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慧秋,有如安靜自我小花園般的空間性格

因單純而不恐懼

感情歷程與事業生涯都一樣起伏多變的李慧秋, 面對人世卻怡然自信。 她說她是那種旅行時不會先讀資料的人,

她對未來抱著一種未知的好奇, 不預先設定與意外都是她喜歡的人生態度。

她相信愛情可以隨時發生, 但是自己的肉體與精神先要能有絕對的自由, 因為“愛情是不奴役所愛的人”但要給得適時適所。

李慧秋讓自己以單純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 她也因為這樣的單純而對未來不覺恐懼。

君若憐花花憐君

我問李慧秋說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女人?

她說她從小就期望自己長大後能成為一個“灑脫、帥氣又性感的女人”

看起來理性感性特質皆有的李慧秋, 剛結束一段逾十年的感情關係, 也曾有過七年的婚姻和一個小孩。 她回述這些點滴時平靜且怡然, 她說本來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旅行接駁, 因為對下一段旅程永遠懷抱著欣喜的期待,

所以更沒有必要為過往的旅程蹉跎回步。 李慧秋年前開始學太極拳, 她說她從中懂得了如何呼吸, “如何飽滿的呼氣和吐氣”, 她說以前她不知道如何把氣吸到飽也吐到盡, 所以以為人與人的關係用忍耐就可以解決的, 現在她覺得飽滿自在不委屈自己才是對的, “要會寬容而非忍讓, 必要的架一定要吵, 不用去躲。 ”

生長于台南白河的李慧秋, 敘述自己小學四年級時如何賭氣離家, 天黑後一人獨坐離家不遠的河邊, 聽見母親出來呼喊尋找她著急的聲音----“從小我就喜歡能一人獨立完成的事, 像美術、勞作, 高一時有一天我決定要畫一張大幅水墨, 就把家裡的大門當書板, 釘上圖紙一點不怕的畫起大幅山水來”,

後來李慧秋向戴壁吟老師學畫, 也順利進入在板橋的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

但是人生際遇轉折, 使李慧秋最後選空間設計而非國畫為生涯職志。 她望著自己案頭成串靜立在筒中的毛筆說:“我最近開始又想畫了, 但是藝專三年臨摹與技巧上的模仿, 反而讓我如今害怕不敢動筆。 ”李慧秋想要回到戴老師引發她對繪畫的思考與熱情上去, 而藝專對技巧的強調, 卻成為她想回去時阻逆的鴻溝, “真想能拋掉那些習以為常的技巧呢!”李慧秋這樣描述她對繪畫的追憶與期盼。

初到臺北板橋上學時的李慧秋, 對都會環境的雜亂無章極為不安, 失去與自然的平和關係也叫她慌亂無措, “到臺北後,

好像不能再如以前一樣自在的呼吸了。 ”這樣的困頓, 在畢業後仍然延續著, “我試著工作, 但沒有一個工作超過三個月, 我完全不習慣朝九晚五的生活, 我發現我非常需要自由的時間。 ”

這樣的身心失頓卻引發了秋苑藝廊的成立, 在這個她用心經營的空間裡, 李慧秋逐漸找到自己安頓的出發點。

這同時間李慧秋也看了一部引她深思的電影《戰火浮生錄》, 從電影中領悟到原來“整個世界大環境是無法一夕改變的, 必須要有耐心去應對。 ”於是自小就喜愛的個人勞動, 在藝廊與個人生活的細節裡開始著手, 一點一滴的改善起身邊的世界, 她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瞭解了生活真的是可以改善、可以創造、可以美化的, 而且我本來就是一個愛勞動的人。

這樣生活美學的實證也讓來往畫廊的朋友生出信心, 有人就開始邀李慧秋為他們的家做設計, 也意外的匯出李慧秋至今已近二十年的空間設計生涯來。

李慧秋談到她自己的設計時說:“我的空間裡一定要有一個小花園, 因為人在每天花時間照顧花草時, 可以聽到花草的話語, 可以從中得到安定的感覺。 ”她自己位在天母山腳的住處, 就有著整理宜人舒坦的前院, 院子中央樓高的桂花樹正滿開香味撲鼻, 屋內也是大小盆栽安置宜人, 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空間中個體與環境平和安靜的關係, 外在紛雜的世界似乎一時相忘了。

李慧秋告訴她年輕的同事們:“一定要喜歡所做的工作, 不要委屈自己, 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面對全部的事情,而且絕對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她會要同事放下手中忙碌緊張的工作,跟她到花園去素描寫生或喝杯咖啡聊聊天,她告訴這些年輕的後輩,不能只是不止盡的付出,像呼吸一樣的,吐光了氣後一定要補回新鮮的空氣,否則力氣終要耗用光的。

李慧秋的人生並不特別比他人坦順,但她不管環境境遇如何,總是記得在旅途中,停留片刻的和身邊的花草說話述情,而不像大多數的我們只是埋頭奔赴終點。她也以自己這樣所行過一程花一程草般的人生,向我們說明她如何的成就出了一位“灑脫、帥氣又性感的女人”來。

自在的安靜

李慧秋設計的空間給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自在的安靜。

李慧秋說與業主的默契,和談戀愛有點相像。因為她認為“設計者一定要有體貼的心,要先為對方想,否則是不可能做出好的東西來的。”這樣體貼的態度在她的空間裡隨處可見,而雙方的默契與互信往往也是用以激發出許多意想不到新意的源泉。她不喜歡在設計案裡發出自己使命般的宣言,也不意圖炫耀自己技巧的華麗,看起來平實無華的空間流淌著日常家居的身心安頓,安排得適時適地的花木,也像正對空間吹拂著一股自在的安靜氣息。

這樣有如安靜自我小花園般的空間性格,在她的設計作品中隨處可拾。比較早期的關渡張宅,對機實厚拙木頭質感的感情,與對自然光線的歡欣期待,都環繞著有如心靈核心,也是長久來一直與文人寓意托身的小庭院四周,在日常凡俗的居家生活空間中尋求內在和諧的意圖歷歷可見,整個空間幾乎有著怡然忘世的快樂隱世者的錯約身影了。

而在近期的木柵陳宅設計案中,除了一貫內在外在世界溝通的對話外,較具都會性格的金屬不銹鋼與白色大理石材也被適度的引入,但整體空間裡的機質個性、與不刻意修飾的單純性格仍是主節奏,廳堂外與天地共仰伏的木甲板露臺,又一次把這位悠游自在設計者的安靜性格清楚顯現出來,這個案子較如前案般脫世的單純浪漫色彩,但反而很適切的反映出都會繁華中,人如何終於能大隱於市的可能來。

李慧秋在現今都會中產階級意圖全面精緻化的生活美學大潮流中,有如反省力量般的以她的作品提醒我們,如果失去自我心靈真實之所在,即令擁有全世界也終將是徒然的。

文|阮慶嶽 出品|頭號地標

人文指導 | 葉開(中國頂級文學編輯)

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能面對全部的事情,而且絕對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她會要同事放下手中忙碌緊張的工作,跟她到花園去素描寫生或喝杯咖啡聊聊天,她告訴這些年輕的後輩,不能只是不止盡的付出,像呼吸一樣的,吐光了氣後一定要補回新鮮的空氣,否則力氣終要耗用光的。

李慧秋的人生並不特別比他人坦順,但她不管環境境遇如何,總是記得在旅途中,停留片刻的和身邊的花草說話述情,而不像大多數的我們只是埋頭奔赴終點。她也以自己這樣所行過一程花一程草般的人生,向我們說明她如何的成就出了一位“灑脫、帥氣又性感的女人”來。

自在的安靜

李慧秋設計的空間給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自在的安靜。

李慧秋說與業主的默契,和談戀愛有點相像。因為她認為“設計者一定要有體貼的心,要先為對方想,否則是不可能做出好的東西來的。”這樣體貼的態度在她的空間裡隨處可見,而雙方的默契與互信往往也是用以激發出許多意想不到新意的源泉。她不喜歡在設計案裡發出自己使命般的宣言,也不意圖炫耀自己技巧的華麗,看起來平實無華的空間流淌著日常家居的身心安頓,安排得適時適地的花木,也像正對空間吹拂著一股自在的安靜氣息。

這樣有如安靜自我小花園般的空間性格,在她的設計作品中隨處可拾。比較早期的關渡張宅,對機實厚拙木頭質感的感情,與對自然光線的歡欣期待,都環繞著有如心靈核心,也是長久來一直與文人寓意托身的小庭院四周,在日常凡俗的居家生活空間中尋求內在和諧的意圖歷歷可見,整個空間幾乎有著怡然忘世的快樂隱世者的錯約身影了。

而在近期的木柵陳宅設計案中,除了一貫內在外在世界溝通的對話外,較具都會性格的金屬不銹鋼與白色大理石材也被適度的引入,但整體空間裡的機質個性、與不刻意修飾的單純性格仍是主節奏,廳堂外與天地共仰伏的木甲板露臺,又一次把這位悠游自在設計者的安靜性格清楚顯現出來,這個案子較如前案般脫世的單純浪漫色彩,但反而很適切的反映出都會繁華中,人如何終於能大隱於市的可能來。

李慧秋在現今都會中產階級意圖全面精緻化的生活美學大潮流中,有如反省力量般的以她的作品提醒我們,如果失去自我心靈真實之所在,即令擁有全世界也終將是徒然的。

文|阮慶嶽 出品|頭號地標

人文指導 | 葉開(中國頂級文學編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