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雲勇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範

近期, 佛山傳媒集團推出“大城青山·大美雲勇”大型主題報導, 圍繞最美林海、大城綠匠、雲勇精神等連續刊發9篇文章, 引起佛山社會各界及廣大網友的強烈反響。

12月13日, 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帶隊走進佛山雲勇林場采風攝影, 將雲勇之美帶向全國。 對於雲勇林場, 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文化處處長曹靖在接受佛山日報專訪時表示, “佛山就有這種生態眼光, 保留下這麼一大片林場, 十分難得。 雲勇精神更是彌足珍貴, 值得各界學習。 ”

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文化處處長曹靖

曹靖認為, 生態轉型發展可學習佛山。 佛山有如此好的生態環境, 絕非一日之功, 這需要久久為功。 他建議, 佛山下階段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 要留足生態空間, 將森林城市打造成佛山的新名片。

中國林業生態攝影協會的攝影愛好者在雲勇林場雞籠山頂采風。

“佛山十多年前就有這種生態眼光很難得”

記者:國有林場是我國林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我國生態修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 佛山市雲勇林場作為國有林場之一。 自2001年開始, 就由經濟商品林轉為公益生態林。 對於雲勇林場選擇這樣一條發展道路, 您如何評價?

曹靖:毋庸置疑, 雲勇林場這條路肯定是走對了。 現在全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已有共識, 就是要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雲勇林場的發展道路, 就契合了這一發展共識。

59年前建場, 當時的雲勇林場就已經開始發揮生態功能。

後期隨著形勢發展, 雲勇林場走上了生態公益林道路。 更難為可貴的是, 佛山在10多年前就開始主動轉型, 很有眼光。 佛山工業基礎雄厚, 在當年就有這種生態眼光, 保留下這麼一大片林場, 很難得。

“雲勇精神是佛山區域經濟發展的正能量”

記者:經過三代人55年的努力, 塞罕壩機械林場從荒原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 在佛山也有這樣的事蹟, 雲勇林場幾代人用將近60年打造一片3萬多畝的綠色林海, 成為佛山的城市綠肺。 您如何評價雲勇林場幾代人接力所做的這件事?

曹靖:佛山作為珠三角工業城市, 能有3萬畝的雲勇林場, 太珍貴了。 佛山不像華北、東北、西北地方, 林區面積大。 佛山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 完好地保存下這一片山林,

意義重大, 十分難得。

雲勇林場和當初的塞罕壩情況還不一樣。 塞罕壩地處偏遠, 市場經濟不發達, 受到的外部誘惑少。 佛山不一樣。 佛山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 市場經濟發達, 當時林場受到的外部誘惑太多了。 雲勇林場人能夠堅守住生態保護的底線思維, 毫不動搖, 這更加難為可貴, 更值得學習。 這是佛山區域經濟發展的正能量。

林業是“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的工作。 雲勇林場人具有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林業共性的精神, 也具有心有大愛、不為誘惑所動的堅定信念, 這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典範。

“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保護好這片林場”

記者:目前雲勇林場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26億元, 遠遠超過傳統商業林的經濟效益。 未來雲勇林場要創造出更多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重點從哪些方面進行突破?

曹靖:就生態功能來講,雲勇林場是佛山的城市綠肺,貢獻很大。現在我們正建設現代林業,這裡面包含三大體系: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對於下階段雲勇林場的發展,我有幾個建議。

第一,從林業自身發展來講,雲勇林場可繼續實施產林改造,將原來價值低的樹種,逐步替換成珍貴的樹種、生態價值穩定的樹種。

第二,林場的保護手段,可增加科技含量,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保護好這片林場。

第三,在現階段發揮其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森林養生、健康養老,輻射珠三角區域。

“把森林城市打造成佛山的新名片”

記者: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國家事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作為一座製造業大市,佛山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該如何走?可以在哪些方面作進一步努力,才能為珠三角乃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曹靖:生態轉型發展可學習佛山,佛山在轉型發展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佛山黨委政府對生態認識水準高,目前佛山GDP已經在全國大中城市位居前列,在經濟發達的同時,佛山的生態發展也很好,今年還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很多專家就認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是反映一個城市生態狀態好壞的最高評價。

我們去佛山新城濱河公園參觀,水質非常好。因為水是反映一個城市生態好壞的重要標的物。佛山生態文明有今天的成績,絕非一日之功,這需要久久為功。因為生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短時間內生態是不可能改善的。

佛山正在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應留足生態空間,不能都是水泥馬路,要組團式或點塊式分佈生態空間,如公園、濕地、綠地,最主要還是樹木。像如今的香港、新加坡等地,雖然樓市緊張,但還是保留了很多生態空間,這是發展理念的體現。佛山也要把森林城市打造成佛山的新名片。

文/佛山日報記者路帥

圖/雲勇林場提供

未來雲勇林場要創造出更多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重點從哪些方面進行突破?

曹靖:就生態功能來講,雲勇林場是佛山的城市綠肺,貢獻很大。現在我們正建設現代林業,這裡面包含三大體系: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對於下階段雲勇林場的發展,我有幾個建議。

第一,從林業自身發展來講,雲勇林場可繼續實施產林改造,將原來價值低的樹種,逐步替換成珍貴的樹種、生態價值穩定的樹種。

第二,林場的保護手段,可增加科技含量,用現代資訊技術手段,保護好這片林場。

第三,在現階段發揮其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森林養生、健康養老,輻射珠三角區域。

“把森林城市打造成佛山的新名片”

記者: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國家事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作為一座製造業大市,佛山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該如何走?可以在哪些方面作進一步努力,才能為珠三角乃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曹靖:生態轉型發展可學習佛山,佛山在轉型發展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佛山黨委政府對生態認識水準高,目前佛山GDP已經在全國大中城市位居前列,在經濟發達的同時,佛山的生態發展也很好,今年還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很多專家就認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是反映一個城市生態狀態好壞的最高評價。

我們去佛山新城濱河公園參觀,水質非常好。因為水是反映一個城市生態好壞的重要標的物。佛山生態文明有今天的成績,絕非一日之功,這需要久久為功。因為生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短時間內生態是不可能改善的。

佛山正在建設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應留足生態空間,不能都是水泥馬路,要組團式或點塊式分佈生態空間,如公園、濕地、綠地,最主要還是樹木。像如今的香港、新加坡等地,雖然樓市緊張,但還是保留了很多生態空間,這是發展理念的體現。佛山也要把森林城市打造成佛山的新名片。

文/佛山日報記者路帥

圖/雲勇林場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