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義烏小商品成出口“電商毒藥” 中小賣家出海遇阻

價格紅利期過後, 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經歷“陣痛”

高仿商品成出口“毒藥” 中小賣家出海遇阻

■IT時報記者 章蔚瑋

臨近年底, 耶誕節加上新年,

本應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但劉瑞卻剛轉手了經營兩年的Wish店鋪, 價格比他預想的還要低。 從最初的速賣通到火爆一時的美國移動電商Wish, 這些曾經打造了“無數個”造富夢的外貿跨境電商平臺, 如今留給中小賣家的空間越來越小, 不斷高企的跨境物流成本、日益嚴格的產品智慧財產權審查以及越來越多“大玩家”的入場, 都預示著野蠻生長時代正式結束, 一場真正的國際競爭已經拉開帷幕, 而那些中國賣家將何去何從?

義烏小商品成出口“電商毒藥”

在決定關店之前, 劉瑞在Wish上剛被扣罰了1萬多美元, 這是他經營一款電子數碼配件的大部分銷售收入, 但就在放款前, Wish將這款商品定為仿品, 直接將銷售款作為處罰款沒收了,

“在界定是仿品後, 連個正式的通知都沒有。 ”而這已經不是劉瑞第一次違反Wish的仿造品規則。

Wish是一家移動端的外貿B2C平臺, 在阿裡巴巴全球線上交易平臺速賣通之後, 成為一批中國賣家成就出海夢的熱門平臺之一, 但如今Wish卻讓不少中國賣家如坐針氈。

從去年年底開始, Wish對於平臺店鋪的考核機制不斷升級, 除了對退款率劃出紅線外, 更是出臺了史上最嚴的仿品審查政策。 根據Wish新規, 店鋪仿品率一旦高於0.5%, 將對每個店鋪每天發現的每個仿品處罰1美元, 單店鋪一天最高處罰1000美元。 確認為仿品後, Wish會暫扣仿品訂單貨款。 而高居不下的仿品率也將對店鋪的流量、曝光度產生影響。

自Wish出臺了仿品銷售的禁令以來,

劉瑞就在努力調整自己的商品選品, 但他本就身處競爭激烈之中, 抄襲之風嚴重的義烏, 從衣服、鞋子, 到電子數碼, 很難完全擺脫仿品的影子。 最近幾個月內, 他騎著車跑遍了所有周邊批發市場乃至生產廠家, 尋找合適的產品, 卻還是不幸“躺槍”。 “即便沒有貼標, 但在外觀上相似的, 也可能被定義為模仿某一智慧財產權產品而遭到下架處罰。 ”儘管Wish對於仿造品的界定有明確說明, 但判定細則依然讓劉瑞這樣“習慣了搬運”的小賣家感到難以捉摸, “過去大家都認為義烏是出口貿易的天堂, 商品資源豐富, 成本低, 隨便選擇一款小商品, 靠低價就能拉動一波流量。 如今紅利期已過, 太多的中國賣家被攔在了智慧財產權這條紅線外。

從一處交易Wish帳號的地下交易市場中, 《IT時報》記者瞭解到運營1~3年的Wish帳號是市場的主供資源, 這些待售店鋪帳號大多數因多次違反平臺智慧財產權規定不得不終止業務, 被迫出售店鋪。 類似的帳號市場價在2500元左右, 但由於願意接手的買家不多, 這個價格還在不斷下跌。

下一站去哪兒

在義烏和深圳, 像劉瑞這樣的年輕人很多, 這批80後、90後外貿電商創業者大多是被這裡“一夜暴富”的夢吸引而來。 在外貿電商剛興起的三四年前, 速賣通、Wish造就了一批中小賣家的致富夢, 但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 這批賣家不斷遭遇發展瓶頸, 難以適應新規則就只能在洗牌中離場。

“最近, 美國‘空加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