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騰訊京東入股唯品會,沈亞飲下的是解藥還是鴆酒?

騰訊、京東和唯品會共同宣佈三方達成合作協定, 此前傳言的“唯京”終於在一起了。

據悉騰訊和京東將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投資 8.63 億美元。

交易完成後, 兩家公司將分別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 7% 和 5.5% (包含其現已擁有的股份)。

不過騰訊和京東認購的 A 類普通股會受到為期兩年的鎖定期限制。 鎖定期內, 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 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

鎖定期期滿後, 只要騰訊和京東各自持有唯品會全部發行股份 12% 和 8% 左右的股權, 或根據與唯品會的共同協定, 兩家公司可以繼續保有其董事和觀察員的任命權。

騰訊、京東投資唯品會, 這波操作是否划算?唯品會管理層的股份進一步稀釋後, 還能保證話語權嗎?誰將是這次三方合作的最大贏家...如果有這些疑問請繼續往下看:

1.

此前京東已持有唯品會約 2.5% 的股份, 騰訊則屬於新晉股東,

兩家共投資 8.63 億美元, 這波認購溢價空間有多高?

根據股權認購協定, 騰訊和京東將認購唯品會新發行的 A 類普通股, 認購金額分別約為 6.04 億美元和 2.59 億美元。

認購價格為每份 A 類普通股 65.40 美元, 相當於每份唯品會美國存托股份 (“ADS”, 每份 ADS 等於 0.2 份 A 類普通股) 13.08 美元;比截至 2017 年 12 月 15 日最後一個交易日的 ADS 收盤價格溢價約 55%。

乍看一下 55% 的溢價已經很高了, 但要知道唯品會市值最高曾達到 200 億美元, 現在只有 50 億美元, 縮水超七成。

今年以來, 唯品會股價最高時為 15.49 美元, 最低時為 7.79 美元, 認購價格相比半年前約 10 美元的收盤價僅高出 30% 左右。

這樣看來騰訊京東的收購溢價其實在合理範圍內, 可能是唯品會的管理層也知道再拖下去股價也不會上漲才同意合作的。

2.

交易完成後, 騰訊京東加起來持有超 12% 的股份, 唯品會還能保持獨立運營嗎?

這就要歸功於“同股不同權”機制了。 先來看一下此番投資之後, 唯品會的股權結構變化:

唯品會董事長兼 CEO 沈亞持股比例由 14.1% 變為 12.8%, 依然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 7%, 為第二大股東;

唯品會聯合創始人、COO 洪曉波持股比例由 7.6% 變為 6.95%, 為第三大股東;京東持股 5.5%, 為第四大股東。

不過按照唯品會的 AB 股規則, 在所有需要股東投票的事件中, 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 A 類普通股每股有 1 票投票權, 而管理層持有的 B 類普通股每股則有 10 票投票權。

這使得公司創始人及管理團隊在騰訊京東入股後仍能保留足夠的表決權來控制公司, 其中沈亞一人就持有近 60% 的投票權,

話語權還是最大的!

3.

拿到了運營資金, 保證了獨立運營, 唯品會還賺到了更多的。

Q3 財報顯示, 唯品會的總淨營收增速、活躍用戶數量增速、運營利潤及運營利潤率、總運營費用、淨利潤等各項指標都在下滑, 急需新的流量入口。

而根據協定, 騰訊將在其微信錢包介面給予唯品會入口, 京東也將會在其手機 APP主介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的主介面接入唯品會, 兩家公司都在通過導流的方式説明唯品會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一下子抱上了兩條流量大腿, 這下唯品會不用擔心用戶增長了?注意微信入口並不是萬能的。

比如團購行業, 千團大戰時擁有微信入口的大眾點評被美團吞併, 張濤等點評系高管黯然離場,

由王興美團系掌管新公司。

旅行領域也是如此, 同樣擁有微信入口的藝龍網始終在千年老二的位置, 最後被攜程收購。 社交電商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蘑菇街一直沒有起色;京東拿到了微信入口, 但訂單量卻有被拼多多趕超的勢頭。

換句話說微信入口帶來的流量, 並沒有外界看來那麼“有用”。 合作將給唯品會帶來多少新使用者及訂單, 很快就能在下一個季度的財報中體現出來。

4.

騰訊應該是促成三方合作的最大功臣, 推測可能是在京東唯品會談判進入僵局後加入的。

2012 年前後, 騰訊投資了好樂買、藝龍、珂蘭鑽石、大眾點評、易迅, 獨立出騰訊電商, 開始打造自家的電商版圖。

騰訊之所以買下易迅, 原因還是曾試圖入股京東, 但談判未果,只好退而求此次。當時它的目標只是打敗京東,做電商老二。

然而五年之後,騰訊最終還是將騰訊電商、拍拍網等打包給了京東,之前的一系列投資也都沒有產生什麼效果,算是打水漂了。

這次騰訊換了一批投資對象,包括京東、58 同城(趕集)、美團點評等,還有最新的唯品會,電商之路再次啟航。

不過除了沒有電商基因,騰訊的另一個弱點是戰略總是慢阿裡一步。無論是線上的京東、唯品會,還是線下的永輝超市,從未領先過。

而且雖然騰訊都有入股,但話語權並不高,不像阿裡巴巴那樣是為了拿到控制權而投資的。

5.

如無意外京東應該是此次合作的始作俑者,也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過去一年,京東 CEO 劉強東在服飾品類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 GMV 的增長並不明顯,先後有多家服飾品牌選擇退出。

而在唯品會的 3 億用戶中,80% 以上都是女性,這正是京東所需要的。雙方達成合作之後,京東的管道和物流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唯品會的用戶難免會“叛逃”。

這也難怪唯品會只是給了京東一個董事會觀察員的席位,認購的金額也限制在 3 億美元以下,後者的實際威脅程度遠高於擁有董事席位的騰訊。

唯品會最擔心的應該是淪為京東 POP(協力廠商開放平臺),即給後者導入女性客戶與服裝客戶,因為綜合電商的粘性要遠大于垂直電商。

考慮到京東和唯品會的市值相差 10 倍以上,對於騰訊來說價值更高的顯然是前者,資源也會向其中一方傾斜,而唯品會不過是一個日活躍用戶逐漸下降的項目。

簡單來說,此輪合作就是唯品會拿到了擴張物流和金融業務的資金,騰訊完成了電商版圖的重組,而京東才是最大贏家。很難說唯品會是不是在飲鴆止渴,因為它是三家裡面最弱小的,雖然保持了獨立運營權,在戰略上卻已淪為了另外兩家的棋子和嫁衣。

但談判未果,只好退而求此次。當時它的目標只是打敗京東,做電商老二。

然而五年之後,騰訊最終還是將騰訊電商、拍拍網等打包給了京東,之前的一系列投資也都沒有產生什麼效果,算是打水漂了。

這次騰訊換了一批投資對象,包括京東、58 同城(趕集)、美團點評等,還有最新的唯品會,電商之路再次啟航。

不過除了沒有電商基因,騰訊的另一個弱點是戰略總是慢阿裡一步。無論是線上的京東、唯品會,還是線下的永輝超市,從未領先過。

而且雖然騰訊都有入股,但話語權並不高,不像阿裡巴巴那樣是為了拿到控制權而投資的。

5.

如無意外京東應該是此次合作的始作俑者,也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過去一年,京東 CEO 劉強東在服飾品類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 GMV 的增長並不明顯,先後有多家服飾品牌選擇退出。

而在唯品會的 3 億用戶中,80% 以上都是女性,這正是京東所需要的。雙方達成合作之後,京東的管道和物流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唯品會的用戶難免會“叛逃”。

這也難怪唯品會只是給了京東一個董事會觀察員的席位,認購的金額也限制在 3 億美元以下,後者的實際威脅程度遠高於擁有董事席位的騰訊。

唯品會最擔心的應該是淪為京東 POP(協力廠商開放平臺),即給後者導入女性客戶與服裝客戶,因為綜合電商的粘性要遠大于垂直電商。

考慮到京東和唯品會的市值相差 10 倍以上,對於騰訊來說價值更高的顯然是前者,資源也會向其中一方傾斜,而唯品會不過是一個日活躍用戶逐漸下降的項目。

簡單來說,此輪合作就是唯品會拿到了擴張物流和金融業務的資金,騰訊完成了電商版圖的重組,而京東才是最大贏家。很難說唯品會是不是在飲鴆止渴,因為它是三家裡面最弱小的,雖然保持了獨立運營權,在戰略上卻已淪為了另外兩家的棋子和嫁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