖掛車。 這也說明東風-31A洲際導彈雖然能在道路上機動發射, 但是只限于完善的公路網, 東風-31AG洲際導彈則升級為發射、運輸、舉升一體化的導彈運輸車。 使得東風-31AG洲際導彈在野外的發射與機動能力大大增強。

東風-31AG洲際導彈

美國軍事專家研判認定東風-31A洲際導彈的作戰模式為, 平時將車輛隱藏在大山之中, 戰時將發射車駛入附近的導彈陣地, 陣地經過精確的測量並有後勤保障設施。 特點為發射場有厚重的混泥土發射平臺, 以利承受洲際導彈發射後的龐大後坐力。 但是這類固定發射陣地太過顯眼, 很容易被鎖定。 東風-31AG洲際導彈就改進了這方面, 從東風-31AG導彈後部發現, 其後部有一個緩衝墊,

可用於洲際導彈起豎後緊貼地面, 增加洲際導彈發射穩定性。

東風-31AG洲際導彈第二個特點彈頭數量可能增多, 並且具備變軌能力, 有資料稱東風-31A能夠攜帶3枚分導式多彈頭, 而東風-31AG洲際導彈增加到6個, 各個分導式彈頭具備曲線, 蛇形飛行能力。 東風-31A已經從多彈頭獨立目標重返載具, 進化到多彈頭重返載具。 並且這些彈頭內還可以混合誘餌彈。 彈頭數量增加可以從東風-31AG變粗可以看到。

俄羅斯洲際導彈

從射程上看, 東風-41確實比東風-31AG洲際導彈要大很遠。 東風-31AG導彈射程可能超過了11000公里。 能夠有效覆蓋北美。 原型號東風-31A洲際導彈發射筒尾部突出, 有4個穩定調平支柱, 發射時必須在堅硬的地面豎起。 而東風-31AG發射筒尾部有緩衝墊, 導彈起豎後可以讓緩衝墊緊貼地面, 在野地鬆軟地面起豎時增加發射穩定度。 整體看東風-31AG洲際導彈, 已經達到了俄羅斯白楊-M的水準, 而美英法等國都無類似相關產品。

東風-31AG洲際導彈

東風-41洲際導彈作為打的更遠的型號, 其主要性能, 特別是越野機動等, 與東風-31AG都差不多。 而中國機動式洲際導彈數量本來就少, 稍早前只有依靠東風-5B洲際導彈來實現核威懾。 利用兩款洲際導彈同時威懾, 達到核威懾體系的完全建立。 對於目前火箭軍是最合適不過的。

東風-41洲際導彈

並且東風-41、東風-31AG洲際導彈都是野外機動發射, 需經過快速豎起、調平、瞄準、測試、發射、撤離等階段。打擊精度低,因此還需要于東風-5C洲際導彈、鐵路機動版的東風-41,潛射的巨浪-2導彈相互配合,形成中國最為完整的洲際核威懾力量。

需經過快速豎起、調平、瞄準、測試、發射、撤離等階段。打擊精度低,因此還需要于東風-5C洲際導彈、鐵路機動版的東風-41,潛射的巨浪-2導彈相互配合,形成中國最為完整的洲際核威懾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