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秋航空實施安全自查的實踐和思考

2016年, 民航局法規司與華東局在共同評估後, 確定春秋航作為全國民航4家法定自查試點單位之一。 春秋航在接到任務之後, 積極配合華東局推行法定自查專案, 通過建立自我規範、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管理模式, 開展主動自查、主動整改、主動測量、主動改進活動, 提升運行品質, 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筆者作為此次試點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 特以此文將法定自查試點所採取的方法和獲取的經驗作一介紹, 以資借鑒。

一、安全自查專案組織機構及策劃實施情況

(一)推行組織和策劃

界定推行範圍, 明確各管理層級及參與部門的責任, 採取“PMP方法+兩級專案組”的形式, 進行自查策劃、組織和實施。

首先確定春秋航的監督體系範疇, 包括4個模組(見圖1), 其次根據當前各個監督模組的成熟度和重要性, 決定先在安全生產系統推行安全自查專案, 後推廣至其他三個領域。 成立了以公司總裁為組長、安全總監為常務副組長的公司領導小組, 安監部和保衛部為專案推進辦, 14個部門為推行小組(見圖2)的三級推行組織, 並明確了工作職責。

圖1:春秋航監督體系模組示意圖

圖2:春秋航安全自查專案組織機構圖

(二)自查專案推進方案和推行計畫

精心策劃, 設定里程碑, 確保專案推行有組織、分步驟、定時間、保品質地進行。

以“融優勢、分階段、抓關鍵、重實效、求突破”作為指導思想, 以“完善機制、主動自查、積極整改、測量績效、持續改進”作為基本原則, 制定了《春秋航空安全生產自查專案推進方案》及其附件推行計畫(見圖3), 將自查專案分2個步驟、4個階段、40項主要任務, 已完成36項, 目前處於“總結和推廣階段”。

圖3:安全自查專案推行計畫進程圖

(三)開展差異分析, 實施專案對標

本著“查漏補缺、選優就高”的原則, 診斷公司實際與局方要求間的差異, 開展“文文相符”的差異分析與對標工作, 目的是對照標準找差距, 瞄準方向抓重點, 避免工作重複、資源浪費、靶向不清。

(1)開展局方與公司間自查制度的差異分析和對標工作(見表1), 對標專案9項、要求34項, 覆蓋公司安全管理規程及部門管理手冊。

(2)開展局方監督事項清單與公司間自查專案的差異分析和對標工作(見表2), 找出與局方差異部分, 提出改進意見, 對標專案1 604項。 完成對標檢查單13類, 包括飛行、飛管、運標、航安、航務、危險品、航衛、維修、客艙、地服、空防、IT、應急等項目。 目前階段暫未涉及到市場、服務、財務、法務、航班正常管理等領域。

表1:春秋航安全生產自查制度符合性分析表

表2:春秋航安全生產自查清單符合性分析表

二、安全自查專案成果輸出

達到監督責任明晰、監督資質受控、監督行為有章、監督結果可測的目的。

(一)建立三級安全自查組織

建立三級安全監督機構(見圖4), 明確各級安全監督職責, 強化內部安全管控責任。

圖4:春秋航三級監督職責劃分示意圖

(二)完善三級框架兩級自查規程

參照ISO國際品質標準檔要求編寫, 形成了三級自查檔, 檔上下銜接, 分級管控, 任務落地(見圖5)。

圖5:三級監督規程框架圖

第一級:春秋航安全監督政策和大綱;

第二級:21個公司相關監督規程, 如《安全監察員/審核員管理程式》、《安全持續監督檢查管理程式》、《安全審核管理程式》、《不合格與糾正預防開展程式》、《外站運行監督檢查程式》、《酒精測試管理規定》、《視頻與網路安全專案監控管理程式》等,

規範安全監督形式、資質與行為;

第三級:113個部門支援性監督程式。

(三)安全自查隊伍的建立

懂安全、素質高、能力強、技術精的安全監督隊伍是企業保證安全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防火線, 為企業安全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1.資質與授權

公司按程式對安全監察員/審核員進行資格審核, 聘任、授權與解聘(見圖6)規範化。

聘任專兼職安全監察員/審核員48名, 其中主任監察員/審核員14名, 統一頒發聘任證書, 證件/證書有效期2年;根據專業和培訓情況最多給予14項授權, 並擁有“兩個獨立、兩個參與、兩個建議”的權利(即獨立的安全監察與審核權利、獨立的安全事件調查權利;參與安全運行類手冊的制定與評審的權利、參與重要安全活動的權利;建議改進安全工作的權利、建議安全獎懲的權利);建立主任監察員/審核員負責的監督責任制,除上述授權外,其還被授予講評權與簽署權。

圖6:春秋航安全監察員/審核員證及授權

2.資質培訓

安全監察員/審核員除了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掌握安全管理領域的必要知識和技巧。

春秋航開展了安全監察員/審核員的初訓,每年還組織一次複訓。培訓專案如安全相關法規、風險管理、安全監督檢查、內部事件調查、安全績效管理、應急救援管理、IOSA知識、各專業SOP等。

3.資質檔案

記錄安全監察員/審核員的授權、培訓、履職和年度評審情況。

(四)自查計畫、頻次、範圍與內容變化

使公司、部門的自查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在《安全管理手冊》、《安全管理程式手冊》和部門工作手冊中明確規定了監督計畫、頻次、範圍與內容(見表3)。

(五)拓展發現問題管道

不僅用規章符合性方法來實施自查,還融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採取多種方式方法(見圖7),如FSOP、IOSA、安全/安保審計等,輔之以QAR監測、QACVR、酒精測試、遠端視頻、網路、音像等監控工具,監控影響安全的生產運行過程,從數量上、項目上和品質上發現更多、更深的隱患或問題,促進安全品質提升。

圖7:安全監察與審核活動示意圖

(六)建立安全監督資料庫

規範監督專案與行為,通過安全監督獲取所需資料,使資料易追溯可通用。

1.檢查單庫

參考FSOP、SMS審計單、安保審計單和IOSA檢查單,將安全/安保檢查內容結構化,包括組織機構和管理、航路監察、工程技術與維修、安保、航材、換季、停機坪、資訊安全、航食/機供品、應急處置等檢查單60多類,並實現了電子化(見圖8)。

圖8:檢查單庫截圖

2.不安全事件庫

集成安全報告資訊、運行過程持續監控資訊、專業技術操縱資訊、行業安全資訊等安全事件,並規範資訊的收集、分類、分析和應用。

3.問題項庫

統一問題項的輸出(見圖9),這有利於問題的歸類、統計、驗證和分析評價,客觀反映實際安全狀況。

圖9:問題項來源與輸出示意圖

(七)規範措施制定與跟蹤驗證過程

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和跟蹤驗證措施的評價標準,並驗證實施效果,是保證安全工作落實的重要步驟,也是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的必需環節。

1.確定監督發現問題-糾正預防措施-評審-落實-跟蹤驗證-績效測量-持續改進的主流程(見圖10)

圖10:糾正預防措施流程圖

2.確定了糾正預防措施制定與評審原則

基本要素:任務、時間、地點、人物、標準。

方法考慮:針對問題原因/誘因,從技術、培訓、規程三方面考慮,可以是:增加或改變程式;增加新的監督控制措施;增加軟硬體輔助;改進培訓;增加或改裝設備;調整人員或系統。

禁用詞彙:加強、深入、強化、狠抓、提高這類的動詞。

3.確定了跟蹤驗證糾正預防措施效果原則

有證據表明措施已經完成;有證據表明措施達到落實效果;有證據表明措施落實期間該類問題沒有再發生。

(八)安全監督電子化

使安全監督“過程閉環化、行為規範化、處理自動化、資料交互化”,形成了監督資料的輸入、集成、處理和輸出的閉環,安全監督相關模組關聯,監督資料電子化(見圖11),提高了監督資料的價值。

圖11:安全品質管制網(SQM)結構示意圖

(九)自查實施過程

1.檢查單編制

全面梳理了公司自查檢查單。以局方FSOP、IOSA、各項法規政策為基礎,結合公司具體運行情況對檢查項目進行調整,刪除了不涉及項,增加了差異化運行專案,包括飛行、飛管、維修、運控、客艙、地服、貨運、物流、培訓、代理人、航站、機坪運作、車輛運行、IT、應急處置、訓練等檢查項目計1 304項,並輸入檢查單庫中。

2.自查計畫

實施二級檢查,即公司檢查、部門自查。項目包括:公司安全生產自查清單項目(對標局方)、SMS/SeMS審核專案(十項機制)、代理人檢查項目。

3.自查方式

採取現場檢查、座談、訪談、調查、查閱檔/資料/記錄等多種形式開展。

4.安全自查實施記錄

安全自查實施過程中,採用書面、電子、照片、複印等方式形成自查記錄,具可追溯性和再現性,為審核報告的編制提供基礎資訊,為結論提供客觀證據。

(十)安全自查資料輸出與評價

通過對安全監督資料的分類,運用TEM、HFACS、FSOP等分析模型和評價方法,將資料輸出轉化為精准的改進方案和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1.消除了部門與公司發現問題的倒掛現象

春秋航2016年自查發現問題2199項,較2015年同期增長35.7%。部門發現問題3770項,相比去年增加123.6%(見圖12)。

圖12:發現問題數量統計

2.透過問題看管理

參照FSOP的六個原因屬性分類法和SMS的效能評估專案,春秋航統籌了原因分類、問題類型、風險屬性,形成了安全管理的三級原因分類(見圖13,三級原因略)。

圖13:安全管理的原因分類(一、二級)

依據問題管理原因屬性的分類統計以及在部門的占比細分(見圖14、表4),有利於針對不同的原因屬性、不同的部門,有的放矢地抓住管理和監督的重點。

圖14:公司發現問題管理原因屬性分類

表4:公司發現問題管理原因屬性在各部門的占比統計

3.代理人的監督資料

隨著企業航線的不斷開拓、運行區域的不斷擴大,代理人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企業安全管控的難點和重點。基於“風險可以轉移,責任不能轉移”的原則,春秋航加大了對外站代理人的監督,2016年共發現保障航班代理人問題304個。

排前五位航站:數據略。

排前五位問題:地服代理占44%,邊檢代理占19%,安檢代理占17%,維修代理占7%,食品供應商占6%(見圖15)。

圖15:按代理人統計圖

較為嚴重的問題有艙單與實際不符、漏蓋安檢章、食品安全、攜帶違禁品登機、無證嬰兒登機等(見圖16)。

圖16:按二級過程分類統計

排前三位公司監管主體責任部門:地服、維修、物流。

對於代理人的問題收集、分類,有利於公司劃分代理人的風險等級,有利於確定監督檢查的重點和頻次,有利於落實對代理人的安全管控責任。

(十一)安全自查的績效測量

將傳統的規章符合性的監察方式,改變為識別危險和排查安全隱患的現代監督方法。通過對安全自查資料的統計、分類和挖掘,發現趨勢和規律。不良的趨勢可能是出現危險的徵兆,對其評價可能發生嚴重後果的可能性,有助於做出風險預測,從而促使企業防範風險、控制風險。

1.安全監督績效測量

為激勵自查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發揮部門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安全監督資料的分析,對發現問題的數量/品質/專案比例、不按章操作事件率、糾正預防措施有效關閉率這三個事項進行安全監督績效測量(見表5)。

表5:監督類低風險安全績效指標樣例

2016年部門發現的問題是公司加二三方發現問題的1.58倍,兩級糾正預防有效關閉率達96.52%。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實施和監督績效測量大大提高了部門自我監督的品質、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自我糾正的效果。

2.安全文化成熟度測量

建立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與評價標準,改變以往問卷形式的測評方法,將監督資料作為測量安全文化的維度之一(見圖17),更加客觀評價公司和部門安全文化的成熟度。

圖17:安全文化成熟度測量結構圖

從2016年的安全文化成熟度測評來看(見圖18),監督項目所占分值最高,獲得了實踐效果的證明和員工的認可。

圖18:安全文化測評項目分值

3.安全自查的狀態評價

用海恩法則分析2016年不安全資料發現:事故徵候∶嚴重差錯/偏差∶一般差錯/偏差+一般違章事件∶發現問題(公司+部門)=0∶17∶399∶5699(見圖19)。資料較2015年更趨於合理,說明安全關口得到進一步前移,安全管理更加透明。

圖19:2016年等級事件與問題比例

從組織和系統上分析,得出七類管理問題(見圖20,一些資料略)。

圖20:管理問題分析圖

4.整體安全狀態評價

制定安全狀態評價標準,每年開展公司和部門的半年度和年度安全狀態評價,直觀地掌握安全狀態,分別測算出不同部門的安全管理績效水準,有助於安全壓力的傳遞和管理工作的改進。

經測算和評價,2016年安全形勢整體平穩,趨勢向好,公司安全狀態處於“良好” 水準,較2015年“中等”有所提高。

(十二)自查實施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或疑惑

公司在實施自查時,與局方監管事項庫的資訊變化不能同步共用,難以即時開展,特別是一些臨時或緊急的自查事項不能及時獲取。

公司安全監察員缺少法規的系統培訓,所受培訓往往限於公司有關手冊的培訓。

局方使用的某些具體監管事項並不都有法規依據,企業在理解上可能會出現偏差,難以從符合性的角度去對照自查,需要一些必要的補充培訓,以達共識。

要求企業開展自查,在對待企業自我暴露出的問題時,應有積極的支持政策和正向激勵政策,如減免處罰、誠信加分等。

自查應循序漸進,分階段、分梯度達到不同程度的品質標準。

三、今後推廣的主要方向

(一)落實監督主體責任

進一步明確監督責任:未按規定履行監督責任,對應級擔責;發現同類問題,上級有而下級無,下級擔責;發生重大問題,事前未發現苗頭或未預警,對應級擔責。堅決消除“怠於監督、疏於監督、憚於監督”的不作為現象,積極打造理直氣壯、腰硬刀快、對違章違紀行為敢於說“不”的良好監督文化。

(二)研究監督崗位管理定位

開展監督崗位責任與能力評價的勝任度、履職效果與培訓品質的符合度、監督人員職業規劃與安全發展需求的匹配度等方面的探索;嘗試對監督人員准入、轉崗、晉升和退出管理機制的推行。

(三)完善兩級自我監督機制

開展突破監督“三難關”(即生產運行過程安全品質監督、關鍵崗位人員資質能力安全監督、管理人安全責任履行情況監督)的研究與實踐,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我監督制度,打造一支忠誠的職業化監督隊伍,形成一個各自閉環、互為支撐、資料共用的監督系統,健全一組以結果為導向和以目標為導向的安全監督績效指標。

(四)推進監督電子化升級

開發安全監督移動端,拓展電子化監控區間和範圍;補齊監督與風險、手冊、訓練、運行間的資料交互、處理與挖掘的短板。

(五)精准實施自我監督

監督重點要放在重點部門、重點過程、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上;監督績效要放在發生問題的危險源識別力、解決問題的措施有效性和措施落實效果上;監督專案要放在專業知識掌握品質、崗位能力提升品質、作風紀律建設品質、外站安全控制品質、重發問題解決品質、運行風險防範品質上。

(六)以安全生產自查經驗為基礎,推廣至其他領域

政府監督對企業來說是被動監督,這種被動監督發現的問題或多或少地會對企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企業的風險成本和名利損失也會因此增大。企業開展自查則是最直接、最有效、風險最小的手段。深入推進企業安全自查,對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形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績效測量”的管理閉環,確保SMS的持續有效,減少影響目標實現的危險因素或隱患漏洞,糾正偏離規章制度的行為,提升安全的績效水準,都具有深遠而重大的作用。

(本文曾在《中國民用航空》2017年第6期發表)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王清晨專題。

並擁有“兩個獨立、兩個參與、兩個建議”的權利(即獨立的安全監察與審核權利、獨立的安全事件調查權利;參與安全運行類手冊的制定與評審的權利、參與重要安全活動的權利;建議改進安全工作的權利、建議安全獎懲的權利);建立主任監察員/審核員負責的監督責任制,除上述授權外,其還被授予講評權與簽署權。

圖6:春秋航安全監察員/審核員證及授權

2.資質培訓

安全監察員/審核員除了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掌握安全管理領域的必要知識和技巧。

春秋航開展了安全監察員/審核員的初訓,每年還組織一次複訓。培訓專案如安全相關法規、風險管理、安全監督檢查、內部事件調查、安全績效管理、應急救援管理、IOSA知識、各專業SOP等。

3.資質檔案

記錄安全監察員/審核員的授權、培訓、履職和年度評審情況。

(四)自查計畫、頻次、範圍與內容變化

使公司、部門的自查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在《安全管理手冊》、《安全管理程式手冊》和部門工作手冊中明確規定了監督計畫、頻次、範圍與內容(見表3)。

(五)拓展發現問題管道

不僅用規章符合性方法來實施自查,還融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採取多種方式方法(見圖7),如FSOP、IOSA、安全/安保審計等,輔之以QAR監測、QACVR、酒精測試、遠端視頻、網路、音像等監控工具,監控影響安全的生產運行過程,從數量上、項目上和品質上發現更多、更深的隱患或問題,促進安全品質提升。

圖7:安全監察與審核活動示意圖

(六)建立安全監督資料庫

規範監督專案與行為,通過安全監督獲取所需資料,使資料易追溯可通用。

1.檢查單庫

參考FSOP、SMS審計單、安保審計單和IOSA檢查單,將安全/安保檢查內容結構化,包括組織機構和管理、航路監察、工程技術與維修、安保、航材、換季、停機坪、資訊安全、航食/機供品、應急處置等檢查單60多類,並實現了電子化(見圖8)。

圖8:檢查單庫截圖

2.不安全事件庫

集成安全報告資訊、運行過程持續監控資訊、專業技術操縱資訊、行業安全資訊等安全事件,並規範資訊的收集、分類、分析和應用。

3.問題項庫

統一問題項的輸出(見圖9),這有利於問題的歸類、統計、驗證和分析評價,客觀反映實際安全狀況。

圖9:問題項來源與輸出示意圖

(七)規範措施制定與跟蹤驗證過程

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和跟蹤驗證措施的評價標準,並驗證實施效果,是保證安全工作落實的重要步驟,也是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的必需環節。

1.確定監督發現問題-糾正預防措施-評審-落實-跟蹤驗證-績效測量-持續改進的主流程(見圖10)

圖10:糾正預防措施流程圖

2.確定了糾正預防措施制定與評審原則

基本要素:任務、時間、地點、人物、標準。

方法考慮:針對問題原因/誘因,從技術、培訓、規程三方面考慮,可以是:增加或改變程式;增加新的監督控制措施;增加軟硬體輔助;改進培訓;增加或改裝設備;調整人員或系統。

禁用詞彙:加強、深入、強化、狠抓、提高這類的動詞。

3.確定了跟蹤驗證糾正預防措施效果原則

有證據表明措施已經完成;有證據表明措施達到落實效果;有證據表明措施落實期間該類問題沒有再發生。

(八)安全監督電子化

使安全監督“過程閉環化、行為規範化、處理自動化、資料交互化”,形成了監督資料的輸入、集成、處理和輸出的閉環,安全監督相關模組關聯,監督資料電子化(見圖11),提高了監督資料的價值。

圖11:安全品質管制網(SQM)結構示意圖

(九)自查實施過程

1.檢查單編制

全面梳理了公司自查檢查單。以局方FSOP、IOSA、各項法規政策為基礎,結合公司具體運行情況對檢查項目進行調整,刪除了不涉及項,增加了差異化運行專案,包括飛行、飛管、維修、運控、客艙、地服、貨運、物流、培訓、代理人、航站、機坪運作、車輛運行、IT、應急處置、訓練等檢查項目計1 304項,並輸入檢查單庫中。

2.自查計畫

實施二級檢查,即公司檢查、部門自查。項目包括:公司安全生產自查清單項目(對標局方)、SMS/SeMS審核專案(十項機制)、代理人檢查項目。

3.自查方式

採取現場檢查、座談、訪談、調查、查閱檔/資料/記錄等多種形式開展。

4.安全自查實施記錄

安全自查實施過程中,採用書面、電子、照片、複印等方式形成自查記錄,具可追溯性和再現性,為審核報告的編制提供基礎資訊,為結論提供客觀證據。

(十)安全自查資料輸出與評價

通過對安全監督資料的分類,運用TEM、HFACS、FSOP等分析模型和評價方法,將資料輸出轉化為精准的改進方案和有價值的決策依據。

1.消除了部門與公司發現問題的倒掛現象

春秋航2016年自查發現問題2199項,較2015年同期增長35.7%。部門發現問題3770項,相比去年增加123.6%(見圖12)。

圖12:發現問題數量統計

2.透過問題看管理

參照FSOP的六個原因屬性分類法和SMS的效能評估專案,春秋航統籌了原因分類、問題類型、風險屬性,形成了安全管理的三級原因分類(見圖13,三級原因略)。

圖13:安全管理的原因分類(一、二級)

依據問題管理原因屬性的分類統計以及在部門的占比細分(見圖14、表4),有利於針對不同的原因屬性、不同的部門,有的放矢地抓住管理和監督的重點。

圖14:公司發現問題管理原因屬性分類

表4:公司發現問題管理原因屬性在各部門的占比統計

3.代理人的監督資料

隨著企業航線的不斷開拓、運行區域的不斷擴大,代理人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企業安全管控的難點和重點。基於“風險可以轉移,責任不能轉移”的原則,春秋航加大了對外站代理人的監督,2016年共發現保障航班代理人問題304個。

排前五位航站:數據略。

排前五位問題:地服代理占44%,邊檢代理占19%,安檢代理占17%,維修代理占7%,食品供應商占6%(見圖15)。

圖15:按代理人統計圖

較為嚴重的問題有艙單與實際不符、漏蓋安檢章、食品安全、攜帶違禁品登機、無證嬰兒登機等(見圖16)。

圖16:按二級過程分類統計

排前三位公司監管主體責任部門:地服、維修、物流。

對於代理人的問題收集、分類,有利於公司劃分代理人的風險等級,有利於確定監督檢查的重點和頻次,有利於落實對代理人的安全管控責任。

(十一)安全自查的績效測量

將傳統的規章符合性的監察方式,改變為識別危險和排查安全隱患的現代監督方法。通過對安全自查資料的統計、分類和挖掘,發現趨勢和規律。不良的趨勢可能是出現危險的徵兆,對其評價可能發生嚴重後果的可能性,有助於做出風險預測,從而促使企業防範風險、控制風險。

1.安全監督績效測量

為激勵自查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發揮部門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安全監督資料的分析,對發現問題的數量/品質/專案比例、不按章操作事件率、糾正預防措施有效關閉率這三個事項進行安全監督績效測量(見表5)。

表5:監督類低風險安全績效指標樣例

2016年部門發現的問題是公司加二三方發現問題的1.58倍,兩級糾正預防有效關閉率達96.52%。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實施和監督績效測量大大提高了部門自我監督的品質、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自我糾正的效果。

2.安全文化成熟度測量

建立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與評價標準,改變以往問卷形式的測評方法,將監督資料作為測量安全文化的維度之一(見圖17),更加客觀評價公司和部門安全文化的成熟度。

圖17:安全文化成熟度測量結構圖

從2016年的安全文化成熟度測評來看(見圖18),監督項目所占分值最高,獲得了實踐效果的證明和員工的認可。

圖18:安全文化測評項目分值

3.安全自查的狀態評價

用海恩法則分析2016年不安全資料發現:事故徵候∶嚴重差錯/偏差∶一般差錯/偏差+一般違章事件∶發現問題(公司+部門)=0∶17∶399∶5699(見圖19)。資料較2015年更趨於合理,說明安全關口得到進一步前移,安全管理更加透明。

圖19:2016年等級事件與問題比例

從組織和系統上分析,得出七類管理問題(見圖20,一些資料略)。

圖20:管理問題分析圖

4.整體安全狀態評價

制定安全狀態評價標準,每年開展公司和部門的半年度和年度安全狀態評價,直觀地掌握安全狀態,分別測算出不同部門的安全管理績效水準,有助於安全壓力的傳遞和管理工作的改進。

經測算和評價,2016年安全形勢整體平穩,趨勢向好,公司安全狀態處於“良好” 水準,較2015年“中等”有所提高。

(十二)自查實施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或疑惑

公司在實施自查時,與局方監管事項庫的資訊變化不能同步共用,難以即時開展,特別是一些臨時或緊急的自查事項不能及時獲取。

公司安全監察員缺少法規的系統培訓,所受培訓往往限於公司有關手冊的培訓。

局方使用的某些具體監管事項並不都有法規依據,企業在理解上可能會出現偏差,難以從符合性的角度去對照自查,需要一些必要的補充培訓,以達共識。

要求企業開展自查,在對待企業自我暴露出的問題時,應有積極的支持政策和正向激勵政策,如減免處罰、誠信加分等。

自查應循序漸進,分階段、分梯度達到不同程度的品質標準。

三、今後推廣的主要方向

(一)落實監督主體責任

進一步明確監督責任:未按規定履行監督責任,對應級擔責;發現同類問題,上級有而下級無,下級擔責;發生重大問題,事前未發現苗頭或未預警,對應級擔責。堅決消除“怠於監督、疏於監督、憚於監督”的不作為現象,積極打造理直氣壯、腰硬刀快、對違章違紀行為敢於說“不”的良好監督文化。

(二)研究監督崗位管理定位

開展監督崗位責任與能力評價的勝任度、履職效果與培訓品質的符合度、監督人員職業規劃與安全發展需求的匹配度等方面的探索;嘗試對監督人員准入、轉崗、晉升和退出管理機制的推行。

(三)完善兩級自我監督機制

開展突破監督“三難關”(即生產運行過程安全品質監督、關鍵崗位人員資質能力安全監督、管理人安全責任履行情況監督)的研究與實踐,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我監督制度,打造一支忠誠的職業化監督隊伍,形成一個各自閉環、互為支撐、資料共用的監督系統,健全一組以結果為導向和以目標為導向的安全監督績效指標。

(四)推進監督電子化升級

開發安全監督移動端,拓展電子化監控區間和範圍;補齊監督與風險、手冊、訓練、運行間的資料交互、處理與挖掘的短板。

(五)精准實施自我監督

監督重點要放在重點部門、重點過程、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上;監督績效要放在發生問題的危險源識別力、解決問題的措施有效性和措施落實效果上;監督專案要放在專業知識掌握品質、崗位能力提升品質、作風紀律建設品質、外站安全控制品質、重發問題解決品質、運行風險防範品質上。

(六)以安全生產自查經驗為基礎,推廣至其他領域

政府監督對企業來說是被動監督,這種被動監督發現的問題或多或少地會對企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企業的風險成本和名利損失也會因此增大。企業開展自查則是最直接、最有效、風險最小的手段。深入推進企業安全自查,對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主體責任,形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績效測量”的管理閉環,確保SMS的持續有效,減少影響目標實現的危險因素或隱患漏洞,糾正偏離規章制度的行為,提升安全的績效水準,都具有深遠而重大的作用。

(本文曾在《中國民用航空》2017年第6期發表)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王清晨專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