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黟縣亮點工作頻現

近日, 黟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閉幕。 今年一年, 黟縣做了哪些事?政府工作報告曬出了怎樣的成績單?記者帶您一同去看一看。

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

初步測算, 2017年, 黟縣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7億元、增長8%, 財政收入4.6億元、增長7%,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增長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億元、增長12%, 遊客接待160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22.4億元, 分別增長11.3%、11.5%, 外貿進出口總額3058萬美元、增長10%,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14元、增長8.5%,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4元、增長9%, 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2.5∶40.5∶47, 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改革開放激發新活力

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田川模式”“星光試點”經驗在全縣推廣, 有農、清野、友和、綠峰四大產業聯合體成功培育, 土地流轉6.7萬畝, 流轉率達65%。 獲批全省唯一的農業保險轉型升級試點縣,

典型經驗做法被省政府通報表揚。 創新構建“政銀保”農業貸款多方合作體系, 新增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3家。 “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落地, 仲介服務清單、公共服務清單公佈實施。 旅遊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安全生產巡查制度進一步完善。 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服務標準化、監管智慧化目標基本實現, 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投入使用。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完成並軌, 縣屬重點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探索實施。 供銷社改革深入展開, 社有資產效益明顯提升。 公立醫院債務化解取得實效, 分級診療制度穩步實行。 “兩中心、一網站”建成運行, 電子商務進農村基本實現全覆蓋。
“一帶一路昂揚在途”大型跨國文化交流活動在西遞啟動, 國際山地車公開賽躋身“國家體育旅遊十佳精品賽事”, 國際鄉村攝影大展、寫生藝術節、中國黃山超級越野賽、徒步露營大會等系列活動成功舉辦, 對外開放度和吸引力進一步提升。

專案建設取得新進展

深入開展“重點專案建設提升年”和“雙百會戰”活動。 東榕酒店、關麓書香小鎮等專案開工建設, 宏村藝術小鎮、旺榮電子(二期)等項目提速快進, 沃閣驛墅酒店、韓村(楠瑪)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專案順利建成。 8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0.5億元、增長9%。 謀劃儲備“大新專”專案85個, 向上爭取資金8億元。 與黃山學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簽訂合作項目10個。 編制《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

堅持招大引強、精准招商, 全年新簽宜駐黟城、南山小鎮等項目50個, 到位資金9.5億元、增長18.8%, 實際利用外資1618萬美元、增長10.7%。

產業質效獲得新提升

出臺《貫徹落實省政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意見的實施辦法》等系列檔, 設立專項產業扶持資金1420萬元, 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提升。 農業轉型步伐加快。 培育省、市級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8家, 新增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1家、示範家庭農場3家。 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2000畝, 開展茶葉機采1.5萬畝, 實現產值2.3億元, 獲評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最美茶鄉。 發展優質糧油2.4萬畝, 建設高標準蔬菜基地260畝。 飼養皖南花豬及其商品豬3.2萬頭、黃山黑雞30萬羽, 創建國家、省畜禽規模化標準示範場各1個。

發展特色經濟林1223畝, 建成林下示範專案5個。 黟縣香榧登記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塘壩清淤擴挖108口、溝河整治50條(段)、末級渠系改造1萬畝。 休閒農業功能區建設扎實推進, 柯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工業運行總體平穩。 37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7億元、增長10%。 工業技改投入4億元、增長10%。 獲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1個、市重點科技計畫立項3個, 研發經費投入增幅居全市首位。 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民營科技企業3家。 尚義橡塑躋身國家“綠色工廠”, 旺榮電子成立全省首家精密電子元器件“院士工作站”, 省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專案申報成功。 現代服務業方興未艾。 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3.9億元、增長9%, 該縣入選首批“十三五”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西遞遺產小鎮、宏村鄉村旅遊產業園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示範園區。出臺《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自助旅遊“五個一”工程基本建成,“兩江源”徒步攝影系統正式發佈,智慧旅遊項目(二期)穩步推進,全地形車、管式滑道等參與體驗業態不斷湧現。徽黃集團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實現經營性收入6800萬元,總資產達7.8億元,入選省十大旅遊品牌企業。該縣獲評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遊目的地、省十大全域旅遊目的地,西遞景區躋身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西遞鎮入選首批省級旅遊小鎮。

城鄉面貌呈現新氣象

《黟縣空間規劃》《縣城公共服務設施綜合規劃》通過評審,縣域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東嶽山北路、江柏山路順利建成,城南片區人行道、濱河景觀帶改造提升工程如期完工。城區道路排水系統逐步完善,地下管線普查通過驗收。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深入實施,投入1.5億元保護利用古村落14個、單體古建築24處。第二批12個傳統村落項目基本竣工。宏村藝術小鎮核心區雛型初現,西遞遺產小鎮建設拉開帷幕。投入1.2億元整治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7個、中心村14個、自然村30個,省級中心村達標驗收7個。昌景黃、池黃高鐵爭取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歙黟一級公路(黟縣段)全線貫通,改造提升縣鄉公路92公里,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50.6公里,大星山體滑坡、桃源洞山體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整治,綜合交通能力穩步提升。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深化水污染防治,推行河長制,啟動二水廠取水口及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22個污水治理專案和宏村至縣城污水管網全面完工,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16家。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土壤修復工程加快實施。山地造林2310畝、森林經營10.4萬畝,新建森林長廊示範段5公里。

民生改善彰顯新成效

堅持民生優先保障,34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4.4億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拓寬就業管道,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15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低保、五保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標準繼續提高。發放保障性住房租賃補貼458戶、83.1萬元,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125戶、農村危房改造1136戶,中低收入群眾住房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啟動縣城農貿市場建設,整治老舊社區3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組建醫共體2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7萬人次、履約率達90%。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工作通過國家複查,榮獲省教育強縣稱號。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扎實推進“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集中開展“大排查”,投入2479.2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16個,實現1995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個貧困村出列。第三次農業普查基本完成。《黟縣年鑒(2015)》《鳳鳴宏村》分獲全國特等年鑒、全國優秀劇碼獎。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個。第二屆省文明縣創建成功,西遞鎮、宏村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宏村西遞景區躋身全國文明單位。

該縣入選首批“十三五”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西遞遺產小鎮、宏村鄉村旅遊產業園獲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示範園區。出臺《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自助旅遊“五個一”工程基本建成,“兩江源”徒步攝影系統正式發佈,智慧旅遊項目(二期)穩步推進,全地形車、管式滑道等參與體驗業態不斷湧現。徽黃集團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實現經營性收入6800萬元,總資產達7.8億元,入選省十大旅遊品牌企業。該縣獲評中國優秀國際鄉村旅遊目的地、省十大全域旅遊目的地,西遞景區躋身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西遞鎮入選首批省級旅遊小鎮。

城鄉面貌呈現新氣象

《黟縣空間規劃》《縣城公共服務設施綜合規劃》通過評審,縣域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東嶽山北路、江柏山路順利建成,城南片區人行道、濱河景觀帶改造提升工程如期完工。城區道路排水系統逐步完善,地下管線普查通過驗收。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深入實施,投入1.5億元保護利用古村落14個、單體古建築24處。第二批12個傳統村落項目基本竣工。宏村藝術小鎮核心區雛型初現,西遞遺產小鎮建設拉開帷幕。投入1.2億元整治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7個、中心村14個、自然村30個,省級中心村達標驗收7個。昌景黃、池黃高鐵爭取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歙黟一級公路(黟縣段)全線貫通,改造提升縣鄉公路92公里,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50.6公里,大星山體滑坡、桃源洞山體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整治,綜合交通能力穩步提升。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深化水污染防治,推行河長制,啟動二水廠取水口及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22個污水治理專案和宏村至縣城污水管網全面完工,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16家。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土壤修復工程加快實施。山地造林2310畝、森林經營10.4萬畝,新建森林長廊示範段5公里。

民生改善彰顯新成效

堅持民生優先保障,34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4.4億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拓寬就業管道,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15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低保、五保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標準繼續提高。發放保障性住房租賃補貼458戶、83.1萬元,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125戶、農村危房改造1136戶,中低收入群眾住房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啟動縣城農貿市場建設,整治老舊社區3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組建醫共體2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7萬人次、履約率達90%。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工作通過國家複查,榮獲省教育強縣稱號。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扎實推進“重精准、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集中開展“大排查”,投入2479.2萬元,實施扶貧項目116個,實現1995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個貧困村出列。第三次農業普查基本完成。《黟縣年鑒(2015)》《鳳鳴宏村》分獲全國特等年鑒、全國優秀劇碼獎。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3個。第二屆省文明縣創建成功,西遞鎮、宏村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宏村西遞景區躋身全國文明單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