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行業資訊|海口科學保護修復濱海濕地

【1】海口科學保護修復濱海濕地

記者從市海洋部門瞭解到, 海口市正規劃濱海濕地管理與保護新機制, 採取“行政團隊+專家團隊”的模式抓緊前期研究,

維護和提升濱海濕地資源的生態價值和服務功能, 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效益, 促進人海和諧發展。

全市濱海濕地面積共191.99平方公里、占全市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主要包括淺海水域、潮間沙石海灘、紅樹林沼澤等。 根據規劃, 到2019年, 全市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70%, 恢復近岸港灣水質, 確保90%近岸海域海水水質達到二類以上標準。

為科學推進濱海濕地的保護修復, 我市邀請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作為技術支撐, 國家海洋局海島中心主任、國內沙灘整治修復工程宣導者蔡鋒為海口西海岸岸灘整治修復技術團隊首席專家, 科學嚴謹地做好西海岸整治和生態修復的前期研究工作, 為下一步全面推進整治和修復提供好技術支撐。

蔡鋒對西海岸整治和修復工作考察調研, 並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他認為, 西海岸岸灘現狀存在一些問題, 如岸灘遭受侵蝕破壞, 現存幹灘寬度太窄、防護能力不足, 也不利於開展濱海旅遊休閒活動;沿岸硬質構築物和護岸離岸線位置太近, 造成了海灘不穩定;近岸存在一些不科學的構築物, 割裂了沙灘的完整性和影響了近岸水動力與沿岸輸沙;占灘建築既侵佔了公共空間, 又不利於建築本身的穩定性和防災減災功能。

“為此, 我市對西海岸一些使用率低、設施陳舊的建築物、構築物、鋪磚廣場等硬質設施進行拆除, 修復西海岸自然生態功能。 ”市海洋和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芳介紹,

同時, 我市將抓緊推進岸灘濕地的生態保護與修復, 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挖沙行為, 開展受侵蝕岸段和受損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修復, 促進人工岸線自然化、生態化;加強近岸水質環境綜合治理, 對沿岸排污口進行全面調查, 管理好漁港和各類船舶;嚴格規範漁業養殖, 並促進漁業資源恢復;加強岸灘、濕地原生植被保護和修復, 與近岸濱海景觀和諧融合。

除西海岸海灣整治與生態修復專案, 接下來全市將啟動海口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海口灣(秀英港一龍珠灣)整治項目、東海岸整治與生態修復專案建設, 使海岸帶成為海口一道靚麗風景線。

【2】深圳將力推“生態花城、人文花城”建設

今年, 深圳將以“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為目標, 在全市營造花景大道、花漾街區、立體花廊、街心花園等不同尺度的植物主題花卉景觀。

為建設國際化生態宜居城市, 深圳市的園林綠化工作者一直在默默地耕耘著。 伴隨著城市的發展, 園林工作的理念也由單純的綠化轉變為綠化與美化並進。

根據《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 深圳將大力推進“四季花城, 生態花城, 人文花城”建設, 力爭3年搭建框架, 8年產生影響, 10年形成規模。 到2019年底, 全市建成30條以上的花卉景觀大道, 20個以上的花卉特色公園、219個花漾街區、438個街心花園。

深圳將營造大尺度山林花海景觀, 在山體背景林增加開花喬木種植比例, 重點打造梧桐山毛棉杜鵑花海、三洲田梅園花海、聚龍山四季花海等特色山體景觀;對全市6000公頃純桉樹林等, 分批進行改造, 選用宮粉紫荊、山烏桕等鄉土樹種構建大尺度彩葉景觀。

每個區每年新建一條主題花卉景觀大道, 規模化種植宮粉紫荊、大葉紫薇、美麗異木棉、紅花風鈴木、黃花風鈴木、鳳凰木等開花的主題樹種。 這些開花的樹種均已在深圳種植,在不同的季節開花,被市民熟知和喜愛,讓道路和各類公共節點成為花的海洋。

未來3年,每個街道每年打造一個花漾街區,兩個街心花園。花漾街區主要選擇城市商業、金融和休閒文化核心區,通過人工附生蘭科植物、懸掛立體花籃等,營造自然、精巧的街頭花境。

文章來自 中國風景園林網

這些開花的樹種均已在深圳種植,在不同的季節開花,被市民熟知和喜愛,讓道路和各類公共節點成為花的海洋。

未來3年,每個街道每年打造一個花漾街區,兩個街心花園。花漾街區主要選擇城市商業、金融和休閒文化核心區,通過人工附生蘭科植物、懸掛立體花籃等,營造自然、精巧的街頭花境。

文章來自 中國風景園林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