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想知道你體內有沒有寒濕嗎?

中醫常說“百病因寒起”,

十病九寒, 而江南的冬天,

一旦離了太陽的日子,

寒濕便會無孔不入我們的身體,

導致各種疾病纏身!

如果以下情況你占兩項,

就要警惕了!

這些症狀說明了

你體內有寒濕。

那面對漫長冬季裡寒濕的侵襲,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中醫給出了內外兼顧的方法。

內服--用藥

溫法為主, 配合使用補益法、行氣法和活血法。

01

溫經散寒

針對陽氣不足、經脈受寒、血行不暢。

薦方:當歸四逆湯、陽和湯。

02

溫中祛寒

針對中焦之寒, 並兼補虛。

薦方:理中丸。

03

回陽救逆

針對陰寒重證。

薦方:四逆湯。

內服--食療

和藥物一樣, 食物也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 在冬天應適當食用一些溫性食物和苦味食物, 如刀豆、大蒜、羊肉、大棗等。

刀豆:性溫味甘, 歸胃、腎經。

芹菜:性涼味甘、微苦, 歸肝、胃二經。

羊肉:性溫味甘, 歸脾、腎經。

豬肝:性溫味甘、苦, 歸肝經。

大棗:性溫味甘, 歸脾, 胃經。

玫瑰花:性溫味甘、微苦, 歸肝、脾經。

也要減少一些寒涼食物的攝入, 如海鮮、瓜類(哈密瓜、西瓜、香蕉、梨···)等。

外用

內服的藥物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但外用的治療方式相較簡單的多了, 熱敷就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用的材料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

01

食鹽熱敷

適用:頭痛、肩周痛、腰痛、胃脘痛

將粗鹽500克, 艾葉20克炒熱, 放入布袋內。 熱敷疼痛處。

02

薑末熱敷

適用:風濕關節痛

將生薑250克,搗爛成薑末後炒熱,裝入布袋,敷患處。

03

大米熱敷

適用:痛經、腰痛

將大米500克,艾葉30克,炒熱,裝入布袋,熱敷腹部、腰骶部等。

04

鹽醋熱敷

適用:老寒腿

將粗鹽300克,薑末100克、醋20毫升,混合炒熱,用布袋裝好,熱敷下肢。

05

鵝卵石熱敷

適用:因食生冷引起的胃痛、腹痛

將兩個拳頭大小的鵝卵石加沙熱炒,放入布袋,在患處上下滾動。

注意:以上熱敷法單個部位以10至15分鐘為宜,為避免燙傷,應及時觀察皮膚有無泛紅或水泡,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

除了內服、外用,

也要注意外防,

如吹寒風、淋雨、涉水、

露宿、出汗後吹風等。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資訊,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適用:風濕關節痛

將生薑250克,搗爛成薑末後炒熱,裝入布袋,敷患處。

03

大米熱敷

適用:痛經、腰痛

將大米500克,艾葉30克,炒熱,裝入布袋,熱敷腹部、腰骶部等。

04

鹽醋熱敷

適用:老寒腿

將粗鹽300克,薑末100克、醋20毫升,混合炒熱,用布袋裝好,熱敷下肢。

05

鵝卵石熱敷

適用:因食生冷引起的胃痛、腹痛

將兩個拳頭大小的鵝卵石加沙熱炒,放入布袋,在患處上下滾動。

注意:以上熱敷法單個部位以10至15分鐘為宜,為避免燙傷,應及時觀察皮膚有無泛紅或水泡,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

除了內服、外用,

也要注意外防,

如吹寒風、淋雨、涉水、

露宿、出汗後吹風等。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資訊,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