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桂花樹有哪些常見病蟲害

桂花的品種很多, 常見的有四種: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 果實為紫黑色核果, 俗稱桂子。

桂花常見的病害大都發生在葉部, 主要有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 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 削弱植株生長勢, 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因此種地網整理了桂花樹褐斑病、枯斑病和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以下詳細列舉出來供網友們參考。

桂花褐斑病的危害:

桂花褐斑病發病初期, 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 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 直徑2至10mm, 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 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 病斑週邊有一黃色暈圈。 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 老葉比嫩葉易感病。 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 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 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的危害:

桂花枯斑病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 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 在發病初期, 桂花樹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 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 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 邊緣為深褐色。 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 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 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

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於發病。 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的危害:

桂花炭疽病該病侵染桂花葉片。 在發病初期, 桂花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 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

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 邊緣有紅褐色環圈。 在潮濕的條件下, 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 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 由風雨傳播。

桂花病害的防治方法:

1、以下病害的防治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

如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 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

2、加強桂花樹的管理。 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適宜, 以便通風透光, 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3、在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 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

4、在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桂花樹蟲害的防治方法:

一般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坐(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週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桂花樹蟲害的防治方法:

一般桂花的主要蟲害是蟎,俗稱紅蜘蛛。一旦發現發病,應立即處置,可用蟎蟲清,蚜蟎殺,三坐(唑)錫進行葉面噴霧。要將葉片的正反面都均勻的噴到。每週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