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如何進一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丨 關鍵之年關鍵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進入新時代, 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 站在更高的歷史方位上展望2018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打好“三大攻堅戰”, 經濟之聲推出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 今天推出第五篇:如何進一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點擊音訊收聽:

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定調。 其中提出, 要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 做好8項重點工作。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就是其中之一。

多年來, 我國區域發展不協調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關鍵之年關鍵點, 要進一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要從哪些方面著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提出, 要把老少邊窮地區發展放在區域發展戰略的優先地位。

王一鳴:特別強調把加快老少邊窮地區發展放在區域發展戰略的優先地位, 這是為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還有三年, 我們要同步小康, 一個都不能落下。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不僅要實現全國東中西部、老少邊窮地區的協調發展, 還要求區域內, 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在這一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 “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被列為明年區域協調發展的具體工作方向。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表示, 這樣才能解決發展中的瓶頸, 有助於地區今後的可持續發展。

馮奎:長江經濟帶呢, 它有效的溝通了九省二市, 這裡面包括了我們國家的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它非常有效的把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平衡起來, 特別是提出要搞大保護, 不要搞大開發。 解決了發展中的瓶頸, 對未來這個地區可持續的,

健康的發展意義特別重大。

按照“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 未來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要保持在6.5%以上。 要實現這樣的增長目標, 需要在遵循經濟規律的前提下,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加快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馮奎表示,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會讓各區域優勢互補。

馮奎:區域協同, 可以說它使得我們以前幾大不同的板塊更加靈動起來, 使得他們優勢互補更加的強烈, 東部的快速發展、優先發展, 中部崛起, 西部開發, 東北振興等等。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區域協調發展,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奔小康,建設美麗中國。

預告

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廣播版

在經濟之聲播出

明日請關注

第六篇

《深化改革,如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往期精彩

記者:夏 青

責編:唐 婧

編審:劉志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區域協調發展,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奔小康,建設美麗中國。

預告

系列述評《關鍵之年關鍵點》廣播版

在經濟之聲播出

明日請關注

第六篇

《深化改革,如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往期精彩

記者:夏 青

責編:唐 婧

編審:劉志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