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豬新模式:大山當畜圈,豬牛羊滿山跑!

鄭維根一打開豬棚, 一隻只全身烏黑的豬就歡快地沿著山路跑進了茂密的樹林之中或拱土刨食, 或在落滿樹葉的山路上悠閒地散步。 在不遠的地方, 還有三五成群的羊在鄭維根開墾出來的蘿蔔地裡津津有味地吃著青綠的蘿蔔葉, 一頭頭黃牛, 則從這個山頭越過那個山頭, 穿梭在山林之間……這是日前筆者在新宅鎮後湯村畜禽生態養殖場看到的一幕。

鄭維根是後湯村委會主任。 他告訴筆者, 他和妻子宋蓮女曾走出大山在海南、深圳等地打拼過多年。 他發現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們生活水準的逐步提高, 大家獲取安全放心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散養在大山深處的畜禽頗受消費者追捧。 想到自己的老家後湯村四周都是山, 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 是適合養殖和種植業發展的好地方, 但一直無人開發, 浪費了資源。

2013年夫婦倆回鄉投資150多萬元,

在村裡一座稱之為大章山的山上創辦了後湯村畜禽生態養殖場。 開始只是散養羊和牛, 沒想到每年的牛羊在親朋之間往往都不夠賣, 幾年來效益可觀。 通過考察、分析, 今年1月份, 鄭維根從江蘇農村收購來72只烏豬仔, 以同樣散養的方式進行養殖, 到12月份就可以開始出售了。

鄭維根說, 採用圈養畜禽方式, 雖然生長速度快, 但是肉質差, 疾病也多。 散養的的豬牛羊吃山上的松子和野草、樹葉等, 喝山上的泉水生長, 加上滿山跑, 這樣養出來的豬牛羊生長期長, 健康而肉質好。 當然鄭維根每天也給豬牛羊喂番薯、玉米、蘿蔔等自己在山上種植的雜糧, 以補充足夠的營養。

目前, 鄭維根夫婦的養殖場有158只羊、35頭牛、65只烏豬。

還因地置宜, 在山中挖出了兩口水塘養魚、養鵝、雞鴨等。 現在鄭維根夫婦正計畫著辦一個生態農莊, 打響自己的綠色養殖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