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被“老寒腿”附體的第一批90後,你們還好嗎?

天氣寒冷時, 有些人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手腳冰涼”:腿腳不光怕冷, 氣溫低的時候甚至出現關節僵硬、疼痛。 這說明你可能被“老寒腿”附體了。

老寒腿, 病根在軟骨

膝關節由髕骨、大腿骨、小腿骨構成, 老寒腿其實是膝關節軟骨的一種退行性疾病(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病), 包括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骨刺等多種骨病。

軟骨是富含水分和蛋白質, 並且有彈性的特殊組織。 正常人在走、跑、跳的時候, 它會變形, 讓兩個骨頭之間的接觸面積更大。

人上了年紀, 軟骨就會老化、變薄, 關節液減少, 關節僵硬。 膝關節損傷後不容易恢復, 如果刺激了骨骼周圍的滑膜, 滑膜就會充血、水腫、滲出、積水, 這是產生腿痛的重要原因。

老寒腿症狀很多, 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怕冷:陰天下雨、氣候變涼時症狀加重。

疼痛:包括兩側或一側膝關節經常隱痛, 活動時加重, 休息後緩解。

僵硬:有時急性疼痛發作, 關節僵硬, 活動時有彈響聲;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 活動後稍有好轉。

無力:骨性關節炎的病人隨著年齡的加大, 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下降, 會導致無力和上下樓困難。

腫脹:老寒腿後期, 膝關節會腫大變形, 活動範圍受限, 出現持續性疼痛。

4類人的腿在遭罪

老寒腿的發病率很高, 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將近50%, 70歲以上將近80%。 老寒腿的致殘率也很高, 達到53%。

從資料和字面意思上看, “老寒腿”是一種老年病。 但臨床上醫生卻發現, 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也可能被這種病盯上。

1.肥胖人群

骨性關節炎在超重人群中的發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

而且發病年齡容易提前。 研究還發現, 肥胖病人如果將體重減少5公斤, 發病率就會減少50%。

2.用“膝蓋”工作

運動員、模特、重體力勞動者, 由於職業原因導致膝關節磨損多、損傷大, 膝蓋更容易生病。

3.更年期女性

由於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準下降, 導致關節營養下降, 容易造成損傷、出現病變, 因此更年期女性老寒腿的發病率比男性高6倍。

4.關節受過傷

膝關節受過傷, 會直接影響到軟骨。 軟骨表面不光滑, 容易提早產生磨損, 沒等到老就產生退化了。

以上四類人群, 如果出現腿沉、早起關節不靈活、膝關節反復紅腫熱痛、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等症狀, 建議去醫院做X光片檢查, 説明診斷膝關節的情況。

腿部最喜愛的保養日常

有人說, 得了老寒腿, 就要“省”著點用腿, 但這樣會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且對病情沒幫助。

其實, 要想保護好我們的膝關節, 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保暖

冬天一定要注意膝關節保暖, 但也不能裹得太厚, 以防下肢運動不便摔倒造成骨折。 可以選擇護膝保護好關節,平時如果感覺疼痛,也可以用醋或酒搓搓疼痛部位。

2.仰臥抬腿

仰臥在床上,腿微曲,抬離床面約15度,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後,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鐘,每天2~3次,能充分鍛煉膝關節。此外,游泳、慢走等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3.選對鞋

穿高跟鞋走路,對關節的損傷特別大。而減震緩衝性能好的鞋子,可以保護關節,預防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試穿時可以在平地多跳幾下,如果感覺彈性不錯、鞋底較軟,且觸地時震腳感不強,說明緩衝性能不錯。

4.少做負重活動

人在下樓時的負重能達到體重的6倍,如果再提點東西就更重了。因此,從保護關節的角度來說,骨科醫生不建議大家做爬樓梯、爬山、下蹲等增加膝關節負擔的運動。

5.學會用拐

很多老人非常排斥拐杖,覺得麻煩又顯老,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借助拐杖適當地扶一扶,對於剛開始出現關節炎症狀的人來說,有利於減輕膝關節的負重。建議出遠門時拿一根拐杖輔助行走。

可以選擇護膝保護好關節,平時如果感覺疼痛,也可以用醋或酒搓搓疼痛部位。

2.仰臥抬腿

仰臥在床上,腿微曲,抬離床面約15度,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後,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鐘,每天2~3次,能充分鍛煉膝關節。此外,游泳、慢走等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3.選對鞋

穿高跟鞋走路,對關節的損傷特別大。而減震緩衝性能好的鞋子,可以保護關節,預防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試穿時可以在平地多跳幾下,如果感覺彈性不錯、鞋底較軟,且觸地時震腳感不強,說明緩衝性能不錯。

4.少做負重活動

人在下樓時的負重能達到體重的6倍,如果再提點東西就更重了。因此,從保護關節的角度來說,骨科醫生不建議大家做爬樓梯、爬山、下蹲等增加膝關節負擔的運動。

5.學會用拐

很多老人非常排斥拐杖,覺得麻煩又顯老,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借助拐杖適當地扶一扶,對於剛開始出現關節炎症狀的人來說,有利於減輕膝關節的負重。建議出遠門時拿一根拐杖輔助行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