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高安全教育意識保障幼兒健康成長

自2011年以來, 國家先後實施了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 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 極大地改善了辦園條件, 為幼兒的安全提供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但是, 幼兒意外事故卻時有發生。 調查研究表明, 幼兒發生意外事故的原因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教師缺乏安全意識。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 好奇心和好模仿是幼兒突出的行為特徵, 他們對那些新鮮的、特殊的、神秘的事物都會做出積極的反映, 什麼都想摸摸, 什麼都想問問, 越是不讓他們接觸的東西,

他們越想接觸, 對一切感興趣的事都想去試探一下, 但又缺乏一定的生活知識和安全常識。 因此, 幼稚園要加強安全教育, 提高教師的安全教育意識, 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識教育,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一、加強日常安全教育, 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一)善於在區域活動中教育幼兒避開危險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 水、火、電這些對幼兒而言都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 在日常的區域活動中就要抓住時機告訴幼兒不玩火, 不要在離水邊太近的地方玩;不能玩電插頭和插座, 不能擺弄電器;下雨時要避免遭受雷擊, 不要在大樹下避雨, 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曠的高地上行走;不亂往嘴裡放東西, 以免中毒等。

(二)通過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讓幼兒瞭解更多的安全規則。 教師要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 請幼兒自己來區分哪些是安全的, 哪些是危險的。 製作圖片時要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 力求使體現安全的圖片和體現危險的圖片形成鮮明的對比,

讓幼兒一目了然。 還可以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更多的安全規則, 如交通規則、遊戲規則等, 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 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

(三)説明孩子正確認識現實生活。 要讓孩子意識到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危險現象, 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案例, 讓孩子知道因為相信陌生人的謊話或受物質引誘, 遭遇拐賣的事件時有發生, 深人淺出地向孩子說明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培養孩子的自我防範意識。

(四)利用突發事件有意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 如有些幼兒經常流鼻血, 遇到這種情況, 幼兒一定會驚惶失措地跑來向老師求助, 教師要抓住這絕好時機, 向他們演示正確的處理方法,

先把頭向後仰, 用乾淨的軟紙或藥棉堵住鼻孔, 再用冷水敷腦門, 安靜待一會兒, 不要亂動。 孩子們圍在教師身邊親眼目睹了事情的處理經過, 以後再流鼻血時, 他們就會自己處理了。

二、家園合作共育, 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稚園重要的合作夥伴,

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 爭取家長的理解, 支持和主動參與, 並積極支持, 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 針對現代家庭對幼兒溺愛過度的特點, 我們要提醒家長讓幼兒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過分溺愛一手包辦, 影響幼兒能力的發展。 平日工作中, 教師通過家長園地、開家長會、與家長個別交談等方式讓家長瞭解對幼兒過分溺愛行為的危害, 讓家長知道, 幫孩子做越多的事情, 越是限制了幼兒的發展能力。 同時, 讓家長瞭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鼓勵並指導幼兒嘗試自理、自立, 防止過渡的保護和一手包辦, 尊重和培養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性, 在家園共育中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三、結合生活實際,利用故事和表演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結合生活實際把安全教育融入常規教學活動中,是幼稚園教學與管理的重要職責。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人手,利用故事《大家在一起》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要和大家在一起。利用自編故事“找回家”,教育幼兒若萬一走失,要膽大、心細,記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及周圍明顯的建築特徵,用向員警叔叔求援等辦法,激發幼兒脫險自救。

總之,幼兒的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需要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要善於抓住教育契機,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與良好行為習慣。同時,要調動社區、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安全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三、結合生活實際,利用故事和表演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結合生活實際把安全教育融入常規教學活動中,是幼稚園教學與管理的重要職責。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人手,利用故事《大家在一起》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要和大家在一起。利用自編故事“找回家”,教育幼兒若萬一走失,要膽大、心細,記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及周圍明顯的建築特徵,用向員警叔叔求援等辦法,激發幼兒脫險自救。

總之,幼兒的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需要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要善於抓住教育契機,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與良好行為習慣。同時,要調動社區、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安全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