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此拳契合此理,此理化於此身——張氏形意拳的搏擊理念與哲學理念

張勝利拳照

不二是佛教中經常可見的用詞, 在《佛學大辭典》中, “不二”被解釋為:“一實之理, 如如平等, 而無彼此之別, 謂之不二。 ”“一實”,

也就是“真如”, 是指世間萬事萬物“真實不虛, 如如不動”的本真。 “一實不二”, 就是講世間萬事萬物原本就是一體平等, 而無分別的。 “不二”, 就是不去“思量分別一切事理, 如分別人我、是非、愛憎、善惡、美醜等等。 分別由妄心而生, 真心則視一切皆如。 ”

“二而不二”是佛教用語, 意思是看上去不一樣的東西, 如果可以一以貫之, 則無差別。 一般的大雄寶殿外面看都是兩層, 裡面看則是一層, 也是代表了外表的差異和內心的平等如一。

但二而不二與武術有什麼關係呢?

武術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技擊, 在對抗和搏鬥中, 雙方的動作、心理、意志都非常重要。 高水準的對抗攻防轉換都非常快, 一旦下定決心出擊, 就應該迅速出擊, 一鼓作氣, 不得猶豫和拖泥帶水。

二而不二, 是指對抗中的膽量和忘我精神。

在平日搏擊和武術練習中, 有單獨動作用法練習, 利用木人樁或者真人模擬動作要領;也有模擬對抗練習, 假像對方出招和破解之法。 這些練習中, 都有“我”和“敵”兩個概念, 動作的部位是哪裡, 目標是哪裡, 目的是什麼, 反復練習純熟, 才能在實戰中形成條件反射, 提升動作的速度、力量和應變, 最終提高對抗的勝率。

而在實戰中, 因為心裡壓力等外部因素, 動作的規範性的重要程度遠遠小於平時練習, 而出擊的實際把握, 尤其是出擊時的魄力, 才是決定打擊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一拳打出之前, 需要考慮到對方會不會躲閃或者截擊, 如果截擊, 如何防守, 如果躲閃, 如何進行下一步攻擊。

而此時如果多慮, 則出拳的時機會後延, 造成力量和速度的損失, 影響既有戰術的效果。 一旦發現機會, 則應重拳出擊、乘勝追擊, 不考慮其反抗的方式, 放開了去打, 敵我兩忘, 只有在忘我的精神支持下, 才能放下心裡緊張的包袱, 獲得最佳的打擊效果。 這就是拳諺中的“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拳打兩不知”。

武術作為體育運動的一種, 與其他對抗性運動遵循同樣的規律和道路。 比如“以快為主, 以我為主, 以變為主”, 以及“練時無人似有人, 打時有人似無人”的理念。

張氏形意拳將二而不二的理念落實到武術鍛煉和對抗中, 要求連環拳(劈崩鑽炮橫)以速度為先, 放長擊遠, 在練習中不僅鍛煉協調性、速度和力量, 同樣也鍛煉勇氣、決斷力和膽量,

提高個人武術素質和綜合素質。 這既符合現代體育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也契合傳統武術的拳理。

作者拳照

作者簡介:薛金銀, 北京大學博士, 副研究員, 多次參與國際國內通信和智慧交通領域的標準化會議, 編制北京市地方標準2項,

已獲得中美歐日等國發明專利20多項, 發表國內外科技論文10多篇。 跟隨張勝利師傅學習張氏八卦掌、張氏形意拳、張氏太極拳。 張氏內家拳第二代傳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