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公共圖書館法》明年1月1日施行 這四類服務全免費

14日, 文化部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介紹解讀。 據悉, 該法律是國家層面公共文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律, 其中涉及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建設等舉措引發關注, 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

公共圖書館四類服務免費

《公共圖書館法》的研究制定從2008年年初正式啟動。 今年4月, 法律草案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 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經過二審, 法律於今年11月4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

正式頒佈。

據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今介紹, 《公共圖書館法》是十九大之後出臺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 也是公共文化領域繼《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之後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記者梳理發現, 早前多個省市曾相繼出臺有關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辦法》(或《管理條例》), 對公共圖書館應提供的服務做出規定, 但相對比較零散。

此次《公共圖書館法》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行、服務、管理和保障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尤其是在免費服務方面, 提到了四類:分別是文獻資訊查詢、借閱;閱覽室、自習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開放;公益性講座、閱讀推廣、培訓、展覽;國家規定的其他免費服務專案。 而在監督層面,

《公共圖書館法》規定, 公共圖書館應當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水準, 定期公告服務開展情況, 聽取讀者意見, 建立投訴管道, 完善回饋機制, 接受社會監督。

服務更貼心

公眾可參與考核

至於公共圖書館如何開展服務、服務水準如何提高等問題, 《公共圖書館法》也給出了明確規定, 並給出了考核措施。 例如, 以前不少讀者都碰到過圖書館週末、節假日不開放的情況。 《公共圖書館法》指出:公共圖書館在公休日應當開放, 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應當有開放時間。 而且應當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會公告本館的服務內容、開放時間、借閱規則等;因故閉館或者更改開放時間的, 除遇不可抗力外, 應當提前公告。

針對少年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

《公共圖書館法》也在閱讀區域方面有所設置, 一是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 並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 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 並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援,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單獨設立少年兒童圖書館;二是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 積極創造條件, 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資訊、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 並且應當根據自身條件, 為國家機關制定法律、法規、政策和開展有關問題研究, 提供文獻資訊和相關諮詢服務。

這些服務專案應該如何規範?《公共圖書館法》要求, 各級主管部門應制定公共圖書館服務規範, 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和水準進行考核。

考核應當吸收社會公眾參與。 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佈, 並作為對公共圖書館給予補貼或者獎勵等的依據。

保障讀者資訊杜絕洩露行為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在圖書館借書一般需要辦理借閱卡等, 這樣就得先登記個人資訊。 那麼, 如何保護讀者的個人資訊不被洩露呢?《公共圖書館法》做出了相關規定。

《公共圖書館法》明確指出, 公共圖書館應當妥善保護讀者的個人資訊、借閱資訊以及其他可能涉及讀者隱私的資訊, 不得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向他人提供。 如果公共圖書館及其工作人員涉嫌出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向他人提供讀者的個人資訊、借閱資訊以及其他可能涉及讀者隱私的資訊,

將由文化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沒收違法所得。

另外, 針對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資質和水準, 《公共圖書館法》也提到,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評定專業技術職稱。 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館長應當具備相應的文化水準、專業知識和組織管理能力。

鼓勵社會各界捐贈

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

針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問題, 《公共圖書館法》也給出了相關規定。 如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向公共圖書館捐贈, 並依法給予稅收優惠;境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通過捐贈方式參與境內公共圖書館建設等。

同時,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可以以捐贈者姓名、名稱命名文獻資訊專藏或者專題活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的公共圖書館,可以以捐贈者的姓名、名稱命名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館舍或者其他設施。當然,以捐贈者姓名、名稱命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符合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

另外,對於公共圖書館自身建設問題,《公共圖書館法》給出了明確說法: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採購、接受交存或者捐贈等合法方式收集文獻資訊。

專家觀點:使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有了堅強保障

在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看來,此次 《公共圖書館法》反映了依法治國在圖書館領域的新成效,“它使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有了堅強的保障。我作為一名國家圖書館人,感到特別歡欣鼓舞,這是多年期盼,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無比光榮”。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提到,這部法律在強調公共圖書館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方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提高效能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努力方向;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激發公共圖書館的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四個方面體現了改革創新。

北京大學教授、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基地主任李國新認為,《公共圖書館法》明確了今後在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基本目標和重點任務,強化了政府保障和政府責任,在設施建設、服務運行、社會化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文:上官雲 張曦)

同時,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可以以捐贈者姓名、名稱命名文獻資訊專藏或者專題活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的公共圖書館,可以以捐贈者的姓名、名稱命名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館舍或者其他設施。當然,以捐贈者姓名、名稱命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符合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

另外,對於公共圖書館自身建設問題,《公共圖書館法》給出了明確說法: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採購、接受交存或者捐贈等合法方式收集文獻資訊。

專家觀點:使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有了堅強保障

在國家圖書館館長韓永進看來,此次 《公共圖書館法》反映了依法治國在圖書館領域的新成效,“它使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有了堅強的保障。我作為一名國家圖書館人,感到特別歡欣鼓舞,這是多年期盼,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無比光榮”。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長張永新提到,這部法律在強調公共圖書館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方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提高效能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努力方向;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激發公共圖書館的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四個方面體現了改革創新。

北京大學教授、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基地主任李國新認為,《公共圖書館法》明確了今後在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基本目標和重點任務,強化了政府保障和政府責任,在設施建設、服務運行、社會化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文:上官雲 張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