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身游銀闕珠宮,俯瞰積氣濛濛”—來之不易的幾張狼牙山雪景照片

拍到狼牙山雪景, 實在是一種奢望。 雪小了, 沒什麼意思。 雪大了, 不是上不了山, 而是你根本到不了狼牙山跟前。 從易縣城到狼牙山80華里, 在積雪的公路上, 你根本不敢開。 更何況還有幾個坡度較大的上坡。

拍到狼牙山雪景, 實在是一種機緣巧合。 2015年11月25日, 一場提前來到的大雪鋪天蓋地。 因為氣溫較高, 公路上的積雪很快融化。 雪後第二天早晨, 我和高老師原本打算去紫荊關拍雪景, 當汽車開到上陳驛時, 我從微信朋友圈兒中看到有人發上來狼牙山山頂的雪景照片, 那種震撼人心的美, 立刻喚醒我深藏多年拍攝狼牙山雪景的欲望。

這場雪來得早, 公路上的雪化了, 山頂還有厚厚的積雪。 這樣的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啊!

於是乎, 我們立刻調轉車頭奔向狼牙山。

狼牙山景區的纜車正好也開著, 中凱集團負責人特許我們免費乘坐。 8點53分, 我們下了纜車, 拍到第一張照片。

從棋盤坨到山頂的木棧道也是這一年夏天剛剛竣工投入使用, 這也為我們輕鬆登頂創造了有利條件。

狼牙山不僅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還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茂密的樹木上掛滿積雪, 我們走在這樣的林間步道上, 真有一種“身游銀闕珠宮”的感覺。

透過交映的疏條, 回望山下, 薄霧尚未散去。

白雪覆蓋大地, 一片蒼茫。

薄霧籠罩山間, 伴有嫋嫋炊煙, 真個是“俯瞰積氣濛濛”!

在通往棋盤坨的路上, 樹木高大, 橫柯上蔽,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仙人橋上,有一棵橡樹,葉子通紅的還沒落盡。紅妝素裹,有沒有?

仙人橋上的雪地只有一行腳印,那是我自己的。

棋盤坨的大廟,又是一種“紅妝素裹”的感覺。

山上氣溫極低,起碼零下十幾度。拍到這裡,我的右手食指已被凍的麻木僵直,把我嚇壞了。趕緊停下拍攝,把手指送入口中取暖。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雖是初冬,狼牙山的景象原本還在深秋,很多葉子還長在樹上。這些通紅的或金黃的葉子為狼牙山的雪景增添了不可多得的亮色。

開闊處,我們會不經意的看向山下,那些土坡丘陵上的層層梯田,此刻形成美麗的曲線,異常清晰。

陽光照在懸崖上,產生局部光的效果,立刻生動起來。

越過山脊,可以看到遠山水墨般的畫面效果。

天邊尚有一片金黃,河裡的水閃著亮光。

木棧道上的雪早已被景區的員工清掃過了,我們在感到方便的同時,也不免有一點點遺憾。

在登頂的路上,我們邊走邊拍,生怕錯過一路的美景。

此刻,每一個角度的畫面都是前所未有,見所未見。

這天,好在是個大晴天。白雪映襯藍天更加難得。

在陽光和藍天下,雪顯得更白。

掛在枝條上的冰雪晶瑩剔透。

狼牙山中凱集團負責人擔心我們的安全,還專門派了兩個小夥子跟隨相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越往上走雪越大,溫度反倒感覺不那麼低了。我們擔心雪會快速融化,倒希望天氣再冷些好。

我們一直處在興奮之中,看到的景象仿佛在夢中。

這兩位就是在棧道上鏟雪的師傅,這麼冷的天,實在辛苦了!

我們走的很快,已經不再感到冷了。

這麼早,居然有人從山上走下來。

再回首,視野更廣,山下的東西水村就在眼前。

腳下的積雪“咯吱咯吱”的響,一種莫名的愜意。

近處的狼牙山犬牙交錯,與周圍的山體形狀大不相同。如果說四周的山有太行的雄峻,那麼狼牙山確實有黃山般的清秀。

很快,狼牙山紀念塔就在眼前了。

棋盤坨的那棵2800年樹齡的古柏

回頭望,便可以看到更多的層次了。

這是一種“置身直在重霄上”的奇妙感受。

東西水村雪景俯瞰

視野再放大一些看

這不也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嗎?

通往仙界,是的,你不會懷疑這便是通往仙界之路。

越上越高,景觀越奇。

來吧,留個影,這背景不好遇到哦!

離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更近了,塔上的字都看的清清楚楚。

這場雪,應該叫“秋天的雪”吧。

2015年的這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了些。

雪中的紀念塔更加莊嚴肅穆了。

忽然想到金聖歎的訣別詩:“老天何故惜金郎?萬里江山做孝堂。日出東方來祭奠,家家戶戶淚汪汪”。五勇士紀念塔則更顯得氣貫長虹、更加慷慨悲壯!

通往紀念塔的路上,好似天地張掛的白幡。

那潔白的雪啊,那聖潔的情!

這是浩浩晴天的白瑜,還是沉沉海底的珊瑚?

通往聖潔天堂的門戶

銀闕珠宮?這不就是嗎?

高老師,留個影吧!

平時還真沒注意過,狼牙山頂還有幾棵松樹。

陳毅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樹木被大雪壓彎了枝條。

紀念塔正面照。

露出來“狼山競秀”四個大字

紀念塔正前方,山頂上正好有五塊石頭,是為五勇士預備的座位嗎?

這條小路還沒人走過,雪地上一個腳印都沒有呢。

已是懸崖百丈冰

山原瑞雪

“千樹萬樹梨花開”?雪太大了,壓彎了樹枝,早已沒有了梨花盛開的感覺。

為什麼狼牙山是分隔號條,遠山都是橫線條?

怪不得說“郎山不與亂山連,自插芙蓉列紫煙。”果然就是不一樣。

狼牙山峭壁千仞,怪石嶙峋

我叫它“米芾拜石”,像不像?

危崖掛雪

冰花耀目

冰花炫彩

一直拍到下午三點,沒有休息,沒有吃飯,實在太累了。雖然有點戀戀不捨,但我們還是決定下山了。為了這個決定,我們一直後悔到現在,為什麼不再堅持一會兒?夕陽下的雪山會更加壯麗啊!

撰文攝影 于正萬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仙人橋上,有一棵橡樹,葉子通紅的還沒落盡。紅妝素裹,有沒有?

仙人橋上的雪地只有一行腳印,那是我自己的。

棋盤坨的大廟,又是一種“紅妝素裹”的感覺。

山上氣溫極低,起碼零下十幾度。拍到這裡,我的右手食指已被凍的麻木僵直,把我嚇壞了。趕緊停下拍攝,把手指送入口中取暖。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雖是初冬,狼牙山的景象原本還在深秋,很多葉子還長在樹上。這些通紅的或金黃的葉子為狼牙山的雪景增添了不可多得的亮色。

開闊處,我們會不經意的看向山下,那些土坡丘陵上的層層梯田,此刻形成美麗的曲線,異常清晰。

陽光照在懸崖上,產生局部光的效果,立刻生動起來。

越過山脊,可以看到遠山水墨般的畫面效果。

天邊尚有一片金黃,河裡的水閃著亮光。

木棧道上的雪早已被景區的員工清掃過了,我們在感到方便的同時,也不免有一點點遺憾。

在登頂的路上,我們邊走邊拍,生怕錯過一路的美景。

此刻,每一個角度的畫面都是前所未有,見所未見。

這天,好在是個大晴天。白雪映襯藍天更加難得。

在陽光和藍天下,雪顯得更白。

掛在枝條上的冰雪晶瑩剔透。

狼牙山中凱集團負責人擔心我們的安全,還專門派了兩個小夥子跟隨相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越往上走雪越大,溫度反倒感覺不那麼低了。我們擔心雪會快速融化,倒希望天氣再冷些好。

我們一直處在興奮之中,看到的景象仿佛在夢中。

這兩位就是在棧道上鏟雪的師傅,這麼冷的天,實在辛苦了!

我們走的很快,已經不再感到冷了。

這麼早,居然有人從山上走下來。

再回首,視野更廣,山下的東西水村就在眼前。

腳下的積雪“咯吱咯吱”的響,一種莫名的愜意。

近處的狼牙山犬牙交錯,與周圍的山體形狀大不相同。如果說四周的山有太行的雄峻,那麼狼牙山確實有黃山般的清秀。

很快,狼牙山紀念塔就在眼前了。

棋盤坨的那棵2800年樹齡的古柏

回頭望,便可以看到更多的層次了。

這是一種“置身直在重霄上”的奇妙感受。

東西水村雪景俯瞰

視野再放大一些看

這不也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嗎?

通往仙界,是的,你不會懷疑這便是通往仙界之路。

越上越高,景觀越奇。

來吧,留個影,這背景不好遇到哦!

離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更近了,塔上的字都看的清清楚楚。

這場雪,應該叫“秋天的雪”吧。

2015年的這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早了些。

雪中的紀念塔更加莊嚴肅穆了。

忽然想到金聖歎的訣別詩:“老天何故惜金郎?萬里江山做孝堂。日出東方來祭奠,家家戶戶淚汪汪”。五勇士紀念塔則更顯得氣貫長虹、更加慷慨悲壯!

通往紀念塔的路上,好似天地張掛的白幡。

那潔白的雪啊,那聖潔的情!

這是浩浩晴天的白瑜,還是沉沉海底的珊瑚?

通往聖潔天堂的門戶

銀闕珠宮?這不就是嗎?

高老師,留個影吧!

平時還真沒注意過,狼牙山頂還有幾棵松樹。

陳毅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樹木被大雪壓彎了枝條。

紀念塔正面照。

露出來“狼山競秀”四個大字

紀念塔正前方,山頂上正好有五塊石頭,是為五勇士預備的座位嗎?

這條小路還沒人走過,雪地上一個腳印都沒有呢。

已是懸崖百丈冰

山原瑞雪

“千樹萬樹梨花開”?雪太大了,壓彎了樹枝,早已沒有了梨花盛開的感覺。

為什麼狼牙山是分隔號條,遠山都是橫線條?

怪不得說“郎山不與亂山連,自插芙蓉列紫煙。”果然就是不一樣。

狼牙山峭壁千仞,怪石嶙峋

我叫它“米芾拜石”,像不像?

危崖掛雪

冰花耀目

冰花炫彩

一直拍到下午三點,沒有休息,沒有吃飯,實在太累了。雖然有點戀戀不捨,但我們還是決定下山了。為了這個決定,我們一直後悔到現在,為什麼不再堅持一會兒?夕陽下的雪山會更加壯麗啊!

撰文攝影 于正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