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YouTube與三大唱片公司巨頭簽訂協定,明年開始聽歌要收錢?

而日前美國媒體Bloomberg報導指, YouTube與國際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環球唱片)及Sony簽訂展期協定, 一方面承諾加強監管用戶上傳受版權保護的歌曲, 另一方面為明年初推出的收費音樂服務鋪路。

環球音樂集團就此表示, 這次與YouTube合作能為藝人帶來更大自由度及更好收入。 雖然Sony同樣與YouTube簽訂協定, 但位於東京的總部則拒絕回應。 除了環球音樂及Sony Music外, 華納唱片在今年5月同樣有簽訂這份協議。

YouTube當前被視作其中一個免費收聽音樂平臺, 海外黨們也都習慣隨便輸入關鍵字然後讓它隨機播放, 甚至有很多網友整合出不同類型音樂的播放清單;即使有廣告出現亦“處之泰然”。

雖然用法非常方便, 但YouTube監察影片內容是否侵權經常遭唱片公司詬病。 可是基於YouTube的普及程度相當廣泛, 所以唱片公司才不至將MV下架。

報導指YouTube的母公司Goolge一直想打入收費串流音樂平臺, 所以透過上述舉動鋪路;亦有消息指YouTube將劃分收費和免費內容, 部份歌曲及MV必須付費才能收聽、收看。

【百科】

EVO是什麼?

其實Google並非第一次與各大唱片公司合作, 如果喜歡歐美流行曲的讀者都會留意到, 大部份的官方MV角落都有“VEVO”的浮水印, 這就是Google與其他唱片組成的合資公司, 廣告收入亦會與Google共用。

參與VEVO的唱片公司有:環球、Sony Music、EMI、華納、Abu Dhabi Media。

簡單來說, VEVO就是專注音樂的YouTube, 這個平臺除了有MV, 還有一些歌手訪談或製作花絮等等。 但VEVO暫時仍未開放全球服務, 目前只開放美國、加拿大、英國、波蘭、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以及巴西等地區。

——在異國他鄉,

用什麼APP聽歌

在歐美國家, 通常只要是涉及版權的內容, 註冊會員或付費就是少不了的事情。

比如在美國看美劇, 就得按照當地的規定, 不能希望輕易找到海量的免費資源, 聽歌也是一個道理。

很多童鞋發現出國之後以前的QQ音樂、蝦米之類的音樂聽不了非中文歌, 最多能聽到之前下載下來的歌曲。 那麼, 留學生該如何掌握正確的聽音姿勢?

#善用國外如Spotify音樂App

Spotify、Youtube

其實花費用幾美元換回高品質的好音樂很值得, 而且美國很多App真的很好用, Spotify就是其中一款。 而且如果實在不想付費, 也可以用Spotify聽歌的呀, 怎麼聽, 我們來說一下。

Spotify

打開Spotify, 註冊好用戶名, 設定好密碼後就可以聽歌了。 不過這個聽歌有點類似國內豆瓣FM,

電臺性質, 不能自己選擇歌手和歌曲, 跟著聽就是。

一般情況, Spotify的會員是7.99美元/月, 遇到促銷的時候有1.99美元/3個月, 超級划算, 還支持下載後離線聽歌。 Spotify上的中文歌不多, 只聽中文歌的可以不考慮Spotify。

Spotify 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呢?

第一是其“推薦”功能, 可以說是相當精准, 相信背後的團隊花了不少時間在演算法的研究上。

其中每週一更新的“Discover Weekly”, 會有為你而設的獨家Playlist, 根據你最近聆聽的音樂而推算你會喜歡的音樂, 是不少Spotify使用者最喜愛的功能。

Youtube

雖說Youtube被傳將推出收費音樂服務,但是資源豐富程度目前仍是無與倫比。

在美國用了很久Youtube後就能明白為什麼國內優酷想要趕超Youtube還得努力啊,不說別的,我覺得Youtube上的廣告都挺好看的(除了汽車的以外)。而且就連廣告都支持5秒跳轉,關鍵是不用會員就有此功能哦,不然在國內看個視頻前還要過濾如此長的廣告,還沒開始看就累了。

其實Youtube上的資源很豐富,就包括各種音訊、MV資源。不過缺點就是需要在Wifi的支援下,不然流量走得也是夠心疼的。

Youtube

雖說Youtube被傳將推出收費音樂服務,但是資源豐富程度目前仍是無與倫比。

在美國用了很久Youtube後就能明白為什麼國內優酷想要趕超Youtube還得努力啊,不說別的,我覺得Youtube上的廣告都挺好看的(除了汽車的以外)。而且就連廣告都支持5秒跳轉,關鍵是不用會員就有此功能哦,不然在國內看個視頻前還要過濾如此長的廣告,還沒開始看就累了。

其實Youtube上的資源很豐富,就包括各種音訊、MV資源。不過缺點就是需要在Wifi的支援下,不然流量走得也是夠心疼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