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聞一鍋燴」一顆小行星將以“很近距離”掠過地球丨大同府衙修復項目完成房屋徵收

一顆小行星將以“很近距離”掠過地球

據新華社 一顆相對較大、直徑約650米的近地小行星將以近180萬公里的距離於4月中旬“擦”過地球, 這是13年來此等大小或更大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一次。

據美國航天局近日發佈的消息, 這顆編號為2014 JO25的小行星於2014年5月被發現, 目前估計它將於4月19日以4.6倍的地月距離掠過地球 歷經百年、千年依然矗立在大同大地上的塞外古長城, 正日益受到海內外關注, 古長城旅遊公路建設暨綜合開發是全面保護、系統發掘其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關鍵。 昨日下午, 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彥平主持召開市政府辦公會,

專題研究古長城旅遊公路建設及綠化等事宜, 他要求快速推進項目, 力爭在本月開工建設, 沿線綠化同步展開, 年內基本建成, 真正帶動全域旅遊, 拉動沿線經濟發展, 推動農民脫貧致富。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振國, 副市長馬安全等參加辦公會。

大同古長城旅遊公路項目起點位於天鎮縣新平堡鎮平遠頭村, 終點位於左雲縣三屯鄉二十邊村, 貫通天鎮縣、陽高縣、新榮區、南郊區、左雲縣, 主線建設里程長153.809公里, 20條支線全長97.172公里, 專案總投資8.082億元。 目前, 項目已完成工可編制、立項審批和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審批等工作, 各項專項評估正在推進。 會議聽取了專案建設和沿線綠化規劃的詳細彙報,

並研究了組織領導、規劃完善、資金籌措、職責分工等具體事項, 確定了各節點工作完成時限。

馬彥平強調, 古長城旅遊路既是綠色生態旅遊路、產業扶貧路, 也是發展長城經濟帶的黃金通道, 更是保護幽遠蒼涼塞外古長城的有益舉措。 要深刻認識建設古長城旅遊公路的重大意義, 高度重視, 統一思想, 積極發揮投資對穩增長促轉型的作用, 讓公路沿線成千上萬百姓因旅遊公路的暢通脫貧致富, 讓大同的旅遊業錦上添花、縣域經濟蓬勃發展。

馬彥平要求, 要快速推進專案建設, 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儘快完善項目建設方案, 進一步明確公路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財政、水利、國土、環保、水務、林業、文物等部門密切配合,

主要領導親自抓, 依法合規積極推進專案各項前期工作;要依法依規籌措資金;涉及到的5個縣區積極超前開展工作, 力促專案4月開工建設。 要深入挖掘古長城旅遊路的內涵, 統籌考慮, 通盤謀劃, 進一步完善專案規劃, 將古長城的保護與弘揚、挖掘、開發其歷史文化價值結合起來, 將旅遊要素整合串聯起來, 留足旅遊產業未來發展空間, 加快發展旅遊產業, 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要精心組織, 成立工作領導組, 協調督導各項工作落實。 要抓緊深入推進古長城旅遊路的綠化規劃等前期工作, 有點有面, 分層次、分區域儘快形成綠化施工設計方案, 各縣區要主動靠前參與規劃, 積極謀劃狠抓落實, 確保古長城旅遊路的效應發揮到極致。

南郊區春耕備耕科技唱主角

大同日報訊 “以往種地全憑老經驗, 聽專家講了測土配方施肥, 才知道這地不能瞎補。 ”日前, 南郊區西韓嶺鄉仝家灣村村民郭亮參加了區裡組織的農技培訓課程後獲益匪淺。

大同府衙修復項目完成房屋徵收

大同日報訊 昨日記者從城區房屋徵收與補償總指揮部獲悉, 大同府衙修復專案房屋徵收工作已圓滿完成。

據史料記載, 大同府衙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大同府同知陳則創建, 位於大同古城西北隅, 清遠街北側大同一中原校址。 府衙保護修復專案南起清遠街, 北至西箭道街, 東至大皮巷, 西至二府巷, 包括府衙、經歷署、雲中書院、開化寺等。 該專案是我市“雙環行動”中12個環古城行動專案中的一項,

也是我市古城保護修復中的地標性建築, 共涉及西箭道4號院1、2、3號樓164戶住宅的徵收。

城區從3月12日起對大同府衙修復項目涉征的房屋進行徵收, 於3月31日圓滿完成。 在短時間內完成該專案的徵收工作, 得益於城區房屋徵收一線工作者攻堅克難、加班加點的努力, 也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 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