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遺落在阿佤山裡的原生態村落——滄源猛卡

猛卡村坐落與滄源縣猛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 地處猛角鄉西邊, 距猛角鄉政府所在27.00 公里。 是一個以傣族為主的村寨, 因優越的地理環境, 氣候濕熱, 熱帶氣候顯著, 寨子內獨木成林的景觀讓人歎為觀止。

村寨保持著原始的傣族風格建築, 杆欄描金刻花, 寺廟安然恬靜, 比起縣城周圍的傣寨更具原始特色。

相比起傣族豔麗的服飾, 猛卡村的穿著更顯淳樸, 老人們通常都是頭上裹著白布毛巾,

衣服多以天藍色、淡藍色為主, 裙裝多以黑色為主。

猛卡寨與翁丁佤族村寨一上一下之隔, 所以在房屋建造上除去民族上元素的不同,

基本建造理念完全相同, 都已樓上居住, 隔空樓底多以餵養牲畜、堆放柴火、穀物為主。 房屋前會晾曬一串串的穀物玉米, 無形中增添了一種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感覺。

猛卡寨最大的亮點就是坐落在寨子後門占地面積達六畝的榕樹群,最大樹齡已有750年。相傳天上有一對不被祝福的仙人相愛後被趕到凡間,到處尋找落腳的地方,後來他們找到了這裡,誕生了兩個孩子,孩子一落地便長出了許多鬚根變成了眼前兩顆大榕樹守護著村寨。在清晨白霧的籠罩下,在中午微光的映射下,榕樹林猶如人間一片淨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寨子周邊竹子長勢良好,全寨70%以上的農戶都掌握了竹編藤篾製品的手工技藝,也是遠近有名的藤篾製品加工工廠,來此遊客還可以參觀體驗手工製作藤篾製品。

攝影:微佤山 李江榮

猛卡寨最大的亮點就是坐落在寨子後門占地面積達六畝的榕樹群,最大樹齡已有750年。相傳天上有一對不被祝福的仙人相愛後被趕到凡間,到處尋找落腳的地方,後來他們找到了這裡,誕生了兩個孩子,孩子一落地便長出了許多鬚根變成了眼前兩顆大榕樹守護著村寨。在清晨白霧的籠罩下,在中午微光的映射下,榕樹林猶如人間一片淨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寨子周邊竹子長勢良好,全寨70%以上的農戶都掌握了竹編藤篾製品的手工技藝,也是遠近有名的藤篾製品加工工廠,來此遊客還可以參觀體驗手工製作藤篾製品。

攝影:微佤山 李江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