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警史館,撫慰這一方土地永遠的鄉愁

警史館, 撫慰這一方土地永遠的鄉愁

12月19日, 三江所來了一行特殊的客人, 老所長周德安的妻子、子女一行四人特地來到警史館, 副政委周真龍陪同解說, 以史勵志, 不忘初心; 如今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 看到他昔日青春矯健的身影, 驚喜異常, 感慨萬千。 幾十年前辦公桌上的那一本工作手冊、八角亭的身影、雷打岩的水渠、水電站的舊址、每一處似乎都放映著多年前的畫面——或許在電站旁的稻田裡揮汗如雨、或許一群小孩正在學校裡嬉鬧……

警史館是警營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設施是記錄歷史的一個有效載體。

在學者眼中, 警史館是一個場所最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在老農場幹部眼中, 它是告別貧困、記住艱辛的見證;在當地子弟眼中, 它是留存家鄉氣息之地, 它透著鄉愁的味道。 警史館這一扇開啟展示三江警容風采的視窗, 升起了一面激發鬥志凝聚幹事創業精氣神的旗幟, 譜寫了一部培育當代司法強戒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 必將激勵著所有三江傳人續寫新的輝煌!警營館不僅營造一種清新細膩、真實可信的力量意境, 以情感共鳴凝聚價值共識, 更讓廣大三江人產生認同共鳴和情感共融的載體, 成為隊伍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在中國人的心中, 具有多重側影和多層內涵的家園、單位是精神的根脈所在,

對家園故土的熱愛與守望既是召喚其“歸來”也是鼓舞其“前行”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 奮進路上更需要中華兒女抱赤子之心, 承家國情懷, 以積極的創新創造奉獻家鄉、貢獻祖國。 , 三江幾經歷史洗禮, 在一代代領導班子的智慧領導下, 在三江人的努力奮進中越來越美好。

市司法局副局長、三江所所長鄧兆湖指出:“以銅為鑒, 可正衣冠;以古為鑒, 可知興替;以人為鑒, 可明得失。 歷史是文化與精神的永恆依託, 是薪火傳承、繼往開來的不竭動力。 三江所作為維護省會社會治理穩定的重要力量, 六十年來, 守衛著這片熱土的歷代三江人, 用忠誠、熱血和汗水, 創造著光輝的業績, 積澱了三江的厚重歷史,塑造了三江所的獨有文化,建起了三江人的精神家園,鑄就了三江幹警的精神靈魂。

(文、圖 李春華)

積澱了三江的厚重歷史,塑造了三江所的獨有文化,建起了三江人的精神家園,鑄就了三江幹警的精神靈魂。

(文、圖 李春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