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媳婦點外賣被婆婆抱怨!婆婆揚言:再叫外賣我就回老家~你怎麼看?

最近

重慶的甘女士

因為消費觀念不同

被婆婆嫌棄而煩惱

4日早上, 送了很久外賣的薛先生, 遇到了自己送外賣以來最奇葩的事:他送早餐給金科十年城社區的甘女士, 結果等了半天, 沒有等到甘女士來領早餐, 卻等到了甘女士的回復:早餐不要了, 請你吃了。

薛先生告訴記者, 他後來瞭解到, 原來是甘女士因一週三天早餐叫外賣, 結果讓婆婆非常不滿意, 當天早上又因為她叫外賣, 導致婆媳鬧了矛盾, 婆婆還給她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她再叫外賣, 自己就回老家。

最終, 甘女士連付了款的外賣也不敢要了,

只好送給外賣小哥吃。

女子叫了早餐外賣, 卻送給外賣小哥吃

4日早上9點, 外賣小哥薛先生再次給甘女士送早餐, 到了社區大門口, 他給甘女士打電話。

“我連續打了3次電話, 每次她都掛了。 ”薛先生說, 甘女士是他的一個老顧客, 平時經常叫早餐外賣。

他以前早上送到社區大門口, 都是她自己下樓來取早餐回家。

薛先生在寒風中等甘女士來取早餐。 但十多分鐘過去了, 薛先生仍沒見到甘女士下樓。 這時, 他的手機突然收到甘女士發來的一條短信:早餐不要了, 請你吃了。

“我剛好沒有吃早餐, 既然她請我吃, 我就吃了。 ”薛先生說, 大約30分鐘後, 甘女士還給他打來電話表示歉意, 說早上讓他在寒風中等久了, 並表示由於婆婆不滿她早上經常叫外賣, 當時兩人在鬧彆扭, 不方便下樓取早餐, 所以才把早餐送給他吃。

媳婦:早上照顧孩子太忙, 怕婆婆餓才點外賣

4日上午, 記者通過薛先生提供的電話聯繫上甘女士。 甘女士不是很願意說家裡的事, 經過記者多次做思想工作, 她才說一些家裡的事。

甘女士今年28歲, 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她說, 大兒子今年5歲, 在讀幼稚園, 每天早上7點20分起床, 她要給兒子穿衣, 督促他洗臉、漱口等。

“兒子早上一般吃雞蛋加麥片, 或牛奶加雞蛋。 ”甘女士說, 等自己把兒子早餐安排好, 2歲的小女兒又要起床, 自己又要給她穿衣、洗臉、漱口。 把女兒收拾俐落, 奶粉兌好給她吃, 自己馬上又要送兒子去學校。

等送了兒子回家, 差不多已經到了9點, 這時婆婆往往還沒有吃早餐。 有時忙不過來, 甘女士只好叫早餐外賣, 到家就可以和婆婆一起吃。

婆婆:你再叫外賣, 我就回老家

“老公每天開車上班晚了很堵, 於是他都提前到早上7點出門, 到了單位才吃早餐。 這樣, 她一個人就要帶兩個孩子,

非常忙碌。 ”甘女士解釋說:“婆婆已經79歲了, 由於擔心婆婆手腳不靈活出事, 便沒讓婆婆做飯, 只是在她送兒子去學校時, 婆婆照顧小女兒10到20分鐘。

甘女士說, 從今年9月開學以來, 她一周要點兩到三次早餐外賣。 雖然老公比較支持自己, 但婆婆一直都不滿意她喊早餐外賣。 “其實, 我點早餐是怕婆婆餓到了。 因為我送兒子去學校回來都差不多9點了, 再做早餐, 差不多要到9點半了。 但婆婆對此一直不理解, 最後還對我說:‘再叫外賣, 我就回老家’, 讓我好傷心。 ”

婆婆:叫外賣浪費錢, 寧願自己做飯

4日, 記者見到了帶著女兒和婆婆在社區裡散步的甘女士。

甘女士的婆婆告訴記者, 她知道媳婦為了照顧兩個孩子, 辭職專心帶孩子很辛苦。

“每天早餐都是二三十元,

太浪費錢了, 自己做耽誤不了多長時間。 ”甘女士的婆婆說, 她不挑食, 早上簡單吃點什麼都可以, “去外面點餐, 我又心疼錢, 寧願自己做。 ”

這時, 甘女士在旁邊笑著說:“媽, 我不是怕你餓著了嗎?錢用了可以賺, 你餓生病了就划不來了。 ”

丈夫:支持老婆做法, 也要兼顧母親

甘女士的老公傅先生提到老婆和母親之間為了點早餐鬧矛盾的事, 很是無奈。

傅先生說,他上班較早,而老婆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很辛苦。而母親年紀又大了,做飯困難,他夾在中間很為難。老婆也理解他,他也經常勸母親,但老人家心疼錢,很難說服。

“我還是支持老婆的做法,太累了,點早餐可以輕鬆一些。”傅先生說,但母親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多做做母親的思想工作,多勸一勸她。

專家:消費觀念不同引發婆媳矛盾

對此,重慶社會學專家譚剛強表示,甘女士與婆婆因點早餐鬧出的問題,其實是婆媳之間兩代人消費觀念不同引發的婆媳“大戰”。

譚剛強說,甘女士今年28歲,而婆婆已經79歲,兩代人之間的消費觀念相距甚遠。媳婦會緊跟潮流,喜歡新的消費模式和行為,而婆婆會守舊保持節約。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網購、提前消費,喜歡點外賣、團購等新的消費模式和行為,這些新的消費觀念與老人們提倡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相悖。

一回、兩回,老人可能覺得沒問題,但時間久了,老人就會抗拒。這也折射出兩代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性。

而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化解家庭矛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兒子要多與母親進行有效溝通。

調查

七成80後選擇點早餐外賣

八成老人選擇在家做早餐

4日,記者隨機對21名80後進行了採訪,發現有15名年輕人會選擇點外賣早餐。記者又對36名5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發現,超過25名老人不會喊早餐外賣,而選擇在家做早餐。

而陳婆婆表示,做早餐很簡單,而且花的時間也不多,可以在家自己做早餐。“年輕人主要是懶,找藉口不做早餐,想自己在早上多睡一會兒覺。其實他們可以提前一點時間起床把早餐做好。”陳婆婆說,關鍵是自己做的早餐可口多了,外賣肯定沒有自己做的好吃。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動動手指,說說你的看法!

傅先生說,他上班較早,而老婆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很辛苦。而母親年紀又大了,做飯困難,他夾在中間很為難。老婆也理解他,他也經常勸母親,但老人家心疼錢,很難說服。

“我還是支持老婆的做法,太累了,點早餐可以輕鬆一些。”傅先生說,但母親有自己的想法,我只能多做做母親的思想工作,多勸一勸她。

專家:消費觀念不同引發婆媳矛盾

對此,重慶社會學專家譚剛強表示,甘女士與婆婆因點早餐鬧出的問題,其實是婆媳之間兩代人消費觀念不同引發的婆媳“大戰”。

譚剛強說,甘女士今年28歲,而婆婆已經79歲,兩代人之間的消費觀念相距甚遠。媳婦會緊跟潮流,喜歡新的消費模式和行為,而婆婆會守舊保持節約。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網購、提前消費,喜歡點外賣、團購等新的消費模式和行為,這些新的消費觀念與老人們提倡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相悖。

一回、兩回,老人可能覺得沒問題,但時間久了,老人就會抗拒。這也折射出兩代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性。

而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化解家庭矛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兒子要多與母親進行有效溝通。

調查

七成80後選擇點早餐外賣

八成老人選擇在家做早餐

4日,記者隨機對21名80後進行了採訪,發現有15名年輕人會選擇點外賣早餐。記者又對36名5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發現,超過25名老人不會喊早餐外賣,而選擇在家做早餐。

而陳婆婆表示,做早餐很簡單,而且花的時間也不多,可以在家自己做早餐。“年輕人主要是懶,找藉口不做早餐,想自己在早上多睡一會兒覺。其實他們可以提前一點時間起床把早餐做好。”陳婆婆說,關鍵是自己做的早餐可口多了,外賣肯定沒有自己做的好吃。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動動手指,說說你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