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人做壽不再大操大辦 甯海上蒲村成立“壽金基金會”

2017-12-19 09:30 | 浙江新聞用戶端 | 通訊員 吳立高

“我老公剛過70歲生日, 生日當天一早, 他把3000元準備用來做壽的錢捐給了基金會。 ”甯海強蛟鎮上蒲村村民金慧芬說,

老人開心子女省事, 這樣做壽很有意義。

“一場生日壽宴看似熱鬧, 但操辦下來錢花了不說, 人也很累。 ”強蛟鎮上蒲村村委會主任金松林說, 村裡老人辦壽有全村分饅頭和速食麵的習俗, 全村400多戶人家, 僅這筆開銷就要三五千元。 自開展“移風易俗倡新風”主題教育活動以來, 甯海一些老人做壽形式也一年比一年簡單。 去年, 上蒲村村民自發商議如何把老人做壽的錢用來辦一些有意義的事?於是, 設立“壽金基金會”的想法逐步達成共識。

想法有了, 落實是關鍵。 村裡立即組織20位元熱心村民充當宣傳員, 挨家挨戶上門分發資料。 “剛開始, 也有村民不理解, 認為老人做壽送禮是傳統習俗, 圖的是和樂。 再說以前吃過別人的壽禮,

如果自己不還回去, 人情上也不好交代。 ”宣傳員林菊葉說, 當金正葉老人拿著準備做90大壽的5000元錢來到基金會時, 大家一下子充滿了信心。

如今, 一年多過去, 上蒲村“壽金基金會”資金已有40多萬元。 “老人做壽不再大操大辦、全村送禮, 節儉辦壽成為一種共識。 ”金松林說, 每逢中秋、重陽等節日, 基金會拿出一部分錢給村裡的老人分紅包, 或者慰問生活困難老人和困難學生。 村裡還買來一隻電子螢幕, 一有老人過生日, 就在電子螢幕上滾動播放祝福話語。 老人們都覺得十分開心。

據介紹, 為保證基金會良性運轉, 上蒲村專門安排財務、會計, 落實專人分頭管理存摺、密碼、短信通知等。 基金會每一筆支出都要經村班子討論通過,

年終公佈帳目明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