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溝溝裡種出致富西洋果

十九大報告摘要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人物名片

王紅霞, 1967年生, 文登人, 2013年承包土地種植樹莓, 2015年成立威海市果然好樹莓種植基地。

我的獲得感

果園基本步入正軌, 有了屬於自己的“果然好”系列品牌, 除了鮮果, 還加工樹莓果醬、樹莓酒、樹莓茶葉等。

我的小目標

增建大棚樹莓種植基地, 並與室外種植相配合, 實現全年有鮮果。 打造集生產、加工、銷售、觀光、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樹莓基地,

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最初水土不服的樹莓, 形成了種植、加工產業鏈

山溝溝裡種出致富西洋果

威海新聞網訊 “西邊是英國苗, 南邊主要是美國苗, 樹莓的苗子一般都是從國外引進的。 ”12月15日, 在位於文登區龍山辦中古場村北的樹莓園裡, 王紅霞介紹著她親手種植的樹莓。 這些來自歐美的樹莓, 每斤能賣到100元, 年銷售額大約30萬元, 讓她在當地小有名氣。

王紅霞在修剪枯枝。 記者 周穎 攝

首批育苗死了近七成

由於樹莓的盛產期在每年的6月到10月底, 記者當天錯過了滿園結果的盛況, 對此王紅霞也表示非常遺憾:“每年到了結果的時候, 20多畝的園子紅彤彤的一片, 采果的人群穿梭其間,

有說有笑, 特別熱鬧, 你真該那個時候來看看。 ”

看著笑開花的王紅霞, 根本想像不到第一年種植樹莓時, 她就賠掉了20多萬元。

2013年, 王紅霞被樹莓這種稀奇的水果所吸引。 帶著對樹莓的好奇, 王紅霞上網查資料, 翻看書籍, 得知樹莓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花青素, 且對多種現代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具有營養保健功能。

樹莓是一種非常健康養生的新興水果, 被譽為“黃金水果”,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覆盆子”。 王紅霞引進的樹莓像大號的桑葚, 又像小號的草莓。

一直病退在家的王紅霞瞭解到文登少有人種植樹莓, 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樹莓, 她覺得這塊空白的市場大有可為。 於是, 王紅霞便在中古場村北承包了20餘畝土地,

經過了近一年的籌備、平整土地, 2014年4月, 她開始種植歐美樹莓。

萬事開頭難, 當年引進的歐美樹莓水土不服, 死掉了近七成, 王紅霞只得再次引進一批。 有了上一批育苗的經驗和農業專家的指點, 王紅霞將死掉的樹苗補齊了, 可也因此賠掉了20多萬元。

王紅霞展示樹莓。 本人供片

困難多, 信心更多

解決了樹苗的問題, 種植過程中的問題也不少。

2014年秋天, 王紅霞瞭解到, 通過豎水泥柱、拉牽引線可以固定樹苗, 防止樹苗倒伏的同時, 還能讓樹苗種植更規範整齊。

“20畝的土地大約需要豎五、六百根水泥柱, 但我身體不行, 只能幹點輕鬆活, 豎柱子的事兒幾乎都靠著丈夫休假的時間弄了。 ”王紅霞說。

“最好笑的你知道是什麼嗎?每個柱子他都要挖一個50釐米左右深的坑, 四五個小時他才能豎七八根柱子。 直到有一天, 路過的村民提醒可以用打孔機……哈哈哈……我們才知道用打孔機就很容易, 不費勁, 可那個時候他都豎了30多根柱子了。 ”王紅霞忍不住捧腹大笑, 她深知丈夫的不易和默默支持,

也體會過這一路創業的艱辛, 但爽朗的性格讓她講起過往的困難時, 都變成了一個個“笑話”。

王紅霞可不是個只會傻笑的女人, 之所以對樹莓種植百折不撓, 也是她經過很多考察和實踐後得到的信心。 “我原來有糖尿病, 身體不是很好, 自己邊種樹莓邊吃, 竟感覺身體也好了許多。 ”王紅霞說她還諮詢專家, 得知樹莓本身富含多種營養成分, 對身體非常好, 自己的產品好, 她更是信心大增。

產品好, 家人支援, 當地政府也對王紅霞引進的新品種給予了支持。 王紅霞的樹莓慢慢地打開了市場, 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去年, 還有個外國人專門找到果園要樹莓, 他非常喜歡樹莓, 來中國很久也沒見到有人種, 所以他看見果園裡全是樹莓時開心得不得了。 ”王紅霞說。

樹莓大豐收的時候,可以從6月中旬一直採摘到10月下旬,每到這個時候,王紅霞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解決保存難題,形成產業鏈

“樹莓第一年栽,第二年就可投產,它是迴圈生長的,老枝枯死後,來年又長出新枝,完全與野生的樹莓一樣。雖然產量不多,但可以賣到100元/斤,甚至更多,年銷售額大約30萬元。”王紅霞一邊剪枝一邊說,種植樹莓,溫度是重要因素,溫差越大,長得越好。王紅霞的樹莓園處在山區,晝夜溫差能達到十幾度以上,這讓養分得到了充分積累。

儘管樹莓哪哪都好,但就是柔軟多汁,不易保存,常溫下只能保存1天,0℃~4℃也才能保存3天。

“這是很大的一個缺陷,好在速凍起來保存時間很長。”王紅霞說,一開始她也遇到過樹莓成熟無法保存的苦惱,並且嘗試了多種方法都不是很理想。後來,她在樹莓園裡建了一座數十平方米的速凍冷庫,採用速凍技術,將樹莓的保質期從不到24個小時延長到18個月。同新鮮的樹莓對比,凍過的樹莓除了上面有一層霜之外,並沒有很大的差別,顏色和營養價值也不受影響。

現在,王紅霞因為種植樹莓在當地小有名氣,她的樹莓還遠銷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王紅霞還聯合科研院所、食品加工企業進行樹莓果汁、果醬等深加工產品的摸索、研發,進一步提升樹莓產品的綜合附加值。目前,王紅霞的樹莓酒、樹莓茶等深加工產品也已研發出來。

談起未來,王紅霞表示,明年準備建大棚種植樹莓,讓大棚樹莓和戶外樹莓交替產果,以保證全年有鮮果。此外,她還打算引進專業設備用來深加工樹莓產品,並逐步打造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觀光、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樹莓基地,帶動周邊的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直到現在,周邊也少有人種植樹莓,更沒有成規模種植的。按照現在的趨勢,樹莓是很有發展前景的,想打造出一個全國知名的樹莓生產基地,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所以我願意把已經成熟的種植技術分享給其他村民。”王紅霞說。

”王紅霞說。

樹莓大豐收的時候,可以從6月中旬一直採摘到10月下旬,每到這個時候,王紅霞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解決保存難題,形成產業鏈

“樹莓第一年栽,第二年就可投產,它是迴圈生長的,老枝枯死後,來年又長出新枝,完全與野生的樹莓一樣。雖然產量不多,但可以賣到100元/斤,甚至更多,年銷售額大約30萬元。”王紅霞一邊剪枝一邊說,種植樹莓,溫度是重要因素,溫差越大,長得越好。王紅霞的樹莓園處在山區,晝夜溫差能達到十幾度以上,這讓養分得到了充分積累。

儘管樹莓哪哪都好,但就是柔軟多汁,不易保存,常溫下只能保存1天,0℃~4℃也才能保存3天。

“這是很大的一個缺陷,好在速凍起來保存時間很長。”王紅霞說,一開始她也遇到過樹莓成熟無法保存的苦惱,並且嘗試了多種方法都不是很理想。後來,她在樹莓園裡建了一座數十平方米的速凍冷庫,採用速凍技術,將樹莓的保質期從不到24個小時延長到18個月。同新鮮的樹莓對比,凍過的樹莓除了上面有一層霜之外,並沒有很大的差別,顏色和營養價值也不受影響。

現在,王紅霞因為種植樹莓在當地小有名氣,她的樹莓還遠銷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王紅霞還聯合科研院所、食品加工企業進行樹莓果汁、果醬等深加工產品的摸索、研發,進一步提升樹莓產品的綜合附加值。目前,王紅霞的樹莓酒、樹莓茶等深加工產品也已研發出來。

談起未來,王紅霞表示,明年準備建大棚種植樹莓,讓大棚樹莓和戶外樹莓交替產果,以保證全年有鮮果。此外,她還打算引進專業設備用來深加工樹莓產品,並逐步打造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觀光、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樹莓基地,帶動周邊的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直到現在,周邊也少有人種植樹莓,更沒有成規模種植的。按照現在的趨勢,樹莓是很有發展前景的,想打造出一個全國知名的樹莓生產基地,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所以我願意把已經成熟的種植技術分享給其他村民。”王紅霞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