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人間真情|沙正宏:牽 掛

八十年代初, 我應徵到湘西海軍某部服役。 在此之前, 我沒出過遠門, 沒離開過父母。

體檢、政審過後, 就是換裝。 看到我穿著一身嶄新稍大的軍裝回來,

母親高興得不得了。 但我隱隱約約地感到母親有些不安。

幾天後, 新兵啟程。 臨行前, 我努力控制著不讓眼淚流下來, 怕母親擔心, 可再怎麼努力, 感情的閘門還是在我踏上車門的那一瞬間被打開。 母親躲在一個角落, 早已經哭成了淚人。

兒行千里母擔憂。 隨著我的遠離, 母親就多了幾份牽掛。

那個年月, 沒有電話, 更沒有網路。 我堅持十天半個月給家裡寫封信, 服役的五年裡, 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變, 每年二、三十封書信多少對我家人、尤其是母親思兒之情是種慰藉吧!即使這樣, 父親在來信中說, 一到過中秋、春節, 母親就要哭上兩場, 非要父親寫信問問:在那麼遠的地方水土服不?吃得慣不?夜裡睡覺還蹬不蹬被子?有沒有人欺負?等等,

每每讀到這些, 我的鼻子酸酸的。

多年後, 單位有一個外出學習的機會, 要坐飛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回家後, 我把出差學習的消息告訴了母親。 她很爽快地說:“那一定得去!”

一周的學習, 眨眼功夫就結束了。 待我回到家, 父親給我說, 母親生病住院了。 到醫院後, 哥哥告訴我, 我走的第二天, 母親就不好受。 住院的幾天裡, 時不時的問我什麼時候回來。 嫂子斷定說, 母親生病純碎和我的外出有關。

家有老人, 不可遠行。 所以, 從那以後, 我很少外出。

不知不覺中, 父母親慢慢老去, 老人都已八十上下。 父親除血壓高、冠心病等老年症狀外, 身體還算硬朗。 母親蒼老的太快, 身體虛弱且多病, 一年到頭, 沒有幾天好受的光景。

不光耳朵背, 記性也大不從前。

在我的印象中, 母親的記性好的不得了, 不光是我們兄妹, 包括孫子、孫女、外孫女的生日都能記得清清楚楚, 左鄰右舍多年前的事情也能說的一點不差。 可現在, 有些事、有些話在她跟前說了十遍或更多, 幾天後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有時我就會為母親的記性有這麼大的變化很納悶。

由於每天要上下班, 一般選在週末買些蛋糕、香蕉等軟和東西去看望老人, 父親牙口不好, 母親喜歡吃甜食。 記得秋季秸稈禁燒期間, 每天晚上值班要到很晚。 十多天以後回家時, 母親說, 你有十六天沒有回家了。 我算了算, 從上次回家正好是十六天。

我驚訝了。 為甚這次記得這麼清, 這是我記憶力逐漸衰退的老娘嗎!

我住在街道, 父母住鄉下。 每天晚上臨睡前, 我都把手機的鈴聲打開, 擔心老人夜裡有急事叫我。 我知道, 要是由於自己的一時疏忽, 萬一老人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又聯繫不上你, 那可不就是腸子悔青的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