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蘋果表情包神器Animoji,背後是這些黑科技

ACG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想低調地秀了一把iPhone X嗎?就用Animoji表情吧

本文作者:韓雪

前段時間朋友圈出現了幾段3D動物頭像的小視頻, 那時筆者好奇地找了找這什麼軟體做的, 哦Animoji——哦iPhone X——才知道這是個暗戳戳秀蘋果新機的好手段嘛。

用戶選擇iPhoneX自帶的不同表情包, 動物、外星人甚至是大便等等角色, 打開手機前置攝像自拍一段視頻, 麥克風同步記錄聲音, 生成可愛的Animoji動畫表情。 最後用 iMessage與朋友分享這段Animoji表情, 或者錄製成視頻發佈到社交軟體上, 就低調地秀了一把iPhone X啦!

但Animoji可不只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玩物……

圖1 風靡朋友圈的Animoji

一、Animoji的重要元件——深感攝像

iPhoneX的諜照洩露時, 誰也不會相信蘋果真的會做出這樣一款帶著醜醜劉海的手機。 不過裡面的幾樣小細節卻是iPhone X超越iPhone8的核心元件。

Infrared camera 紅外攝像頭:捕獲紅外圖像中面部點陣資料。

Flood illuminator泛光感應元件:發射不可見紅外光, 讓紅外鏡頭順利捕捉面部點陣圖案。

Proximity Sensor 距離感應器:打電話時自動息屏, 或防止手機被收納起時被手勢喚醒等。

Ambient light sensor 環境光感測器:根據環境光自動調節手機亮度和色溫。

Dot project 點陣投影器:投射數量大於三萬的光點, 方便鏡頭捕獲面部資料。

圖2 iPhone X的黑色劉海

iPhone X的這款黑色劉海, 搭載A11仿生神經元系統, 組成了iPhone X的原深感攝像系統(True Depth camera system)。 它的工作程式大致是這樣:

點陣投影器將肉眼不可見的30000多個光點投影在人的面部, 泛光感應元件發射出同樣不可見的紅外光線, 配合光點, 方便紅外鏡頭讀取點陣圖案, 捕捉紅外圖像。 這一過程即使在黑暗中也可完成。 最後資料被交給A11仿生神經元晶片進行處理。

圖3 超過三萬光點構成了立體網格

值得注意的是, 蘋果的原深感攝像系統讀取的並不是傳統的2D平面資料, 而是具有深度、完全立體的人體面部構造的3D模型資料;同時, 超過三萬的光點網格對面部的細部勾勒, 使得還原後的人臉更加精細逼真。 當面部表情發生變化時,

原深感攝像系統也會即時追蹤和提取變化的資料, 及時錄入。

因為是紅外成像, 用戶所在環境的明暗不影響它的使用。 但只支援讀取一個人的面部資料, 也就是說, iPhone X目前無法處理同時入鏡的兩個及多個的人物面部資料。

圖4 iPhone X處理的是三維人臉

3D面部資料的龐大, 對iPhone X的資料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hone X所配備的A11仿生神經元晶片擁有六個核心和 43 億個電晶體, 其中的神經網路引擎採用雙核設計, 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 完全勝任對使用者面部資料的讀取、分析和重建, 使得還原後的人體面部三維圖像更加逼真流暢; 另外, 用戶面部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改變時, A11的機器學習技術使得 iPhone X能夠自我調整用戶的面孔。

圖5 《霍比特人2》中的面部和動作捕捉技術

用面部小點作為標記,説明光學系統追蹤面部和身體的動作變化,最終類比三維動態效果——這種面部和動作捕捉系統,早就在電影中實現了。卷福在《霍比特人2》中扮演惡龍史矛革的這段,面部資料和動作資訊的捕捉就是通過三維點陣完成的。蘋果則是將這種面部資料的捕捉真正應用到了智慧手機上,並且精確度極高。

圖6 精密的3D人臉資料大大降低手機解鎖失誤率

基於原深感攝像系統的iPhone X實現了Face ID的面部識別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刷臉來解鎖手機。原深感攝像系統會讀取使用者獨一無二的3D臉部結構圖,並將它與被保護在 A11 仿生安全隔區中的機主的3D面部資料進行對比,如果兩者一致,iPhone X 便會解鎖。

基於A11仿生神經元引擎的及其學習能力,即使是用戶化妝活著留起鬍鬚,iPhone X也可以迅速識別。出於安全考慮,蘋果公司還增加了注視感知功能,只有用戶在睜眼注視iPhone X的時候它才會解鎖;在使用者閱讀手機內容時自動打開通知和資訊,並保持螢幕常亮。蘋果發佈會上公佈的Face ID失誤率,是一百萬分之一,相比指紋識別失誤率的五萬分之一,安全係數更高。

圖7 Face ID惹爭議

雖說曾有雙胞胎可平滑解鎖對方手機的測試,最近又出現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同事也可以解鎖iPhone X怒而退貨的事件,更有一家越南公司利用3D列印的矽膠面具成功騙過了iPhone X的人臉識別系統……這樣看來,似乎人臉識別的技術還沒有到達萬無一失的地步,但相信未來技術發展必然會解決這個遺留問題。

二、Animoji的關鍵技術——AR

提起面部捕捉,就必須得提起蘋果早些年的幾次收購了,花大手筆買下了3D感測器製造商 PrimeSense、圖像識別公司 Perceptio、增強現實公司Metaio和運動捕捉技術公司Faceshift。

其中,PrimeSense公司率先利用紅外攝像捕捉投射在具體場景上的紅外點格,並用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晶片來計算紅外點格的深度資料,完成了對原場景的3D處理。

圖8 最初的AR技術

因而大發展到2017年,iPhoneX最終將這種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也稱AR技術)成功應用於量產的智慧手機,也是自然而然。而且增強現實技術AR不像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人稱VR)一樣受制於複雜的硬體設備而推進緩慢。AR的發展目前一直在加速。Animoji本身的成功應用就已經印證了AR技術的高速發展。

對此,也有用戶質疑,Animoji究竟是不是iPhone X獨有功能?因為有用戶嘗試蓋上“劉海”上面的其他部分,只留下前置鏡頭,Animoji也一樣工作;但是,如果蓋上了前置鏡頭,它就會停止。

所以結論就是Animoji其實並不需要iPhone X黑色劉海裡的所謂“重要原件”? iPhone 8配置Animoji和iPhone X配置的Animoji的效果沒啥兩樣??

圖9 Animoji中狐狸頭像的動態效果

蘋果對此做出了官方回應,整個紅外光線面部標記的系統並不是全程處於開啟狀態。它是在在每次Animoji啟用時,繪製分析和更新使用者面部資料,然後使用前置攝像頭即時跟蹤用戶的面部運動,並轉化為相應的Animoji表情。

所以開啟Animoji一會後再蓋上“紅外鏡頭”,當然可以繼續使用啦,只是長此已久的動畫效果會表現不佳。還有,相應的iPhone 8並未配置原深感攝像系統,也無法更精准地描繪和識別人臉,所以自然不會有iPhone X的體驗

而iPhone X具有了領先的AR技術,自然比一般手機更加適應那些需要AR技術的軟體。比如Snapchat的照片分享,之前一直有很受歡迎的面部匹配濾鏡功能。蘋果宣佈與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後,Snapchat通過原深感攝像技術抓取到更加精准的使用者面部資料,軟體中的小貼紙也會根據3D面部資料進行調整和適應,表現的更加立體和流暢,而不是像普通手機那樣呆板地貼在人臉上。

圖10 iPhone X中使用Snapchat的效果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iPhone X使用的AR技術不同於目前市面上的許多圖像美化軟體的技術。

女性用戶一定記得被B612和FaceU刷屏的朋友圈照片,這兩個軟體主要是通過前置攝像頭對人臉進行識別,添加一些表情和貼紙,如兔耳朵、墨鏡或者一隻小貓咪,完成對照片或者視頻的即時美化;男性用戶肯定知道遊戲直播中常用的Face Rig,做工要更精細些。

總而言之,它們的技術基本立足於2D建模,依託簡單的前置攝像頭和平面圖像,並沒有iPhone X那麼多的性能元件。比如FaceU在今年6月份推出的人臉表情製作工具,將用戶的2D自拍畫面轉換為虛擬3D角色。但使用者所扮演的虛擬角色的3D模型,其實是已經預設好的。

圖11 大眼和吐彩虹的表情效果較為平面化

所以表現效果當然是比iPhone X要差。最明顯的就是在處理人面部的動態貼紙上,基於普通手機的FaceU不能像Snapchat 的面部美化工具那樣,對立體人臉進行自我調整和調試,像面具一樣緊密貼在人臉上。

基於iPhone X的原深感攝像系統,數以萬計的紅外光點組成面部的立體網格使得捕捉到的3D人臉資料更清晰立體, A11仿生神經元引擎的分析和重建3D模型更加精准,最終成像效果也就更生動逼真,表情動作也更加流暢。

圖12 FaceU首頁展示的臉部2D平面貼紙

FaceU所追求的一張照片速成3D圖像,正是iPhone X所極力避免的。你的一張照片可以在FaceU裡可以成型為你的立體面孔 ,但你的一張照片並不能解鎖你的iPhone X。

另外,知名分析師郭明琪稱蘋果公司因原深感攝像技術的掣肘,已經打算放緩iPhone X的產量。不過這也不要緊,業內普遍認為安卓手機想要追上蘋果的面部識別和捕捉技術,複刻相同的用戶體驗,同時攻克量產困難的問題,也還需要兩年。

三、Animoji的開發工具——ARKit

不只是蘋果在發展AR技術,遊戲Pokémon Go中AR就已經得到了成功應用,Adobe公司也推出了Adobe Character Animator 和Realallusion’s Crazytalk這樣的AR處理軟體。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還意圖將AR作為Facebook十年發展計畫的重中之重。

圖13 介紹AR開發工具ARKit

蘋果當然不甘示弱。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佈了iPhone和iPad開發AR應用的軟體發展工具ARKit,方便開發者們為iOS設備開發出新的AR應用。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開發工具獲取到做Animoji時所讀取的人類面部網格資料。庫克稱它為“最大的AR平臺”。

不光應用開發者可以用,其實普通用戶也可以用以提取自己的面部資料。來自臺灣的視覺特效專家Elisha Hung就用ARKit抓取了自己的面部資料,再利用Python和Houdini將其轉化成一個常規可編輯的3D檔。雖然他的視頻下方有一些關於怎麼做的疑問,整個的製作過程也不甚明晰。但關鍵在於,他的作品演示說明iPhone X完全可以作為用戶自己的表演抓取工具。

圖14

圖15 臺灣的Elisha Hung抓取和分析面部資料

iPhone X黑色劉海上搭載的原深感攝像系統,並非什麼突破性技術,但鑒於它對AR技術的成功應用和它所面向的龐大用戶群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革命信號”——普通的手機用戶不用像以往一樣坐在電影院裡,看AR技術做出的動態畫面,只做一名被動觀眾。他們完全可以是AR技術的使用者,利用AR技術來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角色。

目前網路上利用Animoji重現經典電影片段的視頻十分火爆,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利用ARKit開發完成的新應用才剛剛登場。比如你可以讓iPhone X教你跳舞,打開名為Dancing Reality應用,通過 iPhone 的螢幕投射出的腳印和步法勤加練習。你也可以用iPhone X作為測量工具,在沒帶尺子的時候打開名為AR Measure的應用,實地測量你需要的物件,準確度並不會比真正的測量工具差多少……

圖16 AR測量工具

一個製作面部表情動畫的Animoji,是AR技術一次成功的應用,也是ARKit平臺的踏出的最初一步。它似乎預兆著一個全新AR時代的到來。

圖5 《霍比特人2》中的面部和動作捕捉技術

用面部小點作為標記,説明光學系統追蹤面部和身體的動作變化,最終類比三維動態效果——這種面部和動作捕捉系統,早就在電影中實現了。卷福在《霍比特人2》中扮演惡龍史矛革的這段,面部資料和動作資訊的捕捉就是通過三維點陣完成的。蘋果則是將這種面部資料的捕捉真正應用到了智慧手機上,並且精確度極高。

圖6 精密的3D人臉資料大大降低手機解鎖失誤率

基於原深感攝像系統的iPhone X實現了Face ID的面部識別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刷臉來解鎖手機。原深感攝像系統會讀取使用者獨一無二的3D臉部結構圖,並將它與被保護在 A11 仿生安全隔區中的機主的3D面部資料進行對比,如果兩者一致,iPhone X 便會解鎖。

基於A11仿生神經元引擎的及其學習能力,即使是用戶化妝活著留起鬍鬚,iPhone X也可以迅速識別。出於安全考慮,蘋果公司還增加了注視感知功能,只有用戶在睜眼注視iPhone X的時候它才會解鎖;在使用者閱讀手機內容時自動打開通知和資訊,並保持螢幕常亮。蘋果發佈會上公佈的Face ID失誤率,是一百萬分之一,相比指紋識別失誤率的五萬分之一,安全係數更高。

圖7 Face ID惹爭議

雖說曾有雙胞胎可平滑解鎖對方手機的測試,最近又出現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同事也可以解鎖iPhone X怒而退貨的事件,更有一家越南公司利用3D列印的矽膠面具成功騙過了iPhone X的人臉識別系統……這樣看來,似乎人臉識別的技術還沒有到達萬無一失的地步,但相信未來技術發展必然會解決這個遺留問題。

二、Animoji的關鍵技術——AR

提起面部捕捉,就必須得提起蘋果早些年的幾次收購了,花大手筆買下了3D感測器製造商 PrimeSense、圖像識別公司 Perceptio、增強現實公司Metaio和運動捕捉技術公司Faceshift。

其中,PrimeSense公司率先利用紅外攝像捕捉投射在具體場景上的紅外點格,並用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晶片來計算紅外點格的深度資料,完成了對原場景的3D處理。

圖8 最初的AR技術

因而大發展到2017年,iPhoneX最終將這種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也稱AR技術)成功應用於量產的智慧手機,也是自然而然。而且增強現實技術AR不像虛擬實境技術Virtual Reality(人稱VR)一樣受制於複雜的硬體設備而推進緩慢。AR的發展目前一直在加速。Animoji本身的成功應用就已經印證了AR技術的高速發展。

對此,也有用戶質疑,Animoji究竟是不是iPhone X獨有功能?因為有用戶嘗試蓋上“劉海”上面的其他部分,只留下前置鏡頭,Animoji也一樣工作;但是,如果蓋上了前置鏡頭,它就會停止。

所以結論就是Animoji其實並不需要iPhone X黑色劉海裡的所謂“重要原件”? iPhone 8配置Animoji和iPhone X配置的Animoji的效果沒啥兩樣??

圖9 Animoji中狐狸頭像的動態效果

蘋果對此做出了官方回應,整個紅外光線面部標記的系統並不是全程處於開啟狀態。它是在在每次Animoji啟用時,繪製分析和更新使用者面部資料,然後使用前置攝像頭即時跟蹤用戶的面部運動,並轉化為相應的Animoji表情。

所以開啟Animoji一會後再蓋上“紅外鏡頭”,當然可以繼續使用啦,只是長此已久的動畫效果會表現不佳。還有,相應的iPhone 8並未配置原深感攝像系統,也無法更精准地描繪和識別人臉,所以自然不會有iPhone X的體驗

而iPhone X具有了領先的AR技術,自然比一般手機更加適應那些需要AR技術的軟體。比如Snapchat的照片分享,之前一直有很受歡迎的面部匹配濾鏡功能。蘋果宣佈與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後,Snapchat通過原深感攝像技術抓取到更加精准的使用者面部資料,軟體中的小貼紙也會根據3D面部資料進行調整和適應,表現的更加立體和流暢,而不是像普通手機那樣呆板地貼在人臉上。

圖10 iPhone X中使用Snapchat的效果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iPhone X使用的AR技術不同於目前市面上的許多圖像美化軟體的技術。

女性用戶一定記得被B612和FaceU刷屏的朋友圈照片,這兩個軟體主要是通過前置攝像頭對人臉進行識別,添加一些表情和貼紙,如兔耳朵、墨鏡或者一隻小貓咪,完成對照片或者視頻的即時美化;男性用戶肯定知道遊戲直播中常用的Face Rig,做工要更精細些。

總而言之,它們的技術基本立足於2D建模,依託簡單的前置攝像頭和平面圖像,並沒有iPhone X那麼多的性能元件。比如FaceU在今年6月份推出的人臉表情製作工具,將用戶的2D自拍畫面轉換為虛擬3D角色。但使用者所扮演的虛擬角色的3D模型,其實是已經預設好的。

圖11 大眼和吐彩虹的表情效果較為平面化

所以表現效果當然是比iPhone X要差。最明顯的就是在處理人面部的動態貼紙上,基於普通手機的FaceU不能像Snapchat 的面部美化工具那樣,對立體人臉進行自我調整和調試,像面具一樣緊密貼在人臉上。

基於iPhone X的原深感攝像系統,數以萬計的紅外光點組成面部的立體網格使得捕捉到的3D人臉資料更清晰立體, A11仿生神經元引擎的分析和重建3D模型更加精准,最終成像效果也就更生動逼真,表情動作也更加流暢。

圖12 FaceU首頁展示的臉部2D平面貼紙

FaceU所追求的一張照片速成3D圖像,正是iPhone X所極力避免的。你的一張照片可以在FaceU裡可以成型為你的立體面孔 ,但你的一張照片並不能解鎖你的iPhone X。

另外,知名分析師郭明琪稱蘋果公司因原深感攝像技術的掣肘,已經打算放緩iPhone X的產量。不過這也不要緊,業內普遍認為安卓手機想要追上蘋果的面部識別和捕捉技術,複刻相同的用戶體驗,同時攻克量產困難的問題,也還需要兩年。

三、Animoji的開發工具——ARKit

不只是蘋果在發展AR技術,遊戲Pokémon Go中AR就已經得到了成功應用,Adobe公司也推出了Adobe Character Animator 和Realallusion’s Crazytalk這樣的AR處理軟體。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還意圖將AR作為Facebook十年發展計畫的重中之重。

圖13 介紹AR開發工具ARKit

蘋果當然不甘示弱。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佈了iPhone和iPad開發AR應用的軟體發展工具ARKit,方便開發者們為iOS設備開發出新的AR應用。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開發工具獲取到做Animoji時所讀取的人類面部網格資料。庫克稱它為“最大的AR平臺”。

不光應用開發者可以用,其實普通用戶也可以用以提取自己的面部資料。來自臺灣的視覺特效專家Elisha Hung就用ARKit抓取了自己的面部資料,再利用Python和Houdini將其轉化成一個常規可編輯的3D檔。雖然他的視頻下方有一些關於怎麼做的疑問,整個的製作過程也不甚明晰。但關鍵在於,他的作品演示說明iPhone X完全可以作為用戶自己的表演抓取工具。

圖14

圖15 臺灣的Elisha Hung抓取和分析面部資料

iPhone X黑色劉海上搭載的原深感攝像系統,並非什麼突破性技術,但鑒於它對AR技術的成功應用和它所面向的龐大用戶群體來說,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革命信號”——普通的手機用戶不用像以往一樣坐在電影院裡,看AR技術做出的動態畫面,只做一名被動觀眾。他們完全可以是AR技術的使用者,利用AR技術來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角色。

目前網路上利用Animoji重現經典電影片段的視頻十分火爆,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利用ARKit開發完成的新應用才剛剛登場。比如你可以讓iPhone X教你跳舞,打開名為Dancing Reality應用,通過 iPhone 的螢幕投射出的腳印和步法勤加練習。你也可以用iPhone X作為測量工具,在沒帶尺子的時候打開名為AR Measure的應用,實地測量你需要的物件,準確度並不會比真正的測量工具差多少……

圖16 AR測量工具

一個製作面部表情動畫的Animoji,是AR技術一次成功的應用,也是ARKit平臺的踏出的最初一步。它似乎預兆著一個全新AR時代的到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